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摘》文章:不婚物语——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中华文摘》文章:不婚物语

2010年10月15日 14: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它是众望所归,也是众矢之的。它是幸福之巅,也是不幸之源。它对美丑一视同仁,对贫富一样公平。它成全了你的快乐,也让你孤独。它让你出众,也让你平庸。它是你的旅程,也是你的噩梦。它是你的私人体验,也是公共的。它是——婚姻。

  现在,结婚者多,离婚者多,不婚者亦多。婚姻,不再是必选项。

  单身、恋爱、同居、离异的不婚男女们,尽管没有法律上的伴侣,却同样可以享受爱情、事业、孩子和性。

  不婚,有时是因为经济、感情、性格、经历、机遇等问题,但不婚本身并不是问题。无论把漂亮姐、知性女、豪华男、经济适用男如何配对,婚姻本身都不可能完美。而在当代男女都重视自我价值的今天,他们敢如洛尔迦所言:“如果我得没有自我而生活,我希望失去你。”

  不婚者群体从未像今天这样壮大,也从未像今天这样镇定、自信、内心强大。

  享受不婚吧,也享受你可能遇上的姻缘。

  中国不婚现状考察

  婚姻不再是必选项

  不婚或结婚都是人生状态之一种,你必须知道自己要什么。享受不婚,也享受你可能遇上的姻缘。

  文/孙琳琳

  未来,不断丢失基因直至消失的Y染色体,将使男与女不再彼此需求也不能传宗接代。这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科学家的预言,很绝望,但绝不是今天。

  今天的问题在于,越来越多的男与女徘徊在从彼此需求到传宗接代的路上。结婚,不叫成功,成功的是婚后永远在一起;不婚,未算失败,失败是你从来没爱过。

  我是不是一个有魅力的人?

  中国人说: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不知是不是因为这句话,中国的未婚女性更愿意主动出击寻找另一半。中国婚介行业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城市婚介市场上的男女比例为3﹕7。中国最火的交友节目《非诚勿扰》中,也是4个男嘉宾对24个女嘉宾。

  浙江理工大学在杭州高校进行的婚恋观调查显示,36.4%的女生有过相亲经历。对那些想结束单身的人来说,相亲是目前最热门的交友方式。他们参加电视台的相亲节目,能不能在现场找到另一半无所谓,充分露脸之后,对上眼的自会来接洽;他们网上招亲,靠秀照片、晒简历引来愿者上钩。但正如网上买的东西多少有些与想象不符,网上情人岂能尽如人意?你以为缘分天注定,他/她却可能恃靓行凶。太原一个好想结束单身的男子,半年网络相亲21次,竟然被骗10次之多。

  妇联、传媒、广告公司等,亦动不动就搞万人相亲大会,无论元宵、端午、中秋还是国庆长假,都借机组织主题相亲。次次挤破头,举办没有不成功的。武汉的姻缘庙会干脆从企业和医院一车车拉来单身男女玩配对,据说,集体相亲成功率更高。

  也有人寄希望于亲戚朋友介绍,图的是知根知底。但科学家告诉你,一见钟情只需3秒,和看不上的人吃完一顿饭,实在浪费青春。而最无体育精神的要数派父母代为相亲,求偶这人间游戏,岂能让别人替你玩?

  原本为找到另一半而设的游戏,越来越像一个展示个人魅力的舞台。在相亲节目中,成为“心动女生”甚至比牵手成功更有面子。目前,中国婚介的成功率只有不到10%,肯在陌生异性身上大把花时间的人,也许并不恨嫁,只是用这种方式求证自己是不是一个有魅力的人罢了。

  拎不清的男女关系

  在门户网站的社会新闻中,以下标题总能吸引点击:教师婚外情败露后强行送妻子进精神病院、妻子与丈夫吵架后携10岁儿子欲触高压电、男子因争吵将妻子刺死后自杀未遂、丈夫揣着假离婚证对外宣称单身……这些负面新闻是男女关系产生的垃圾,异性相吸怎么会导出这样的结果,谁也说不清。

  中国的夫妻关系比以往更紧张,《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有246.8万对夫妻离婚,比上年增长了8.8%。烂故事带坏了孩子对感情和婚姻的感受,却成为电视台争抢收视率的法宝。拐卖后私奔、离婚后同居、两女争一夫或一女嫁三人的闹剧时常上演,当事人不怯场、不罢休,把当代人内心的焦躁难平展现得淋漓尽致。

  43岁的导演鄢颇10秒钟血溅停车场,引出了一连串风流情债,幸而有李小冉无惧绯闻和危险,甚至愿意嫁给他。话说回来,女人一生最大的冒险莫过于爱上贾宝玉式的多情种,多情种看似浪漫,其实招数和耐心都有限,他们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每一段感情都难长久。

  全世界都看见贾静雯伊人憔悴,孙志浩何尝不被嫉妒和失望所折磨;全世界都看见张宁益的眼泪,马琳何尝不感到挫败和沮丧。感情无法结清,爱上一个人就是3秒钟的事,你跟她一起逛街、去舞会、上电视并不难,难的是接纳她、包容她、原谅她。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吴奇隆离婚后一直不出声,因为他知道感情是笔糊涂账,脱不了干系且越描越黑。

  眼看男女关系的悲喜剧每天折腾着上演,聪明者绝不轻易迈出第一步。

  婚姻不是女人唯一的选择项

  女性的独立价值正越来越受到推崇,整个社会的晚婚风气也为个人的不婚提供了底气,她们中有独善其身的,也有只谈恋爱不结婚的,时代潮流正把女性推向与婚姻无关的生活。

  女人很容易为不婚生活找到同类:51%的美国女人独自生活;1/3的德国年轻女性决定不婚;25至29岁的日本女性未婚率为59%;新加坡1000名适婚女性中只有39.3人结了婚;40岁的刘若英,至今仍单身如初、纯真如初。

  在中国,北京、上海有30%的适婚青年选择单身,深圳目前正生活着20万28岁以上的未婚女白领。与结婚比起来,她们更迫切的需求可能是瘦身、享受生活、扩大交际圈。她们是美容健身机构的VIP,是城市购房族中的刚性需求,是奢侈品的有力消费者,30%的城市单身女白领买大牌从不心疼。而这些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与婚姻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从伊丽莎白一世到香奈尔到奥普拉,没结婚的杰出女性闪闪发光。结了婚的倒大多成了黄脸婆,为了下一代放弃自我,在丈夫面前失去魅力,过着缺乏赞美和滋润的生活。男人又是那么不可靠,即使你付出所有,他仍会挑剔菜太咸、衣服找不到、孩子太吵闹。

  波伏娃曾写道:“结婚,是社会传统赋予女人的命运。她必须结婚的理由之一是,她必须为社会提供孩子。”现在,很多女人的努力,已经使自己逃离了这宿命。

  即使你做了情人、二奶、小三,仍是在一种被社会默许的两性关系状态中。这意味着,婚姻不再是女人唯一的选择项。

  不过,单身生活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对婚姻的焦虑造成的恐慌消费,或由孤独引起的“双休日综合征”。日本人干脆直接把单身女人叫做“被男人扔掉的女人”。

  对一个女人最大的赞美,也许仍是娶她?

  钻石王老五的特权

  这个世界对男人的要求很高。中国1亿新生代农民工,80%还没娶到老婆。80后的裸婚也只是个别现象,想租房结婚?《2009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粉皮书》告诉你,97%的丈母娘不同意。

  社会逻辑教男人先立业后成家,你必须要事业有成,必须有房有车——房不能有贷款,车至少是马六,如此才能在婚恋市场抬得起头来。讽刺的是,当男人名利双收,就开始渴望自由,周杰伦就一再表示单身很久不急于结婚。

  汇丰的调查显示:在亚洲,中国内地的富人是最年轻、单身最多的(18%)。作为富人,你完全可以不结婚、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因为有整片森林等着你去享用,那是钻石王老五的特权。而且,你对婚姻表现得越抗拒,就把女人的胃口吊得越高,越受她们追捧。有钱男人可能会掏18万元掺和一场私人选美,但绝不会掏9块钱领结婚证,后者的代价太高了。

  就算不是富人,很多男人也享受着“片叶不沾身”的单身生活,想看球就看球,想熬夜就熬夜,想背包旅行就背包旅行,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心未动,身已远”。一届南非世界杯,冒出数十个前凸后翘的足球宝贝,这些公共娱乐化的色相任人免费取用,亦是做男人的福利。

  《布拉格之恋》中不羁的汤马斯医生最终为痴情的特丽莎许下婚姻,而现实中不婚的男人,对把一夜情误会成一见钟情的文艺女青年就没那么仁慈了。波德莱尔的话虽粗鲁,但也许能表达他们的心声:“如果你再用才女式的哭泣来烦我,我就会把你当成一个野女人,像一个空瓶子似的扔到窗外去。”

  你必须知道自己要什么

  婚礼结束之后,夫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不是爱与不爱,而是,谁来洗碗?重庆的80后夫妻,还真有因为“老公饭后不洗碗”而离婚的例子。

  温妮等了曼德拉27年,这对患难夫妻却在曼德拉出狱不久就离婚了。曼德拉甚至表示,出狱后与脾气暴躁的温妮共同生活的那段时间,他成了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相爱容易相处难。对于有婚姻依赖症、把婚后生活想象得无比美好的人来说,他/她的失望在于对方可能并不以自己所预算的方式爱自己。他/她可能会开小差、会出轨、会发火、会生病……这些风险都要由你来承担。你的时间被剥夺,你的私人乐趣可能不被尊重或者没有发展空间。你很快发现,他不再是婚前那个体贴入微的男人了,或她不再是婚前那个小鸟依人的女人了。两个人彼此抱怨、彼此厌倦,甚至连吵架的兴趣都没有,让你觉得无望。

  此外,出现在另一半身边的异性,也不断地让你担惊受怕,担心对方经不住诱惑。而他/她的思想你不能进入,需要查短信、查邮件、查聊天记录来了解他/她的想法。你非常困惑,但无处可诉,婚姻中甚至连冷暴力都没有,只有无穷无尽的家庭琐事。

  另一方面,那些以为不结婚就可以保全完整自我和实现自身价值的人,也可能遭到挫败。因为婚姻除了责任和义务,还有分享和爱的乐趣。靠不婚保存自我的人可能会发现,自己20岁的理想在30岁、40岁时还只是理想而已,你并没有足够的动机和动力来改变或者提升自己。

  婚姻本身并不妨碍你实现理想,问题在于你选择了怎样的伴侣,在婚姻中持怎样的价值期待。你可以把婚姻变成一场快乐的旅行,也可以把它变成无休止的噩梦。

  不婚或婚都是人生状态之一种,你必须知道自己要什么。享受不婚,也享受你可能遇上的姻缘。

  不婚的20个理由

  爱情意味着单纯的喜欢和美好的性,婚姻则带你进入复杂琐碎的生活。你有五花八门的理由说服自己不结婚,只因还没遇上击中你的那个人。

  女版

  不是条件不高,就是穿着内增高

  父母教育她从小对自己有高要求,于是她一路读到博士,月薪逼近六位数,自己买房买车,开始考虑找一个好男人,可她发现:学历比她高的收入没她高,收入比她高的学历没她高,难得遇到一个学历收入都比她高的,脚上却穿着内增高。

  一定要等到白马王子

  她是爱情理想主义者,100%崇拜婚姻和家庭,愈加坚信白马王子某天一定会从天而降,她抗拒柴米油盐,每次分手都在博客里写道“下一个会更好”。偏偏所有的男人都来自火星,金星上永远没有异性来客,她只好“唯一结局就是无止境的等”。

  工作太忙,没空成为家庭主妇

  她可以为一份文案熬夜到天明,却根本没空成为家庭主妇——别人在准备爱心晚餐的时候,她还在起草下一次会议讲话。她生活中最熟悉的朋友就是工作伙伴,她的身份可以是上司、红颜知己甚至是炮友,却永远不会是女朋友和妻子。

  只想要偶像剧里的王子

  A先生开宝马却玩世不恭,B先生烧一手好菜却买不起一个厨房,c先生长得很帅却只喜欢窝在家里打电动,D先生最懂情趣,可是,长那么丑还学人家玩浪漫!完美男人在哪里?唯有偶像剧才能带来慰藉。欧美系、日韩系、港台系,总有一款打动你。

  御宅生活容不下男人

  与其出门约会还不如在家睡大觉,与其深入了解一个人还不如潜心研究网络游戏……她习惯回到家先打开冰箱来罐啤酒,躺在沙发上边吃零食边看漫画打发时间,凌晨3点还在论坛里团购衣服。她身为御宅族的日程实在排得太满,容不下哪怕一个男人。

  爱上男人和男人之间的故事

  她可以一个人看世界杯到凌晨5点,新老《三国》一集不漏追到最后。但她和全世界男人都没有共同语言,她看足球是为了“C罗和卡卡那含情脉脉的眼神”,看《三国》是为了搞清楚“周瑜、刘备哪一个和诸葛亮更配?”每每身边有不错的男人出现,她条件反射要找一个CP给他配对,她爱上的其实是男人和男人之间的故事。

  相亲未遂

  第一个男人迟到一个多小时,第二个男人开口就问“你家结婚有房吗?”,第三个男人连停车票都要求打折,第四个男人带来了他妈,第五个男人根本就有女朋友,第七个男人一看就是个gay,第八个男人看不上她……相亲大会就是极品大会,她每月相亲两三次,得出一个结论:好男人,都TMD不缺女人。

  星座决定论者

  她坚信星座,天秤和双子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当然水瓶和白羊也不错。狮子男太大男子主义,天蝎男控制欲太强,摩羯男太斤斤计较,金牛男太沉闷无趣……可惜,她遇到的双子男劈腿5次,水瓶男号称无性主义,白羊男又已经结了婚。当终于明白“星座都是骗人的”时,她已经患上了强迫症:见人就要打听出生年月日。

  婆婆恐惧症患者

  她爱他,但是她怕他妈——论坛里,满版皆是“我对婆婆无语了”、“老公当着他妈面打我”、“婆婆嫌我生女儿”;书店里,整架都是《婆婆来了》、《婆婆凶猛》、《婆婆吃了媳妇全家》……婆婆是她人生中最大的假想敌,面善心恶程度不亚于狼外婆和毒皇后。婆媳关系不好处,不如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处理不了家族纠纷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婚姻却是两家人的事——从去亲戚家串门该带什么礼物,到跟谁家父母住、过年该回谁家、小孩该归谁养,每个问题难度系数都堪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她愿意长期同居,不结婚就不会卷入两个家庭的纠纷,打破头也不过“人民内部矛盾”。

  最爱趁酒意释放青春

  夜店提供了足够高效和刺激的空间,让她能周旋在不同男人之间,享受冒险的愉悦和单身的自由。与其找一个安稳的男人共建不安稳家庭,倒不如居无定所过一生,“没有爱情发生,只好趁着酒意释放青春”。相夫教子?太老土。为未来打算?别扯了,2012都要来了。

  忍不住偷看聊天记录

  QQ聊天记录和手机短信,永远是女人最靠得住的私家侦探:你在厨房里做饭,他在QQ上跟前女友say hi;你攒钱计划未来,他甜蜜呼唤陌生网友“亲爱的”;你在他身边熟睡,他掏出手机短信小三“突然想你了”;你悲催地发现他对你设置了“在线对其隐身”,而对初恋女友设置了“隐身对其可见”。全世界的女人都在挣扎要不要偷看男人的聊天记录,手贱是悲剧的根源。

  被闺蜜团“捧杀”

  闺蜜团可以天天腻在一起:周一聚餐,周二网聊,周三瑜伽,周四煲电话粥,周五还是聚餐,周六郊区兜风,周日商场血拼……真正的闺蜜之间不惧毒舌,她们擅长嘲笑全天下男人——前天和你吃饭那个太抠门,昨天送花那个太猥琐,明天要见那个又极有可能是性无能。她们更擅长把彼此捧做天仙下凡,似乎跟谁在一起都是掉了价,一个闺蜜团太强大的人,永远找不到那个配得上自己的人,这就叫做:捧杀。

  不想当妈

  《欲望都市》中,有这么一个单身女人大量存在的理由:“这跟生理情况有关,结婚了就得生孩子,过了35岁就得立刻生孩子,就是这么一回事。”其实,她恐惧的是:从结婚第一天开始,她会先变成你的妈,然后再怀孕,变成第二个孩子的妈。届时,她将身兼数职:两个孩子的老妈+两个孩子的义务保姆+两个孩子的义务厨师。

  没事找爹型

  她不想当你妈,但却希望你是她爹。她不喜欢穿牛仔裤的男人,因为她爹从来都穿西装,她也讨厌大多数穿西装的男人,因为都没她爹穿得好看;她觉得男人应该让她有安全感,最好是两手一挥就能帮她搞定领导,就像她爹曾经搞定她的班主任那样。她爹是她心中的完美偶像,当然她不知道:她妈是她爹的第二个妈。

  没钱结婚,伪装成不想结婚

  她是月光族,经受不住高级美食和商场打折季的诱惑,每个月在淘宝上的支付额超过五位数;她有好几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每一张都负债累累,每个月只还最低数额,然后又迅速刷掉;5是她的幸运数字,因为那天是发薪日,前一天她的储蓄卡上仅剩47块。这个没房没车没储蓄的女人,碰上了另一个没房没车没储蓄的男人,只能把没钱结婚,伪装成不想结婚。

  找男人还不如养条狗

  50平方米的小屋足以容纳她的全部生活,超市里的一人份包装让她完全不担心浪费,一根打折的按摩棒解决她偶尔的生理需求,养一只宠物就能宣泄她所有的爱意。她最爱的地方是宜家大卖场——因为不仅可以送货上门,而且说明书完全在理解范畴。连组装家具这种事情都会了,她还要男人做什么?

  男人婚后大变脸

  女人从前辈那里得来的经验往往是:婚后男人就变脸。结婚前,他小心翼翼唯你马首是瞻,千方百计哄你开心从来不发脾气,结婚后,他可能变成家暴男;结婚前,他愿意承担大小家务,扫地拖地烧饭甚至帮你洗内衣,结婚后,他可能连谁去倒垃圾都要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

  我有一个好gay蜜

  他的确很好,外貌英俊尚未婚配,知道欣赏她穿哪件衣服更好看,细心察觉她又换了新的妆容;他温柔体贴,习惯动作是抚摩她的头,记得她的生理期并在那几天尤其呵护有加;他收入不菲,又从不担心她跟他在一起是为了他的钱,也不着急把她骗上床。和他走在一起她会暗自发狠:“我们怎么就那么配呢?!”直到有一天,他告诉她:“我是你的好gay蜜。”

  通往结婚登记处的路充满荆棘

  不是克服了上述所有,就能开开心心奏响婚礼进行曲,因为她还有可能死在去结婚登记处的路上。如果你在“双方同意”、“父母同意”、“经济基础一定”、“双方还不觉得讨厌”和“大吵过三次以上”的条件上都已经满足,那么,请打开网页,搜索“结婚流程”。

  男版

  我很忙,真的很忙

  我很忙,真的很忙。我还没毕业就忙着找工作,工作了就忙着考研。我要考职称,要考英语,要考专业技能。我要准备升职,如果不升职我就准备自己创业。然后,我就更忙了。我每天回家还要回200封邮件。

  我没钱,真的没钱

  房租水电要钱,吃喝玩乐要钱,买衣服要钱,聚会、泡吧、送礼要钱。我要对父母表表心意,每年春节回家光路费就得花一大笔钱。我还要买自己喜欢的东西,iPhone、PS3不能少,我要收碟,我要买书。我要花钱去跑该死的跑步机,然后再花钱猛吃一顿补回来。我每年还有旅游计划,我的旅游计划还包括艳遇,这也要钱。所以,我几乎用不到存折,一张工资卡就够了。

  和女人谈不拢

  要么就跟你聊包包,哎呀,你看这个,我在香港买的哦。要么就玩纯情范儿,有时候,我想,纵然等待没有结果,也会诧异于彼此间的暗涌吧。要么就是大嘴八婆,那谁居然%&#@,看上去x%*@#,结果还不是#@¥%。要么就是天然呆,啊,你,哦,什么,好吧。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一个正常的女人了吗?

  女人太不切实际

  你以为男人都会幻想和长腿、爆乳、童颜的女明星结婚吗?不,我告诉你,男人不会这样。男人都会和普通的女人结婚,然后再幻想长腿、爆乳、童颜的女明星。相反,是女人在幻想和开宝马、懂情趣、浪荡不羁、6块腹肌(或者是8块?)的男明星结婚。我们都有幻想,男人知道那是幻想,女人以为那是真的。

  科技宅没空恋爱

  手机就可以研究两个月,PS3买来首先要升级固件,电脑定时就要收拾一下,iPhone刚刷完新Rom,iPod又该入手了。好多设备要玩啊,好多软件要装啊,好多APP要测试啊。用Evo连接电视,用Android指挥电脑,不要问我为什么,它既然可以,我就一定要去做。这都还是入门玩法,要遇上一个站长级的就更宅了。

  看不懂腐女

  你有见过腐女这种生物吗?告诉你,我见过。请问这是怎样一种生物构造呢?我真的有去报考医学院的冲动。她们真的认为这个世界在按照她们的逻辑运转吗?或者,她们真的认为有一个平行世界,里头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开开心心,而围观他们的女人更加开心?我不反对同性恋,我简直就支持同性恋,可是腐女们的快感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啊?

  相亲简直就是为了毁灭结婚的念头

  第一个女人迟到一个多小时,第二个女人开头就问“你有房有车吗?”,第三个女人一坐下来就把所有最贵的菜点齐了,她以为她在阅兵啊?第四个女人带来了她妈,第五个女人不停地和电话那头的人发嗲,第七个女人根本就是个纯爷们嘛,第八个女人还没看清就消失了,她说她要赶场……现在我的口头禅是:“靠,上回那个极品……”

  失去自由

  你不能再隔三差五叫一群朋友来家吃饭了。你不能在朋友家玩到兴头就彻底不归了。你不能再接到电话就跑出去了。你不能和朋友单独出去旅游了。朋友组局再也不会想起你来了。你出差的机会越来越少,你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早。新来的小妹不再和你调情了,人事部的大婶开始跟你聊天了。

  被她家人鄙视

  我很怕见她的家人,她爸觉得我是强奸犯,她妈问我什么时候买房,她姑姑嫌我不够高,她姨妈说她的某个追求者比我强多了。我只和她表弟玩游戏,可是每次都被他轻蔑地踩死。

  有太多结婚的替代品

  说实话,结婚真的没有什么必要。有固定女友的时候,共同居住、一起攒钱、生活AA,结婚是多此一举。没有固定女友的时候,也可以拍散拖,来去自由。既然有这么多替代方式,结婚还真是缺乏动力。

  讨厌小清新

  以前兴小资,现在又开始小清新了。小清新什么的,最讨厌了。她们素颜哦;帆布鞋一定要匡威,Vans都不行哦;她们品味不俗,喜欢岩井俊二、不插电、indie电影、先锋话剧和装置艺术哦;她们都玩单反,但是不大搞得懂CS4。她们都矢志不嫁,所以男人全都蹲在墙角里哭哦。

  隐私不保

  你在厨房里辛苦做饭,她在电脑上查你的聊天记录;你攒钱计划未来,她记下了你的存折密码;你在出差途中归心似箭,她打电话到宾馆来冒充特殊服务;你在她身边睡着了,她转身去摸你的手机。“我不会查你隐私的。”你信了?

  女人之间没有真友谊

  女人真是奇怪的动物,闺蜜可以好得不得了,但转天就会绝交,然后转天又手挽手去SPA。兄弟则基本无话可说,有事才会上门。如果一个女人不能带进男人的朋友圈子,那只会酝酿出两败俱伤的结局。

  不想带小孩

  我不讨厌小孩,只要不用我带。小孩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他们的逻辑只有女人才懂。他们要哭、要闹、要满地打滚、要把食物吐在地上,他们坐公车要尿尿,上厕所要吃糖,你给他吃糖,然后他就吐你口水。

  爱说“我妈说”

  为什么女人的恋父情绪是美妙情愫,而男人的恋母情结就是低级趣味呢?不管怎样,一个嘴边经常挂着“我妈说”的男人,基本上被钉在婚姻的耻辱柱上了。

  都是陌生人

  在这个城市里,我是陌生人,她也是。如果我们结婚,对于这个城市,我还是陌生人,她也是。问题是,我们要去哪里结婚、要在哪里生活,在她的城市,还是我的城市,还是我们的城市?

  我不是潜力股

  我没房、没车、没钻戒、没年薪10万、没股票期权,我不是潜力股,我升职难以预期,我没有创业,也不想创业,我没有富翁老爸,我也没海外留学。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上学成绩普通、毕业工作普通、相貌普通、身高普通、收入普通,我想找个普通女孩,结个普通的婚。但是我找不到,因为普通女孩的要求都是以上那些。

  女人婚后大变样

  永远不要相信女人结婚后和结婚前会是一个人。她们婚前走路都要你扶,婚后能追得你上房。她们婚前喝水都遮脸,婚后上厕所都不关门。她们婚前要浪漫,婚后要省钱。她们婚前跟你谈文学,婚后跟你聊菜价。因为,她们觉得自己已经赢了。

  为什么好白菜都被猪拱了?

  为什么好女人都是拉拉?错了,男人从来不问这个问题。男人的问题是:为什么好白菜都被猪拱了?对了,男人的敌人不是拉拉,而是猪。

  不愿做婚礼上的临时演员

  好吧,最后的一关来了。你愿意为了酒席、婚车、鲜花拱门、喜糖标准和宾客名单和她及她父母吵到天亮吗?你愿意让一群土鳖摄影师和化妆师给你拍怪力乱神大杂烩的婚纱照吗?你愿意站在门口鞠躬打千,像个门童吗?你愿意那个打了鸡血的主持人高叫着你的名字要你做他觉得很刺激的动作吗?你愿意陪那些不知所谓的人喝莫名其妙的酒喝到吐吗?承受了一切之后,你回到婚房看着新娘,开始在心里问自己愿意吗?

  绿色早婚,黄色晚婚,蓝色当婚,红色怨婚

  所有色彩的性格都可能不婚

  红色是口头上的“不婚族”,事实上的“恨嫁族”。《非诚勿扰》90%的嘉宾都是红色。“不婚”使人容易得到多种多样的情感体验,但婚姻其实也是一种无法替代的体验。

  文/乐嘉

  若不是要谈这个话题,我还没有听过“不婚族”这个词。但转念一想,这样的人确实很多。不说那铺天盖地向我发来的数以万计的咨询邮件中,有多少单身男女一面诉说着情感的苦闷,一面坚定地拒绝走入婚姻;也不说在各类环境优雅的餐厅茶馆里,时常可见的一个人潇洒地拿着小笔记本上网的大龄男女青年们:就说我身边一位朋友,年届四十,外形阳光而富有活力,收入丰厚,生活有情趣,怎么看都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可爱中年人,但他就是抱着“只恋爱不结婚”的心态,独自过活,引无数淑女辣妹叹息伤怀。

  很多人的生活中不再有结婚这件事,这是否一个聪明的选择,真的是见仁见智。结婚当然有许多的好处,也是一个人拥有成熟的社会关系的重要参考值。从性格的角度看,结婚让两个各自有性格中的优点和弱点的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更好地协作互补,从共建家庭的过程中锻炼合作精神。佛语说,夫妻是共同修行,个性的修炼也是一个道理。

  你的“不婚”是什么颜色的?

  现代人往往提出结婚有许多的不好:沉闷乏味、自由受限、审美疲劳……有意思的是,最追求快乐和自由,最喜欢变化、折腾和新鲜感的,是红色性格,而从实际我接收到的咨询来看,对婚姻抱怨最多的也是红色。但因为红色怕寂寞,需要陪伴,所以往往是口中的“不婚族”,实际是“恨嫁族”。

  黄色性格的人有足够的理由晚婚。忙于事业,沉迷目标,期望心无旁骛地在职场上搏杀和冲刺,都是黄色晚婚的原因。有的索性就不婚了,所有的满足感和成就感通过事业来获得就足够了。也有黄色女性离婚后不再结婚,带着小孩独自生活。

  当黄色把终身大事当作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来看待时,也可能走向反面,由不婚族变为必婚族——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优秀的人结婚,传承自己的优良基因。一位交友网站的负责人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高端女性会员,有外企中高级职位的好工作,因为没有时间去谈恋爱,30多岁了还没有对象,某天她突然意识到,找终身伴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所以停掉手中的部分工作,专心一意地在交友网上地毯式搜索,按照年龄、收入等硬指标,筛选出一部分她愿意接受的男人,然后通过一封精心设计的自我推荐信,像求职一样“投简历”,通过“面试”,几论筛选,找到几个合适的人进行“试交往”,设置了几道关卡考验,最后命中目标。平时生活中的她,雷厉风行,目标感极强,正是我们性格色彩中的黄色。

  蓝色性格注重规则,一般观念会较为传统。在蓝色人群的心目中,婚姻依旧是普世价值的体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也是蓝色接受的观念。如果蓝色坚定地独身至死,或许只能是对异性和婚姻彻底失望了吧,如《红楼梦》中的惜春,受到亲人反目“抄检大观园”的刺激,对人世间的情感绝望了,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出家为尼。

  我在明年即将出版的《大龄单身女性的性格色彩》中,分析过绿色性格是最容易早婚的性格,同理,绿色是最不可能成为“不婚族”的。亲人的压力、异性的热烈追求,很容易便迫使他们迈进了或许是坟墓或许是天堂的婚姻。因为天性中的随遇而安,绿色结婚结了就结了,很少纠结,这是令红色和蓝色羡慕的。

  红色性格的“不婚”

  上面谈到4种不同性格的人对于“不婚”的态度,下面要重点分析红色性格的“不婚”。红色本质是希望有人来陪的,在初涉爱河的年轻中人,最容易高喊“和你一生一世”,甚至交往不出3个月就上演求婚大戏的人,恰恰也是红色。但红色的矛盾在于,他所希望追求的快乐,不是一个常量,而是一个变量。无论婚或不婚,他永远渴望追求变化的新鲜感和刺激的情感体验,而对于常规模式的婚姻来说,这种刺激是最缺的,远不如单身生活来得丰富。如果要给红色群体一个关于婚姻的定义,说他们“不安于婚”可能是最合适的。曾收到一封来信,咨询者说“乐老师,我和她都是有婚姻的人,因为没有办法从彼此伴侣那得到我们想要的,所以才在一起。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爱我,有没有办法可以测试一下?”提问者是典型的红色,因为不安于婚姻而在婚姻之外寻找更多的情感体验,但红色的缺乏安全感又让他来寻求我的“证言”。自由感和依赖感,是红色心理需求的两极,他们日复一日在两者之间摆,痛并快乐着。而一般意义上说的“因为没玩够而不结婚”的人正是红色,当对自由的追求远大于对找个人依靠的需求时,自我感觉相对良好的红色选择了“不婚”。

  文章开头我提到的40岁不婚男也是红色性格,年轻时他做过很多跨领域的工作:计算机、地产和餐饮。现在于一个风景绝佳的胜地开设客栈,生意兴隆。而他本人常年云游四海,在某个城市动了心,便住下来,短则三五个月,长不过一年半载,便再度起身,向远方进发。

  年轻时,他爱过空姐,爱过富家女,也曾有温柔美貌的女子,让他动了万家的念头,甚至为了对方,彻底收了心,专心事业打拼,但最后情感不了了之。经历太多之后,他对爱情看得很淡,时时以不婚人士自居,四处挥动衣袖,从不带走云彩。

  经常有红色性格的活泼美眉主动发起攻势,希望将这位钻石不婚男的想法改变,但每一次的激烈进攻之后,他都更坚定了不婚的念头,事实上,不婚的身份让他更加容易得到多种多样的情感体验,这,才是本质。

  婚姻是一种无法替代的体验

  对于“不婚族”,我其实没有更多的建议。在过去的时代,更多人是因为家境困难而被剥夺了婚姻的权利,现在,更多人因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放弃了婚姻的义务。正如过去的女性呐喊着要有自己的事业做职业妇女,现在的职业妇女们纷纷憧憬着“等有了钱就不工作了”。现代人的不婚,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日益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但如果你想加入“不婚族”的行列,我想提醒的是,婚姻其实也是一种无法替代的体验。围城之外看到的风景毕竟和城内不同,打开一扇门抑或关上一扇门,是你自己的选择。

  对“不婚”现象,我欢欣鼓舞

  离婚率高,不婚者多,这说明我们的日子过好了,基本的物质生活要求都满足了,自然对感情、婚姻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文/吴迪

  不婚?我没有觉得现在很多人不婚,都是渴婚得要命。你看一下身边40岁的人有几个不婚的?很少。中国大城市只是初婚的年龄在延后,但是结婚率还是很高的。

  但结婚不是每个人此生一定需要做的事。那些自我空间需求特别大的人,比如说有些人不能跟别人共用一个卫生间;那些不肯跟任何人做任何妥协的人,比如说为了吃汉堡包还是吃面条都能跟伴侣吵架的,他们是不是需要婚姻的。这些人就是一座孤岛,他们的性格太强大了,所以一个人过得好。

  先学会恋爱

  大部分人结婚的时候都不会去想婚姻本质是什么,再决定结不结婚。大多数是在20多岁的时候,爱得要死,把结婚看成爱的最高形式,就结婚吧。或者说并不相爱,迫切想通过婚姻改变自己的社会身份和地位,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理由。

  在结婚之前,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恋爱。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不会爱了,很多人都类似马诺那样热爱金钱却蔑视、轻视谈恋爱。你可以说现在的人个性张扬,很开放,恋爱成风,性也很泛滥很随意。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现在的人是很压抑人性的,怎么说“在宝马里哭泣”都是不开心的吧。如果可以换得金钱,情爱和性爱都不需要了,所有在感情和肉体上的快乐我们都不需要了,那么除了金钱欲望之外,把其他的欲望都降低到最低点,这不也是一种极端压抑的生活吗?人可以跟人民币做爱吗?

  爱的欲望是天生的,但是爱的能力是需要学习的,所以才有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大家都习惯用“我爱你”的方式来爱你,恋爱中的困惑就在于你表达爱的方式不是我想要的方式,这就需要学习。

  已婚女人最孤独

  婚姻包括3个要素:性、感情、利益。结婚10年之后,婚姻中还有两个要素存在,这个婚姻就很不错了。如果只有一个的话还可以维持,如果一个都没有就早点离吧,三要素都具备,这种情况,只在婚姻蜜月期见过。

  婚姻是不完美的。你去问一下已婚的人有几个是不孤独的?人生来是孤独,结婚和生小孩都不可能帮助你去掉孤独。到我这里来做心理咨询的人往往是想逃出婚姻的或者婚姻有苦恼的,他们恰恰觉得在婚姻中感觉很孤独。我记得中国和国外都做过生活满意度的调查,调查结果生活满意度最高的是已婚男人,生活满意度最低的是已婚女人。

  作为一个已婚女人,我认同这个调查结果——已婚女人最孤独。我觉得很真实,已婚女人常常承受着职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相对于男人,又比较少勇气实行婚外恋来排遣压力。

  我刚说的3个要素:性、利益、感情,不管贫富,我们结婚以后最先流失掉的是性的乐趣,对性的满意度持续降低,这就是人性,所以婚姻最不能满足的就是性。“婚姻意味着可以随时地免费享受性生活”,现在还有男人是这么认为吗?哪怕一开始抱着天真的想法的男人,一旦踏入婚姻以后他会发现婚姻里“免费的果子”不好吃,没多久就吃腻了。

  老伴等老了再找,50岁的时候找一个中老年人来恋爱。不是时间越长,感情越好。时间也是感情最大的杀手,永远不要忘记男女之情,男女之性,都是有图新鲜的成分在,要不然一些男人抛弃发妻去娶一个新老婆,为什么?喜新厌旧是人的永恒特性。

  不婚者多,说明日子过好了

  现在,在欧洲很多人选择同居不选择婚姻;在日本这么多年来结婚率持续下降,同样的情况也一定会在中国发生。目前,中国大城市的离婚率是35%,我有信心80后的离婚率将突破45%。

  不好意思,作为一个已婚妇女,对离婚率高如此欢欣鼓舞。我有时故意说一下狠话。我是一个诚实的人,不会去讴歌婚姻很完美,婚姻不可能完美,我自己的婚姻也不能用“完美”形容,但是我认可它,认可它所有的缺陷,放大它带给我的所有的好处。

  为什么现在离婚率这么高,晚婚的人这么多,因为你有很多选择。一个女人不结婚也过得挺好的,而在你妈妈那个年代不结婚要受到很大歧视,可能全家人都会嫌弃你,因为你占了一张原本要让出来的床。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其中就有这样的情节。在我们父母辈的年代里,一个男人只要在上海有一个小阁楼,就不愁没姑娘嫁他。现在80后不需要通过婚姻就能获得性生活,不需要通过婚姻就能获得一间房,甚至不需要婚姻你都可以要一个孩子,婚姻给人带来的好处在减少,婚姻还有什么诱惑呢?

  离婚率高,不婚者多,这说明我们的日子过好了,基本的物质生活要求都满足了,自然对感情、婚姻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我们的上辈人来说,恋爱结婚这些事情都是不讲究的。他们要求不高、不挑剔,凑合着就过了一辈子了。现在人对恋爱对象太挑剔,或者期望值太高,因此容易失望。

  不婚的性生活

  一切与责任无关

  以前妇科检查,医生问结婚了没,后来问有男朋友了没,现在直接问有性生活没?

  文/陈非

  为什么结婚?这个问题放到20年前的中国,其真实的原因就是“为了性生活”。如今的中国人,被全球性爱调查为代表的西方“妖魔化”:忽然“平均性伴侣人数超过19人”,忽然“性生活满意度达到69%”,居全球之冠。不管这个数据是真是假,今天来讨论性的问题,至少有了新的语境。

  看即性

  “很高兴见到你。想来个拥抱吗?或者干一票(make out)?”查理•奥康纳在美国的相亲节目《单身汉》上如此自我介绍。在美国人看来,性是释放性的、对外的,他们把高潮let it go(让它走,也有罢休的意思),颇有中国人下火清热的意思。

  与此相对应的是约会(dating)文化,《欲望都市》就是一种极端诠释:4个女人搞得热火朝天,但能留个3集以上的才能算“认真约会”(seriously dating),5集才算“男朋友”(boyfriend)。而比约会更入门的是“看(see)”。英美国家的小女生聊天,最喜欢交流“Are you seeing somebody(你正在看谁)?”但这看着看着,往往也就上了床。颇有点前几年中国流行的“纯聊天”的意思。

  有性生活多好,清热下火,滋阴壮阳。大凡真正拧巴的,女的必是月经不调或更年期,男的多是空床多年或“有心望明月,明月不照沟渠”。道家和古代中医都把“和谐”摆到至高之位,西医则有佛洛伊德理论。美貌如查理兹•塞隆公开承认自己的美容秘方之一就是美好的性生活。意大利街头随处可见男人对着初次见面的女人唱情歌,先不当事人,路人听着都觉得人间有爱。一两个人的性生活,跟《绯闻少女》一样让群众喜闻乐见。

  有女朋友去法国,被素昧平生的法国路人甲连着追了三个路口(听起来略有夸张,但至少是有一个路口的吧),最后两人自然就去“约会”了。中国的现实中愿意为了与女人性交追一条马路的男人屈指可数,大家都上《非诚勿扰》炫富炫语出惊人,就是不愿意像查理那样坦荡荡承认“求性生活”。如果相亲只是为了求富求语出惊人的对象,那只说明,一,大家的性生活都很丰富,或二,大家都不是相亲来的。

  婚姻即不性

  既然结婚都成了与性无关的事务,性生活反而变得简单起来。据说90后现在的见面问候语早已超越“吃了没”成了“干了没”。大家都不用为自己的一时激素水平过高而蛋疼,该打枪就打枪,打一枪换个地方。

  从不孕不育医院的广告,我们才知道,中国该有多少不和谐的婚内性生活。科学调查显示,两个人(无论男女)不论从身体、性情各方面而言多契合,最多8次性关系后就会开始彼此厌倦。从这个角度来看,蜜月后,你就完全不再对枕边人有真正的兴趣了,剩下的摩擦运动无非是有益身体的适当运动。

  假设性爱调查69%满意度成立,无疑婚外的性生活大都是令人满意的,但这需要多少的婚外性生活来拔高整个调查结果呢?还有一个女朋友,标准的知性女,28岁了每次去体检都要不停喝水——因为她还是处女,不能做阴道检查。每次她都在同情与复杂的眼光中剩到最后,等待尿意来临,但越是紧张越是无法等到,最后连医生都因为要去吃午饭而催促她。她只能对天长叹:“我是个处女,这是我的错吗?!”

  这当然是她的错,也不是她的错。身处一个妈妈告诉你“要洁身自爱”而同时其他人都在告诉你“20岁还是处女就是耻辱”的分裂环境,结不结婚已经不是令人焦虑的首要问题了。约会文化在被扭曲成一夜情文化后迅速传播,好像每一个人都必须把与同事、同学、朋友甚至家人的性关系搞得跟《绯闻少女》一样复杂才算有“丰富人生阅历”,让守着最后一片树叶的东方变得突然比西方还西方了。

  生活是姓性的

  你不能指望两个从来性生活的人突然就永远在一起过完之后的性生活——封建社会的婚姻是允许一夫多妻的,而母系社会则是一妻多夫的。买楼都可以转手退货,于是有了试婚,有了试试婚,有了无数次对于“夫妻生活”的试用,只是夫或妻迟迟不来。既然你可以在食品柜前试吃麦片、培根、玉米汤、酸奶还外加一杯咖啡,那你为什么要去买菜回去做饭?好像以前妇科检查,医生问结婚了没,后来问有男朋友了没,现在直接问有性生活没。

  在发源了《爱经》的印度,强奸女游客事件几乎每天都有见报。印度人发生第一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超过22.8岁,对于贫困的男青年,这个数字可能还与世纪初的29岁持平。列侬与洋子高呼的“要做爱,不作战”有了最现实的统计学意义。但好在印度人还能载歌载舞,发泄身体的若干骚动欲望。这到了娱乐项目匮乏的中国,不婚的人们只能用性生活打发时间。

  英国工业革命期间,资本家用性套牢工人,鼓励他们周末在家与妻子“娱乐”,生更多的小孩,有更多的合家团圆人为老板干活。如今英国人对于公共事务表现冷淡,选举辩论的收视率甚至不比深夜教观众如何找G点的节目高。西方大众都情感谈论《绯闻少女》、《女人帮》里的性关系,政客们则穿着性感得体的衣服倾情表演。成功的职场人应该让所有的同事都想搞你却又不得,这条真理也适用于政界。

  也许这也是得与不得之间的一种微妙变化:虽然西方约会文化盛行,但大多数人还是相对老实,尤其婚后,大有见惯弱水三千的架势,看性关系混乱的电视剧只为从中得到生活中没有的快感,所以他们看老虎与特里的性丑闻又羡慕又不齿:中国人则怎么都拍不好性话题,不知道是文艺界太开放还是性话题在这儿根本不是个话题,但我们有老板公开的新二奶、天上人间的面试现场、离奇的社会新闻版,他们都已经是太好的社会性生活,为普通人的性幻想增添无数抖包袱的猛料。

  也许生活就是个已婚的老男人,每晚关灯,看到隔壁邻居偷情,想到此刻还有无数与“责任”无关的美好的性生活,着实欣慰。

  (摘自《新周刊》)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彦宇】
    ----- 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