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深入巴基斯坦反恐前线:这里简直就是巴格达(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记者深入巴基斯坦反恐前线:这里简直就是巴格达(2)
2009年03月18日 13:36 来源:《环球》杂志   【字体:↑大 ↓小

  形势依然严峻

  结束对巴焦尔的采访之后,记者乘直升机飞往巴焦尔以南的穆赫曼德地区。

  在穆赫曼德地区边防武警总部大院里,安全人员向记者展示了缴获的大量武器以及一些通讯工具,其中不乏迫击炮、肩扛式火箭筒、机枪等重武器。

  在展示缴获的武器旁边,还有一个被抓捕的武装分子。这个留着大胡子的武装分子身着大袍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蓝白相间的围巾,坐在椅子上。他的左手被铁链锁住,铁链的另一端由一名安全人员紧紧攥着。

  记者很快围上去向他提问。这个名叫伊姆兰的武装分子用当地话说了一段之后,安全人员用英语翻译说,他对过去参加非法武装表示后悔,说过去干的事是错误的。其实他本人也会说英语。当记者问他对自己目前的处境如何看,等待他的将是什么,他是否策划过自杀式袭击,在哪儿受的训练,在哪儿学的英语时,他都支支吾吾不作正面回答。安全人员代他回答说,等待他的将是法院的审判。也有西方记者提出用铁链锁住他是否违反《日内瓦公约》等问题。不久,安全人员把伊姆兰带离了现场。

  在穆赫曼德陪同记者参观的乌拉赫上校说,安全部队和武装分子在该地区仍处于交战状态,不过记者在这里停留的4个小时里并没有听到枪炮声。

  乌拉赫随后带记者到约30公里以外的前线参观。从这里的山顶就可以看到阿富汗。为确保记者安全,沿途都有安全人员持枪警戒,开道和殿后的安全人员车上都架着机枪和火箭筒。到了前线,约一个排的武警十分熟练地四处散开,始终保持高度警觉。

  乌拉赫表示,只要武装分子不放下武器,他们的军事行动就将继续下去。遇到武装分子,部队不需要事先请示,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完全彻底地消灭武装分子。目前,武装分子已经被赶出穆赫曼德地区。他们已经逃走了,也许他们已逃往阿富汗。

  2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批准向阿富汗新增1.7万美军。他们将在阿富汗8月20日大选之前到位,届时驻巴美军总数将达5.5万人。2月11日,美国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问题特使访巴期间也乘直升机到访穆赫曼德。因此,外界猜测,美军是否会借道巴部落地区进入阿富汗。

  全面和平并非易事

  巴焦尔和穆赫曼德东边紧邻西北边境省马拉根德区。在记者参访巴焦尔和穆赫曼德前,西北边境省官员同被取缔的“执行先知穆罕默德法典运动”组织的负责人苏菲·穆罕默德2月16日达成协议,即一旦斯瓦特地区恢复和平,将在该地区所属的马拉根德区实行伊斯兰法律。穆罕默德是在斯瓦特地区同巴安全人员交战的塔利班武装分子头目法兹卢拉赫的岳父,据信有能力说服其女婿领导的塔利班武装分子放下武器,停止同政府的对抗,以恢复斯瓦特地区的和平。2月21日,西北边境省马拉根德区一名高级官员宣布,政府将在马拉根德区的斯瓦特山谷地区实行“完全停火”。塔利班武装24日也宣布在该地区实行无限期停火。

  斯瓦特和平协议给日益恶化的巴基斯坦安全形势的改善带来一线希望,受到当地民众的普遍欢迎,但也引起美国方面的担忧,美方称此举会给藏匿在巴境内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武装分子提供新的避风港。

  “9·11”事件后,巴基斯坦政府加入美国主导的国际反恐行动,并调派安全部队赴西北地区打击非法武装。巴政府此举引发部分民众的不满,一些宗教极端势力则策划和实施了一系列针对巴军政部门目标的暴力袭击。

  在2005年和2006年,巴政府就在南瓦济里斯坦和北瓦济里斯坦这两个部落地区同当地武装分子签署和平协议。根据协议,巴安全部队应撤除在当地设置的检查站,向武装人员交还武器;部落武装则必须协助安全部队驱逐外国武装人员、阻止武装人员进入阿富汗,并保证不攻击安全部队。

  但是,这些协议仅给该部落地区带来短暂的平静。由于美军继续越境袭击据信是武装分子的藏身地,加上巴国内政局动荡不定,协议最后变成了一纸空文。2007年7月10日凌晨,巴军方对位于首都伊斯兰堡的“红色清真寺”发起进攻,招致反政府武装的全面报复,巴安全形势自此每况愈下,全国平均不到一星期就发生一起自杀式袭击,甚至高于处于战争状态的邻国阿富汗。

  现在,经过一年多的军事对抗,巴政府和武装分子开始展开不同形式的谈判。和平已成为巴基斯坦广大民众的心声。但是,在巴基斯坦周边反恐环境不出现重大变化的前提下,实现持久和平恐怕只能是一种奢望。(李敬臣)

  环球杂志稿件,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编辑:陈晓晓
    ----- 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