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专家建议通过合理方法测算居民医疗服务支付能力

2008年09月22日 09:54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除了“经济总量”、“GDP增长率”等常规指标,尝试用一国居民的健康水平来度量该国的发展水平,结果将会怎样?昨天,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的2008第四届中国健康发展高峰论坛上,专家表示,健康水平这一“另类”指标,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情况,更能直接体现社会公平因素。

  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医院数量达19852家,较1980年翻了一番;医院床位数达到267.5万张,增长了124%;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由2.85增加到3.66……先进医疗设备大量配置,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群众因资源短缺造成的看病困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的同时,个人支付比例也有所增加,“看病难、看病贵”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专家强调,可通过更为合理的方法测算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支付能力,深入了解各种人群的保障需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使之“重量更重质”,不仅关注到保障的覆盖面,更体现制度的公平性。例如,目前除了收入较低、缺乏医疗保障的人,以及已发生因病致贫的家庭以外,还存在一种“潜在发生因病致贫”情况,即预期的医疗支出可能造成因病致贫。2003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48.9%的人曾有生病未就诊情况,其中有小部分人的原因是无支付能力。医疗保障制度对这些“潜在需求”应该具有反应能力。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政策研究与合作部主任提克·庞博士认为,关系到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医疗保障政策,制定前必须经过详细、全面的排摸调研,实施中也应实时监测、分析,不断完善。

  更多专家表示,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仍在“看病买单”,但从长远、全局来看,这些仅仅是“下游”问题,而“上游”问题———关系到全民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防病以及健康促进机制仍有待完善。有效的公共卫生体系通过有组织的社区行动,控制传染病流行,教育个体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组织医护人员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是一种“非医之医”。在不少发达国家,卫生宣教几乎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编辑:王赛特】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