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摘》文章:怎样欣赏古典音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中华文摘》文章:怎样欣赏古典音乐
2009年09月23日 17: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文/艾乐

  很多人认为古典音乐属于高雅艺术,比较难听懂。有些人尝试去了解作品的内容,可一到实际中就用不上。我从事音乐工作很多年,当年在音乐学院上学时,即使学了音乐理论、作曲、音乐欣赏等基础学科,也是没有真正听懂古典音乐。现在看来知识代替不了审美,音乐欣赏是比较感性的,就应该以感性的形式去了解。实际上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解决欣赏的问题。下面介绍欣赏古典音乐的几个过程:

  1. 分辨演奏乐器。

  对于交响乐队的几十件乐器,必须有明确的分辨能力。否则,乐队演奏起来很多乐器交织在一起,听起来就会十分混乱。而且,由于乐器本身的音色特点,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会根据音乐的需要选择乐器,所以,分清乐器就可以大致了解音乐的基本内容。这样的乐曲有很多,如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南》等等,乐曲详细介绍了每件乐器的音色特点和所描写的内容。这种分辨乐器的练习要进行很多次,直至即使在很多乐器演奏的情况下也能分清某一件乐器,这是需要大量视听作品的。

  2. 了解乐曲的音乐表现内容。

  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是有一定的创作思路的,有些作品会具有明确的情节发展过程。这项练习个人是很难进行学习的,必须有优秀的教师来讲解。教师的讲解就像是一个翻译,将音乐中表现的内容,一边对比乐器、对比乐句,一边讲解。这种方式可以最快地实现欣赏音乐的目的。这类的作品有: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斯梅塔娜的《伏尔塔瓦河》、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等作品。

  3. 分辨演奏者个人的演奏水平。

  通过对音色、技术、音乐表现等方面的对比,听辨演奏者的个人演奏能力。由于演奏者的个人性格和审美因素,使其在演奏中会带有一定的个人特性,比如:男性的坚定,女性的柔和,快速乐句的清晰,慢板速度的稳定等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辨,不仅可以准确判断演奏者的性别、性格,甚至为人习惯等特点也可了解;还可以根据高音音色的松、紧,整体音色的统一,音乐表现的方式,技术能力等对演奏者的水平进行鉴定。通过鉴定可以有选择地欣赏演奏水平较高的乐曲。

  4. 分辨指挥的风格特点。

  这一点同分辨演奏者个人的演奏水平的方法相似,有些像足球运动员和足球教练的差别。指挥就像是足球教练,优秀的指挥可以较好地控制和统一乐队的整体风格,使全体演奏员可以演奏出和谐的效果。当然,指挥的个人特点和缺陷也会在音乐中有所表现。性格随和的指挥在乐曲处理时经常出现旋律不够清晰的现象;性格坚定的指挥对柔美的处理就容易不到位,还有指挥个人的处理思路和风格等。一般这种分辨是需要通过听辨同一乐曲的不同指挥、乐队、版本来比较和分辨的。

  5. 分辨乐队的风格特点。

  每个乐队有每个乐队的特点,这一点就像各国的足球队一样,认识较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水土、一个民族的风俗、一个城市的节奏、一个地域的差别等都会影响演奏者的审美和音乐表现方式,另外,还有指挥的因素。世界著名的大乐团一般都会较长期聘任首席指挥,乐队和指挥较长期的合作可以使指挥和乐队的风格更统一。恰恰是因为这些原因,使每一个乐队都具有不同的演奏特点和风格,具体的欣赏办法就是对比各乐团对于相同乐曲的理解和处理方式。

  6. 分辨音响器材的优缺点。

  对于音乐发烧友来讲,大多数的发烧友是烧器材的。他们大多不是关注以上介绍的音乐欣赏方式,而是通过一些乐曲来测试和欣赏音响器材。实际的欣赏方式和欣赏音乐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就是通过听辨和对比,来判断器材的优缺点。比如:功放的音色特点和能力,单元的高低音平衡能力、高低音的音色特点,单元的总体性能和侧重,CD机的特点,各种连线的特点等等。通过对比选择较满意的配置组合,再通过专用的试音碟和一些公认的可以用来试音的乐曲来欣赏器材的效果。比如,通过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的礼炮来测试音响的低音和震撼,用弦乐来测试高音等等。

  7. 最简单实际的办法。

  还有一种最简单实际的欣赏办法就是听旋律,听乐曲是否好听、是否熟悉。可以选择一些如:约翰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等著名而又通俗的作品来常听,听熟了就喜欢了。这是最简单的办法。

  实际上,音乐欣赏并不是非要通过对比来欣赏的,这同一个人自我的状态有关。对于性格偏差较大的人来说不对比就很难听准确;可对于心态平和的人来说,不用对比也能听准确,这关系到一个人的修养问题。

  无论做什么,平心静气都是一种境界。

  (摘自《中国音乐网》)

    ----- 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