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中华文摘》文章:国外如何消解底层怨气

2010年11月17日 14: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文/刘汉

  印度:民主体制成为减压阀

  不可否认,印度民主政治在解决穷人的实际生活问题时并不是很有成效。人们往往发现,选举、抗议、流行活动结束后,他们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生活没有发生变化。这样的选举常使人想到印度的“霍利节”(又叫“泼红节”,在这一天,人们不分出身,不分穷富,可随意向他人涂抹、投掷颜料。节日一过,生活又恢复原样),但社会设计这样一个节日是有其功能的: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提供一个短暂的平等宣泄机会,缓解了社会压力。同样,不能因为民主政治制度没有解决印度的贫穷问题而否认其作用。民主制度提供了一种警示机制,时刻提醒社会,不能沿着忽视社会底层的方向走得太远。这种体制还起着社会减压阀的作用,乡村机构的选举活动常常给底层的人们带来宣泄被压抑情绪的机会,把他们吸引到政治赛场来,在他们的不满情绪还没有积累成大“雪球”之前,就宣泄掉了。

  美国:提供完备的生活保证

  一项名为《焦躁不安的美国劳工》的研究报告,列出了三分之一的美国劳工几个方面的生存状况:三分之一入不敷出;三分之一没有工作感;三分之一的信用卡债务金额超过他们退休基金中的储蓄。由于社会制度和保障机制的不同,美国的底层公众却有着不太一样的生活状态。

  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可向政府申请救济,二是依靠社会救助。在美国的穷人中,假如你连起码的住所也没有的话,可以去各类社会救助站,在这里基本可以免费居住两年,每月只需要交纳6美元的饭钱。

  日本:农民成为中间阶级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周维宏教授介绍,日本社会有其独特的方法加速社会底层的消解。

  首先,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1947年日本通过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消灭了佃农。同年又制定农业协同组合法,由农民自己组织起来垄断了农村的商业和金融业。1961年又制定了农业基本法,规定政府有义务使农民的收入和社会其他职业保持同等水平。70年代农民的子弟大量进入城市就业,1972年农民家庭收入开始超过城市工薪家庭平均水平,农民成了真正的中间阶级。

  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限制资本本身的报酬,不断增加人力资本的报酬。1960年日本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10年之内把国内总产值增加一倍,并改善工人收入。加上曾长期实行的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工资制度,使得同代人的工资收入大致相近。

  第三,加强政府的收入调控和平衡社会福利能力。由于日本自1955年后建立了长期稳定的55年政治体制,而这个体制的最大特征就是“一个半政党”,其中的“半个党”即社会党作为社会民主主义的政党,很好地发挥了社会制衡作用,推动制定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调节法律制度。

  (摘自《中国青年》)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彦宇】
    ----- 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