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摘》文章:电影逻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中华文摘》文章:电影逻辑

2010年08月23日 15: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文/周黎明

  在所有艺术门类中,电影是最写实的,所以也是最大众的。但,最写实不等于现实。电影的世界跟真实世界有很大差异,若不了解这些差异,错把每个镜头都当作每秒24格的真实,那么,就会派生出很多啼笑皆非的荒谬。

  你有没有想过,电影里两个人对话时,那距离绝对不是正常距离,那是恋人即将接吻的距离。但电影里两个男人争得面红耳赤,通常两个头之间仅有两个拳头的距离。这在宽银幕中尤其明显。这是因为,要表现两个人激烈争吵,频繁切换不过瘾,必须把他们放在同一个镜头里。用中景不够猛烈,拉近为特写,就必须用那么近的距离。观众看多了,根本不会觉得有什么不自然。现实中你若这么跟别人说话,起码得先保证没有口臭。

  就怕你不明白

  电影里的球赛往往采用宋世雄式的解说,即便在球赛现场都不例外。你说现场观众不明白谁把球传给了谁?明显是说给电影观众听的。类似的逻辑对于剧情的铺陈则非常重要:影片开场时,人物关系还一团糟,这时,角色需要通过不必要的称谓来让观众明白,如那个陪女角逛街的帅哥是她哥哥,而非男友。有些小众艺术片喜欢折磨人,角色一大群,但故意不说他们之间的关系,让你不停琢磨这狐狸精究竟是大奶、二奶还是姐姐。有些我怀疑编导太自我中心,长期泡在自己的剧本里,以为观众也跟他一样随时可以跟人物共呼吸。

  学编剧的一项基本功,是区分哪些话是说给观众听的,哪些是说给剧中其他人物的,当然同时也是说给观众听的。纯粹说给其他人物而不让观众知道,那只能采用悄悄话或者说话有始无终。观众和角色的信息不对称,能产生大量戏剧冲突。早年的通俗剧中,一个男的若去女同事家拜访,因客套而推来推去,这时,她的丈夫必定及时出现并误解。观众恨不得说,只有他想歪,他才会吃醋,剧情才会有波折。这样的桥段现在已经很老套,估计再蠢的编剧都不会沿用。《美国美人》中一个老爸窥见儿子跟邻居乱搞的情节,用的也是这套路,但高明一筹,因为它先展示了老爸的视角,然后再给你透过墙壁的视角——原来他俩在吸毒。

  枪战片里有个常见的桥段:一个人身中数弹,但屹立不倒,你正纳闷时,他脱下外套,展露出坑坑洼洼的防弹服。还有间谍影片中,当某人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会迅速扯下面具。哇,原来不是他,是他的对手!每当此时,我都想大喊:“别急着脱,说不定还有子弹会朝你飞来。”或者,“你把这精心贴上去的面具撕破了,一拐弯再遇上敌手,不就穿帮了吗?”当然,这些都是杞人忧天,现实中,他们不会那么快展示自己的装备,即便在小说中也不用,只有影视才必须靠这种直观手段来说明问题。但是,同一种手段用多了,要么会产生惯性思维,要么会产生荒谬。上述剧情难道除了脱掉外套和面具就没有别的呈现手法了?

  称职的编导很擅长信息的把握,剧情的每一个阶段该透露多少信息、哪些信息,如何制造悬念和波折,怎样让观众每个阶段都能有所顿悟,这要考编导的功力。马丁•西科塞斯的《孤岛》堪称这方面的楷模,《十面埋伏》也玩这个,但显得刻意,不够自然。有些影片把重要信息压到最后,但中间段落则沉闷无比。类型片的挑战是观众知道结局,但过程必须有小小惊喜。说到底,怎么让观众明白但又不是一览无遗。你可以说这是遮遮掩掩的艺术,也可以说这是如何袒露的艺术,跟跳脱衣舞似的,是有技巧的。

  就怕不漂亮

  电影逻辑除了生怕你不明白,第二条就是臭美。电影人物从河里爬出来,走第一步是落汤鸡,第二步已经半干,走到第三步,如同换了干净衣服。电影人物除非是特别强调不怕脏,即便在猪圈里住上两天,出来依然毫发不乱,皮肤清爽,跟刚做完护肤面膜似的。007把这一点推到了极致,但所有电影人物(除了贾樟柯那一派)基本上都有隐形的随身美容护理。在现实中,病情越重,人就越憔悴。在电影里,病情越重,人越漂亮,虽然少了红润,但多了凄美。我怀疑丰满型的女演员可能都忒想演病入膏肓的戏,双颊凹陷,颧骨凸起,如同《茶花女》里的嘉宝以及《红楼梦》里的林妹妹,惹人怜惜。

  明星(尤其是偶像派)若扮演士兵或囚犯,他们的发型会受到特殊优待,别的士兵和犯人必须剃光头,他们只需剪短发,而且是很有型的短发。不信你可以看一下《军官与绅士》、《杂牌军东征》、《黑狱风云》等。明星若一头撞破玻璃逃生,那玻璃立马会顿生蜡的属性,不会造成破相。明星若是中弹,通常倒地姿势很优美,绝不会出现狗吃屎之类不雅动作。看咱们四五十年前的影片,只需看中弹的姿势,就知道那人属于哪一派。其实,“三突出”和“高大全”不完全是国产货,只不过是将上述原理极端化罢了。正因如此,《拯救大兵瑞恩》才具有突破性意义,它第一次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战争死亡,从此,电影观众再也无法接受芭蕾舞式的死法。有时我想,从手臂或胸口中弹,发展到头部,甚至开膛,是真实再现的一大进步,但怎么从来没有士兵被击中私处?未必致命,但绝对的不雅。听说30多年前有一次两个邻国的军事冲突,由于是在亚热带,双方士兵都私处发炎,枪战间歇需要脱掉底裤晒太阳。我偶然在《凤凰周刊》上看到这篇报道,一种强烈的镜头感油然而生:这场景的滑稽和荒诞绝对不亚于《无主之地》中躺在地雷上那个情节。

  不过,喜剧片中,光鲜靓丽有时会惹来麻烦。比如,一条长毛狗从水中跳出来,浑身一抖,那水滴肯定甩到穿着气派的阔太太身上。其实,这一条也非例外,因为那个阔太太是用来让观众耻笑的。换成了恋爱中的俊男美女,即便被狗甩了水,也不会显得狼狈,说不定露滴牡丹开,水灵灵更漂亮了。

  有时,电影也会反其道而行之,把原本好看好听的打造成破烂。电影里的汽车永远用很破旧的收音机,一听就是那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货色。其实,现在的汽车音响都远胜那个效果,但你不能复制,因为你若复制真实的汽车音响效果,观众反而弄不清那是汽车音响。我记得有一个汽车广告为彰显音响的高级,选择逼真复制,但观众都以为那是画外配乐,这是电影制造的习惯思维。

  就怕说非英语

  好莱坞电影里的人物多半外语很好,考六级八级没问题,但就是不爱说。他们初来乍到一个陌生国度,尤其是乘热气球空降,总是能跟当地百姓无障碍交流,打成一片。十秒钟之后,这个人物立马返回英语,而那个当地老大妈则突然冒出标准的伦敦音,仿佛是女王化装成农妇潜伏在当地。每次我想起安吉莉娜•茱莉在《古墓丽影Ⅱ》中的汉语,就直想笑。

  显然,桂林话和广东话远没好莱坞明星想象那么好学,但更重要的是,如果真讲汉语,这部影片的行情就会不看好。在国际市场上,同样的影片,用英语要比用其他语言更好卖,或者说能卖出更好的价钱。英语是国际电影市场的“普通话”,一部影片用英语似乎就成了国际品牌,而用其他语言则会局限于单个市场。你尽可以痛斥英美的文化垄断,但这是当初大英帝国及后来的美帝国主义横行天下的后遗症,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客观现象你无法回避。于是乎,007到一个国家,仅用外语点菜;中国的末代皇帝和皇后在后宫居然用英文交流;非英语片在美国上映时,预告片几乎不用台词;连外星球的潘多拉人都会说英语。

  总之,好莱坞的电影逻辑是:外语是用来增添地方色彩的,而英语则是用来做正常交流的。外语片即便拿下奥斯卡,也未必有票房。除了极少数例外,外语片在美国只能进艺术院线。所以,跟欧洲国家相比,好莱坞明星的语言能力都不过尔尔,鲜见用其他语言拍整部影片的,最多也就是模仿一下英国口音。

  有些影人立志改变这种现象,比如昆汀。他说,德国人精通英语的是不少,但几个纳粹军官凑在一起为什么要说英语?完全不合逻辑嘛。于是,他在《无良杂军》中设计了最真实的对白语言,那个抓犹太人的高手能说流利的德语、法语、英语和意大利语,但他在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完全符合情景。纳粹士兵跟说法语的犹太姑娘之间的交流,恰如其分地传递了两人的尴尬,如果两人都说英语,等于消除了交流的障碍,而剧情中交流障碍乃人物关系的症结,帮助小伙子自作多情,也帮助姑娘自我防卫。

  《巴别塔》不仅让所有角色讲他们自己的语言,而且把语言的差异糅进了人类沟通的大主题。如果谁都能轻易听懂任何其他人的话,世界上就会少很多误会,电影也就缺少很多题材。诚然,语言障碍只是戏剧冲突的来源之一,而廉价的误会也只能博得廉价的笑声,但语言是电影艺术的坚实根基,至少对有声片如此。到头来,戏剧人物采用相同的语言平台,抑或各自为政,需要每个影人自己来拿捏。考电影学院或戏剧学院需要掌握标准的普通话,但我没听说要考各种方言或外语的模仿,而现实中,南腔北调才是常态。如果一个社会里每个人说话都跟播音员似的,那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大概跟每个人都穿西装打领带一般,保持上班的状态。

  (摘自《看电影》)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彦宇】
    ----- 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