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心理咨询专家呼吁建立“512”心理救助热线

2008年06月03日 14:53 来源:郑州晚报 发表评论

  “逝者安息,生者奋起”,汶川大地震带来的灾难是多方面的。如同报警电话110、医疗救助电话120,心理救助热线是不是也需要一个响亮好记的号码呢?昨日,本市某心理诊所的心理咨询专家马老师通过本报发出呼吁,希望建立“512”免费心理救助热线,这个热线能够通过互联网实现全国范围内无缝隙的救助覆盖,彻底解决盲点问题。

  灾难之后有些伤害是无形的

  马老师认为,当四川汶川大地震来临的时候,中国撼动了,震惊了!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是我们对爱直白而生动的诠释。但是,灾难过后,断壁残垣和家破人亡带来的可怕的后遗症,正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而蔓延。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心理伤害是长期的,甚至会影响一生。

  “可能很多人会夜夜噩梦,可能很多人会不吃不睡,可能很多人会沉默寡言,可能很多人会精神崩溃——对于那些经历过这场大灾难的人们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表现了。”马老师表示,虽然现在各类心理工作者逐步进入灾区,但是,救助的效果却非常的有限,很多心理援助存在大量的盲点。大部分偏远民众接触不到心理援助。

  物质救助和精神救助双双兼顾

  记者在近期连线采访一些前线心理救助团队时,部分心理老师也呼吁,在进行物质救助时别忘了灾区群众的心理救助。

  马老师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覆盖全国的免费心理救助热线预案,并建议把“512”作为这个心理救助热线的号码。

  马老师的具体预案是这样的:

  1.在全国建立一个像119、120一样的“512”免费救助热线。这个热线通过电脑互联网实现全国范围内无缝隙的救助覆盖,彻底解决盲点问题。

  2.在全国以各省为单位,各市县区以学校、社区、医院为三个结点,实现联网式的救助模式,通过这三个点对学生、群众、伤者进行拉网样式的监督,排查,发现问题后及时导入心理危机干预。

  3.在各个心理工作站点,心理督导师、心理咨询师、心理工作者义工对民众进行基础的心理知识普及(可以通过报纸杂志及公益广告),使民众明白灾后基础的心理表现及能进行简单的自我调试。

  4.对于专业的心理工作者进行统一的培训,并及时地做好督导工作。要求每一个心理工作者做好咨询记录。

编辑:王赛特】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