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成隐痛 海归变"海鸥"呼唤引才软环境改善——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子女教育成隐痛 海归变"海鸥"呼唤引才软环境改善

2010年08月23日 11:1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海归戴静怡带着一双儿女告别老公回美国了。在机场,她的心一直突突跳。毕竟,这是他们结婚20年来第一次长期分别。曾经这两夫妻的底线是无论多苦多难都要厮守在一起,因为一旦牛郎织女,婚姻的质量和安全都无法保障了。

  让戴女士下定决心回美国的是她还有两年上高中的儿子豆豆。

  豆豆在美国出生,小学三年级时才跟着归国工作的父母回到上海。中国的教育模式让他们全家伤透脑筋。儿子个性的变化和老师的冷言冷语,更令这对夫妇忍无可忍。

  不止豆豆,很多海归子女对中国的教育体系都相当不适应,特别是在国外出生的孩子。甚至有人称“中国现行教育是阻拦海归报效祖国的马奇诺防线”。

  对于海外归鸿来说,能回来独挑一个项目的人,一般都在35岁以上,拖家带口,在海外发展已经很不错了,要抛弃的东西非常多,家庭是其中最重要一环。

  “引进人才重要,维护人才更重要。”有专家指出,“吸引‘海归’的物质支持不可少,精神支柱更加不可或缺,一个是支架,一个是灵魂。归国人员的家庭安置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子女教育是海归心中最大的痛

  在国外的时候,这些留学生觉得孩子太轻松太放纵,说要管教孩子赶紧回国;到了祖国,他们又受不了教师对孩子的过分严厉和教育体系的刻板。一位从温哥华回来的父亲说,他孩子上学的地方,为了不把操场上的草坪踩坏,老师不让孩子跑不让孩子跳,只可以在操场上慢慢走,对孩子来说太压抑了。

  他们不仅经历了入学难入学贵,公办教育中教师的凶悍,更让很多海归父母不能接受。

  “现在的小学好可怕,一次我去给女儿送东西,站在学校的走廊里,几乎每个教室里都有骂声。”戴女士觉得,由于孩子的语文不太好,从小学至今,孩子们几乎得不到表扬,承受的压力太大了。老师动不动说“你们班年级最差,就是你拖后腿。怎么那么笨。”老师太凶,所以孩子对整个大人群体都没好感。

  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戴女士这几年发现,儿子由于自卑从不跟同学交往,回家后脸上没表情,父母跟他说话没反应,眼神直直的。客人来家,他连招呼都不打。

  儿子与在美国的时候判若两人,曾经的钢琴小童星,同学中的小头目,是典型的优秀生。去年暑假戴女士陪孩子回美国办理房产转让的时候,儿子的眼睛都放光,话也变多了,不停地央求妈妈,别回上海好不好。

  戴女士明白,儿子糟糕的表现是在抗拒自己,抗拒回到国内的教育中。虽然现在美国经济很差,但为了儿子,戴女士还是决定离开,“工作差点不要紧,只要能供两个孩子生活就行了”。

  从英国回来的周先生反问:“语文数学成绩不好,难道就不得翻身了?”他的孩子在英国时是学校的灌篮高手,被很多女生爱慕和崇拜,但回来后因为学习成绩差语言结结巴巴,重点中学的同学都躲着他。

  与海外留学人员打交道30年的中关村前副主任夏颖奇说,子女教育问题,超越了多次出入境、办签证、外汇划进划出、买一个免税汽车、创业园的各种补贴等问题。如果子女教育耽误了,扔在国外没人管,带回国内又跟不上,将来国内考不上大学,国外也上不了学,他就不是一个成功的人。“即使成了亿万富翁,他也不幸福。”

  夏颖奇与一位科学家曾经开过一个玩笑:“你回来可能办出一个上市公司,但你孩子中学念得一塌糊涂,大学上不了,中途说不定还学坏,你愿意回来吗?”对方的回答斩钉截铁:“我不会做这样的交换。”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