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摘》文章:迈克尔杰克逊:死亡,漂白一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中华文摘》文章:迈克尔杰克逊:死亡,漂白一生

2010年09月19日 14: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文/李志明 许涯男

  在他刚刚倒下的以后,在媒体和我们都越来越疯狂的现在,他——迈克尔•杰克逊——又被再度戴上王冠、穿上王袍、既往不咎、有口皆碑、顶礼膜拜。在电视机里、报纸上、网络上,全世界都泪飞顿作倾盆雨,全世界似乎都感同身受般地错怪了他、理解了他,又或者说,宽恕了他。

  无论他有没有漂白自己,他的死,都漂白了自己的一生。

  此刻的他,已经抵达飞满小飞侠与小天使的终极纯白世界了吗?还是堕入地狱、万劫不复?

  被捧为上帝的年代 他与媒体互相成就

  上帝的化身

  “在流行乐坛只有两类人,迈克尔•杰克逊以及其他的。”《纽约时报》曾这样评价刚刚去世的流行之王,而地球上曾经获得同样评价还有另外一个迈克尔——“乔丹是一种球员,我们其他所有人是另一种。”这是NBA名人堂成员魔术师约翰逊对“飞人”的盖棺定论。

  历史的安排,让音乐世界和体育王国空前绝后的两名巨星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在各自的领域,他们的影响力只能用“统治”二字来形容。在杰克逊之前,已经有很多的歌手被冠以巨星之名,但在1982年的《Thriller》发表后,美国所有以唱歌为生的人都不得不活在杰克逊的光环造成巨大的阴影中。1991年,乔丹拿到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总冠军,NBA正式进入公牛时代,从此人们将魔术师和大鸟伯德的黑白争霸时代抛在脑后,开始为唯一的王者欢呼膜拜。这时候在全美国的电视机里热播的,是杰克逊的新歌《Jam》,两个迈克尔在音乐录影带里站在了一起,“流行之王”在乔丹的防守下尝试把球投进篮筐,“篮球之神”则在杰克逊的指导下笨拙地跳着舞步,一系列略显滑稽的镜头,仿佛仅仅是为了提醒他们各自的崇拜者,自己真的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的化身。

  新马丁•路德•金

  杰克逊去世后,人们普遍认为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只有猫王和Beatles可比,但就对全世界的影响力而言,杰克逊显然超过了这两者。这并不仅仅因为杰克逊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唱片销量(7亿张),最畅销的专辑(《Thriller》),最长和最贵的音乐录影带(35分钟,700美金),个人单年度获格莱美奖最高纪录(8个),和支持最多慈善机构的艺人身份(39个),更大的原因在于,他赶上了历史上最繁盛的大众传媒时代,在1982年到1997年的15年间,杰克逊不但抓住了音乐录影带这一新兴的媒体形式,和MTV电视台一起成为了新音乐时代的开启者,还充分利用了80~90年代媒体对公众的强大影响力,让自己的声音和影像通过媒体的猛烈传递和强势推广,出现在全世界的几乎每一个角落。他利用自己“King of Pop”的身份,成为彻底改变黑人族群在全球文化中地位的“新马丁•路德•金”。

  流行之王

  在19世纪的欧美乐坛,从猫王独领风骚的五十年代,到Beatles“不列颠入侵”的六十年代,音乐流行的主要渠道依然是最原始的声音传播,最重要的宣传途径则是电台打榜,拥有一首全美或全英冠军单曲的乐队,无不成为大众的宠儿。在美国公告牌的统计中,Beatles保持着20首冠军单曲的最高纪录。猫王的冠军单曲数字是17首,刚刚在去年被玛利亚•凯莉超过,降至历史第三位。与此同时,随着彩色电视的普及,电视正在取代电台和纸媒,成为最具公众影响力的媒体,无论是身处纽约的繁华市区,还是美国西部的农场,都可以随时在电视屏幕上看到同步化的影像传递,这意味着非影像主体的产品可以借用影像的形式进行全新包装,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无论是美国的猫王还是英国的Beatles,无不通过现场表演的播出和在电视节目上的亮相获得了远超以往的轰动效应。

  和他们相比,拥有13首冠军单曲,位列猫王之后的杰克逊起初似乎在电台上的成绩略逊一筹,但他敏感地察觉到了影像时代的来临,一系列惊世骇俗的音乐录影带作品不但为他的音乐做了最好的广告,甚至成为了商品本身。杰克逊从此超越了所有前辈和同年代歌手,登上 “流行之王”的宝座。

  蛊惑众生的“魔鬼”

  当MTV电视台在1981年开播时,播出的内容还只是一些摇滚乐队插上乐器对对口型的画面。杰克逊却已经开始策划自己划时代的音乐录影带作品。一年后,唱片公司斥巨资拍摄的三支音乐录影带在MTV电视台送播受阻,原因很简单:杰克逊的肤色。为此,公司甚至不惜以撤下其他艺人的全部歌曲作为威胁,最后他们取得了胜利,MTV电视台播出了《Billie Jean》和《Beat it》的音乐录影带。看惯了在音乐录影带里对口型表演的美国观众统统被震呆了,像被下了魔咒一样急速爱上了电视上这个跳出奇迹一般舞步的黑人。在另外一支创纪录的长达17分钟的《Thriller》中,迈克尔打扮成身穿红色夹克的吸血鬼,在一群面目可憎的僵尸伴舞中边唱边跳。这支MV在首映当天创下了 1000万人的收视纪录,并在全球一共卖出900万张拷贝,成为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音乐录影带,杰克逊也成为了第一个登陆MTV的黑人歌手。

  美国时间2009年7月7日,在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举办的迈克尔•杰克逊公众悼念仪式上,作为嘉宾的魔术师约翰逊携晚辈科比一起上台,回忆了他在三十年前和杰克逊的相识,动情地表示:“要感谢迈克尔为所有非裔美国人创造的一切,让我们能上电视节目,他为我们敞开了如此宽阔的大门。”

  众神之王

  迈克尔的专辑制作人昆西•琼斯这样总结,“事实上,迈克尔和MTV是互相把对方捧进了荣耀殿堂,之前没有任何人见识过像这样的事情,现在再也不可能发生了。”据统计,1984年美国唱片业的销售额终于首次超过了1978年的最高纪录40亿美元,达到了43.7亿美元。此后10年一直保持了旺盛的增长势头,到1994年时竟达到了惊人的120.6亿美元。迈克尔•杰克逊通过新潮的传播形式带动唱片销量的做法启发了不少同行,和他同年出生的歌手“王子”和麦当娜都开始投入巨资,以不亚于拍摄电影的精力拍摄音乐录影带,他们后来都成为了世界流行乐坛的殿堂级人物。在这场娱乐产业的“造神运动”中,杰克逊是一呼天下应的众神之王。

  走下神坛的年代 媒体紊乱 业内零落 宝座崩塌

  外星人

  在很多人眼中,1997年的《Blood on the Dance Floor》更像是迈克尔•杰克逊最后一张专辑——这张唱片的一大半曲目是1995年那张《History》的混音版。2001年的《Invincible》发行时,由于杰克逊和索尼音乐矛盾激化,在唱片宣传期被公司封杀,专辑只卖出了区区几百万张,在音乐世界的影响力也大打折扣。重要的是,在过去几年间,经过媒体不断质疑和丑化,迈克尔•杰克逊不仅一步步走下神坛,甚至沦为了众人眼中的怪胎和笑柄。2002年,杰克逊客串出演的电影《黑衣人2》上映,最大的看点居然是“看他那张整容失败的脸,不用化妆就可以演外星人”。

  光环尽失

  1997年之后,伴随着迈克尔•杰克逊作为“流行之王”的宝座崩塌,全球逐步进入了网络时代,过去几十年里呼风唤雨的传统媒体也一起被推下了王座,不再具有强势表达和单向传播的天生特权。从网络媒体的兴起,到随后出现的论坛、博客、各种即时通讯工具乃至最近风头正旺的SNS和Twitter,全世界的网民不但实现了信息同步,海量的网络资源和大量的民间意见逐渐成为了信息的主要来源,大大分化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从政界要人到娱乐明星,传统的大众偶像们都无法再遵循“控制媒体就控制一切”的法则,纷纷被网络时代所解构,失去了笼罩一切的光环。

  网络时代的来临对音乐行业的另一个冲击体现在音乐的消费方式上,从数字音乐的诞生之日起,传统的唱片销售模式就被冲击得七零八落,人均拥有CD量迅速下降。2001年第一代Ipod诞生后,欧美歌迷收听音乐的方式变成了网络付费下载,而在另外一些国家,人们则习惯了通过网络免费享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任何一张唱片。杰克逊生前一共卖掉了7.5亿张唱片,其中《Thriller》更是卖出了1.04亿张。相比之下,2008年的唱片销量世界冠军Coldplay乐队的成绩只有300万张,不到《Thriller》的一个零头。

  This is it

  2002年,电视选秀节目开始兴起,“American Idol(美国偶像)”捧红了Kelly Clarkson和Carrie Underwood,跟随者和模仿者随之而来。英国的“Britain’s Got Talent (英国达人)”,中国内地的“超级女声”,以及台湾的“超级星光大道”……一个又一个未签约唱片公司,甚至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平民偶像在一夜之间成为明星,并且拥有了自己的歌迷群体。但又在一夜之间,他们中的一些人被迅速遗忘,另外一些则迟迟得不到社会公众和主流媒体的认可,同时还要不断迎接新一批平民偶像的冲击和挑战。

  在纷扰喧闹、所有的人都忙着展现自己的网络时代,安迪•沃霍尔那句臭大街的“5分钟名人”理论每一秒钟都在被验证。在这个和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相似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偶像,但也失去了成为唯一的“王”的机会。

  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迈克尔•杰克逊——这个失去国土的国王在媒体环境和娱乐产业结构不断变迁中选择了沉默。直到今年4月,他在伦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他于今年7月在伦敦举办50场演唱会,名为“This Is It”,意即“就这样”,似乎暗示着内心的无奈。

  后继无人

  迈克尔•杰克逊猝然离世,谁会是“King of Pop”的接班人?这个问题如同当年NBA为乔丹找接班人一样无解。贾斯汀、阿瑟小子、克里斯•布朗,所有被点到名的艺人一方面视之为荣耀,另一方面又避之唯恐不及。其中得到最高呼声的贾斯汀,一直视迈克尔•杰克逊为偶像,并模仿过他的舞步,《Thriller》的制作人昆西•琼斯也曾称赞“他似乎是继承迈克尔名号最理想的人选”。但当人们将“流行之王”的权杖递过来时,他却用一句“不想那么早死”的笨拙玩笑婉拒了这个名头——也许对他来说这并不是玩笑,被盛名压垮并不是聪明人的选择,而迈克尔•杰克逊,这个词条的创造者,最初和最后的全球偶像,终于可以带着孩子一样的微笑,做一个漫长的、安静的美梦了。

  被贬为畸形的年代 媒体把他当做“象人”炒卖

  人言可畏

  你睡在氧气舱里以永葆青春?你买来“象人”的遗骨每天枕着它睡觉?你服用雌性激素来保持童声?你整容的次数自己都记不清?你跟猫王之女是假婚姻?你的三个孩子都是白人,因为你一直都是处男?你是同性恋和恋童癖?你漂白了自己?……

  在生前,迈克尔•杰克逊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面对这些问题,而无论他的回答是什么,或者不回答,都会被媒体演绎成另外的版本,并成为头条新闻。

  而现在,迈克尔•杰克逊再也不用为了这些问题而烦恼。死后,所有最尖锐和最怪异的问题,媒体们都替他做出了最合理的解答。

  天使变怪兽

  1991年,《Dangerous》的发表,似乎预示着迈克尔•杰克逊已经踏上了一条不归的危险之旅。头顶着“流行之王”的光环,迈克尔最开始的公众形象无比健康:不吸烟、很少喝酒、拒绝毒品、不和女星传绯闻、吃素、热心慈善,几乎是天使的化身。

  但随着名声渐旺,迈克尔开始留下来越来越多可供媒体联想的空间和把柄:他跳舞时总喜欢把手放在裆部,化妆越来越女性化,声带则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童声。随着迈克尔给人们留下越来越多的疑团,关于他的古怪传闻也越来越多,包括“象人遗骨”和“氧气舱”的故事,最要命的是,他的容貌和肤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鼻梁变高了,嘴唇变薄了,肤色也变得越来越白。这对于凭一己之力提升了黑人在美国的地位的杰克逊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人们可以忍受一个怪诞的明星,却无法忍受一个背叛自己肤色的黑人。

  撒谎者、畸形人、怪胎……

  1993年,杰克逊在“梦幻庄园(Neverland)”爆出猥亵男童的丑闻,被邀请到“永无乡”玩耍的孩子钱德勒控告了他,最后以庭外和解解决;2003年,同样的罪名,杰克逊再次被告,这次的原告是一位名叫加文的白血病男孩,是迈克尔救助的众多疾病儿童之一。两年后,杰克逊被宣布无罪。在这十年间,杰克逊还拥有了两次婚姻——与猫王的女儿Lisa和皮肤科护士Debbie,还有三个“来历不明”的白皮肤的孩子。

  “他们是撒谎者,他们叫我畸形人、同性恋者、性骚扰小孩的怪胎!他们说我漂白了自己的皮肤,做一切可做的来诋毁我,这些都是阴谋!当我站在镜子前看着自己时,我知道,我是个黑人!”杰克逊曾经做出激烈的控诉,但并没有被媒体所取信,在那个娱乐爆炸的年代,杰克逊作为站在世界之巅的偶像,有着太多的娱乐价值,公众对他的消费方式也开始不满足于那些动人的歌曲和伟大的音乐录影带,他们需要更多的刺激。

  残酷地摧毁他

  美国批评家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在他著名的“媒介批判三部曲”中,早早预言了媒体爆炸的负面效应,在1985年的著作《娱乐至死》中,他将电视甚至电报视为大众文化的灾难。在波兹曼看来,自从有了电报,人们就能将万里之外的事情迅速报道在本地报纸上,这些事情被称为“新闻”,而这些所谓的“新闻”通常有两个特征: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毫无关系;二、你知道了这些事情也不会因此而采取任何行动——从此我们进入了被信息垃圾包围的岁月。波兹曼对电视更是深恶痛绝——电视无处不在,而且它不要思想,只要娱乐。自从电视普及之后,成人和儿童在电视面前就没有分别,因为电视将新闻和广告定位在10岁儿童的智力水平,而性和暴力则被转化为娱乐。

  参照波兹曼的理论,围绕着杰克逊这个全球巨星发生的一切新闻,对于事情的真相如何,公众实际上并不像他们看上去那么关心,他们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新闻和猛料,而美国的娱乐媒体除了“发现新闻”之外,还为满足读者肩负起了“制造新闻”的重大使命。当一个歌手已经被送上神坛,无法再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和谈资,如何做才能更有戏剧性和新闻效应?当然是摧毁他,何况他看上去是那么地可疑,那么地有可乘之机。

  作为人类可笑的共性之一,人们在高雅的趣味上努力追求与众不同的选择,却在低俗的趣味上惊人地相似。“我欣赏米开朗基罗,我想知道让他成为伟大艺术家的灵感源泉是什么,而不是他昨晚和谁约会了,或者为什么长时间坐在太阳底下。”杰克逊这样的表态,在每天翻阅狗仔报道的读者眼里只能被看做天真或是托词。借娱乐之名,媒体成为大众的工具,在帮助杰克逊成为流行音乐之王的同时,用残酷的方式消费着他作为偶像的新闻价值。

  最不古怪的人

  2005年法庭宣判之后,迈克尔•杰克逊选择了淡出公众的视野,对媒体而言,杰克逊的娱乐价值也已被蚕食殆尽,连关于他的笑话都成了过时的老段子。只有当年最忠实的歌迷还在发自内心地期待,希望杰克逊能够通过今年的巡演重新赢得人们的尊重和喜爱。

  但随着噩耗的突如其来,所有美好的愿望都化作了永远的遗憾,全球的媒体则在匆忙中为迈克尔•杰克逊慷慨地献上了可以堆满十个梦幻庄园的王冠和花环,一夜之间,溢美之辞充斥在全世界的每一张报纸和网络空间里,被妖魔化的流行之王再次变成神话,之前所有的怀疑和误解统统冰雪消融。对于整容、漂白、象人和氧气舱,杰克逊早在1993年接受奥普拉采访时就已经做出过解释,很多旁观者的态度从以前的“不相信”和“不倾向于相信”,变成现在的“相信”和“倾向于相信”。 在同一个采访中,杰克逊的好友伊丽莎白•泰勒曾向公众力证:“他是我见过的最不古怪的人!他极有头脑、精明、直觉力强、善解人意、有同情心、慷慨,慷慨得几乎忘了自己!要说古怪之处,就是他超越了真实的人生,有的人不能接受、面对或理解。”这样的话语,在当年却得不到更多的共鸣。

  记者手记

  他早已不在人世

  对杰克逊形象打击最大的娈童事件,全世界的媒体也为善良的公众做出了完美的剧情补完:专制而粗暴的父亲、缺失的童年、幼小心灵种下的阴影……让杰克逊的心理年龄一直停留在童年的“彼得•潘综合症”,这些背景和联想足以让人们换一个视角去理解杰克逊的童心未泯和他对孩子近乎夸张的喜爱。想象一下,如果被迫放弃童年的迈克尔•杰克逊在心理上成为了真人版的本杰明• 巴顿,同时又被丢进了“楚门秀”的巨大直播间里,会发生什么?恰好是我们所看到的一切。

  杰克逊去世后不久,1993年曾控告他的钱德勒在其博客中主动宣布,当年诬告杰克逊只是为了让杰克逊给钱,是他编造了整个事件。无论这条消息是真是假,无论“他”是否存在,这一次,媒体和公众又都无条件地选择了相信他,就像16年前相信他被杰克逊伤害一样。终于,以死亡之名,他们终于“漂白”了迈克尔•杰克逊。

  最阴谋论的说法——如果对杰克逊的所有质疑的正确答案都是“是”的话,杰克逊又该如何盖棺定论?可就算都“是”又怎样?没有人规定迈克尔•杰克逊必须是一个人格完美的人,他所做的任何事,都不妨碍他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个帮助了很多人的慈善家。所有的新闻与丑闻,都只跟杰克逊本人和极个别当事人有关,其他人都只是看客,无权置评。美国德州共和党女议员希拉•杰克逊•李在杰克逊追思会上说的这句话或许最有终极力量,“在宪法里,除非被证明有罪,否则就是无罪的。”

  如果故事有一千个版本,我宁愿相信,作为个人的杰克逊,从5岁开始,就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他在自己的Neverland一直沉睡,从未醒来。这是最善意的假想。

  (摘自《精品购物指南》)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彦宇】
    ----- 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