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摘》文章:“书”途同归——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中华文摘》文章:“书”途同归
2009年10月19日 15: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文/陈培婵 罗影 张军

  书对一个人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在《励学篇》中,宋真宗赵恒讲了个明白:“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至今,宋真宗作古已近千年。但是,颜如玉的诗句始终深植在中国人的心中。

  千年灰飞云散,书与人从未疏远。只是,学者与企业家,男人与女人,60后与80后……读书之路竟是如此的不同。

  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说自己每天读报是必需的,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经济金融专业书、文史哲等;

  家族企业家郭凡生则偏爱小说与诗词歌赋,认真研读经济学、法律这样的基础学科;

  处于咨询领域的袁岳自有另一番不同,相比单一领域的枯燥,他更喜欢读多种书、做多样尝试;

  喜爱开博客、穿名牌、品美食、听流行歌曲的投行老总王冉却笃信一手素材的力量;

  出身名门的性情女人洪晃更佩服西方的历史小说作家,酷爱罗素的散文。

  ……

  原本,我们是想通过企业家不同的读书经历,从中找出差异,谁知最终,我们得到的答案却趋于统一。

  在面对“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这个问题时,企业家们大多哈哈一笑——一本书就能影响一生,那也就不用去读别的书了。

  此外,几位企业家都强调,读书首先应该是去功利化的享受过程。如果读书的过程不能让自己享受,毋宁不去读。

  并且,多数接受采访的企业家并不认为企业家应该多读经管方面的书,因为,那样的经验总结并不实用,或许还有骗人把戏的嫌疑。

  不同的人读不同的书,得出的体验大致相同——尽管几位企业家并不认同这一点,而是认为收获会因人而异。但我们在采访中发现,“书”途有异,“书”途同归。

  唐双宁 越读书越觉无知

  口述/唐双宁(光大银行董事长)

  我的本职工作与“铜臭”为伍,与“孔方兄”长伴,读书很有限。但可以自慰的是,从小学到现在,四十八九年时间,我没有停止过读书。

  个人体会,我读书至今基本经历了三个过程:被动需要的过程——工作需要、产生兴趣的过程——逐渐喜爱、主动需要的过程——无书不能生活。如实地讲,这三个阶段目前在我身上还有交替,但基本上已经过渡到第二、第三个过程。总结起来,我读的书总体上有五大类。

  一是每天必读报、必听电台的新闻广播。最早是“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后来转为“新闻联播”,现在则偏重晚间新闻及网络新闻。这个习惯我几十年从未中断,偶尔间断第二天也要补上,否则就有“丢东西”的感觉,非得找回来不可。之所以把这一点放在首位,一是时间久频率高,二是我确实是以一种等同于读书摄取知识营养的心态在做这件事。

  第二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以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方面著述。对于这些著作,我并不是为了看才去看,所以,具体阅读数量没有专门统计,只是大概记得《资本论》通读过两遍,《矛盾论》读过数遍,其他著作会时常翻阅。

  第三则是与我的工作有关的专业方面的书籍,如经济金融等专业书籍,包括亚当•斯密、庞巴维克、凯恩斯、弗里德曼等名家名作。

  四是文史哲。我在文学方面,涉猎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如中国的古今名著、诗词曲赋,以及这些年的“陕军东征”、唐浩明、二月河系列等等;外国作家包括莎士比亚、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歌德、司汤达、大小仲马、泰戈尔等等。在历史方面,则主要包括二十八史(清前的二十四史加清史、北洋史、民国史、中共党史)、世界史、中外哲学史、中外文学史、历史人物传记等等。思想哲学方面包括卢梭、培根、黑格尔、康德、尼采、萨特、普列汉诺夫、克鲁泡特金、奈斯比特、托夫勒等等。但老实说,这些人的书大多是过去读的。

  最后,我还会浏览一些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杂书和文章。

  坦白地说,没有书我不能生存。苏东坡讲,“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对我而言,此“竹”应当作“书”解。

  虽然也算看过一些书,但我在读书方面也有不足,那就是我看过的书中,社会科学多,自然科学少;中国书多,外国书少;过去的书多,当代的书少。

  在这一点上,有一句话我的体会最深:“已知的半径越长,未知的圆周越大”,越读书越感觉自己无知。

  因为很多书对我影响都很大,所以我很难回答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三本书。如果一定要说,我只能硬着头皮按时间顺序列出《道德经》、《忏悔录》和《矛盾论》三本。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是讲辩证法,讲道法自然,物极必反,告诉人们无为无不为;卢梭的《忏悔录》在我看来其可贵之处在于教人真诚;毛泽东的《矛盾论》则把辩证法讲活了,在指导工作,处理矛盾时,受益无穷。

  我认为除基础理论与专业书外,一个人应当多读点文史哲。文学即是人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反映的是人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是对社会真实的全面描述;哲学则可以让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读书为什么?我体会读书要处理好六个关系,这样不但对读书大有裨益,对运用读书学来的知识也颇有帮助。

  一是知与行的关系。我给北大清华讲书法,讲到“书外功夫”,有同学就问我何为“书外功夫”?我的回答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万件事、师万人长、抒万般情、拓万丈胸”。读书解惑要与行结合起来,才能读懂。老实说,为了读党史,几十年来,长征红一、二、四方面军走过的路,我基本都走过;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走过的路,我基本都走过;李白、杜甫、苏东坡走过的路,我基本也都走过。

  二是薄与厚的关系。书要越读越薄,不能越读越厚。复杂话要学会用简单话去说,外国话要学会用中国话去说。把简单问题说简单是初级水平,把复杂问题说复杂是中级水平,把复杂问题说简单是高级水平,把简单问题说复杂则是没有水平。

  三是精与通的关系。精力所限,不能什么书都精读。大量的书是可以通读的,有的书甚至可以看简本,更甚至听讲座、看光盘。但有的书一定要精读,比如哲学。哲学是地基,其他专业书是楼房。当然不能只打地基不盖楼房,但更不能只盖楼房不打地基。

  四是读与思的关系。读书要用心,否则“尽信书不如无书”。钱钟书也说过:“不识字的人受人骗,识字的人受书骗。”所以,读书要思考。比如我对毛主席的认识,过去是盲目崇拜,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还曾有过怀疑动摇。后来我读了大量关于毛主席的书,有正面的,也有不太正面甚至攻击性的。读后我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全面历史地去评价,才理性地认识到毛主席是人不是神,但他不是一般的人,是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诗人、大艺术家。至此,我对毛主席的认识定位在理性崇敬。

  五是学与用的关系。学习是为了应用。读专业书有专业的用途,读文史哲有时对指导工作也有用,甚至更有用。特别是单位、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其主要职责是把握方向、用好人才、处理矛盾,读点文史哲,可以更好地工作。

  六是书与友的关系。读书本身就是交友,还可以净化交友的圈子。正所谓“不用开门,明月自然来做客;无须会友,古人多少是同心”。

  郭凡生 不过瘾就不读

  口述/郭凡生(慧聪集团董事局主席)

  一本书,吸引我入迷,我就读,不能吸引我,就扔掉。对我而言,读书的第一要义是读着过瘾。因为,只有这样读书,我才能记得住、才能消化吸收。

  我最早接触的书是《野火春风斗古城》和《红岩》——那个年代,大家都读这些书。“文革”时期,我则想方设法去找一些世界名著来读。大学毕业,尤其是做企业之后,我确实读了很多书。但是,从始至终我只欣赏两位作者:一位是金庸先生,一位是二月河先生。

  “金庸先生的14部书写得非常好”。听了我这样的描述,一位在中国人民大学读文学研究专业的朋友反驳说:“这种表达不准确。将来,这几部书一定会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有同样的地位。”金庸的作品是否能够达到这么高的艺术水平,尽管现在还很难说,但至今的大量盗版足以说明其价值。

  另外,我对二月河先生的“皇帝三部曲”情有独钟。个人认为,《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可谓传世之作。《乾隆皇帝》则稍微散了一点儿。当然,这并不影响它的价值,文学处理也相当之妙。

  相比之下,我倒觉得一些被热炒的书并不好看。写巴菲特的书翻翻就行了,既不经典也没有太多的享受——那些事儿读了书也不能照做。艾柯卡、德鲁克……很多管理大师的书,即便是回忆或总结,也是发于一时,我觉得读这些还没有读冯仑的书更有意思,还不如去看杜鲁门回忆录、艾森豪威尔回忆录。

  从某种角度说,在被奉为管理大师的彼得•德鲁克面前,我也是管理大师——因为我没有看他的书就把慧聪做出来了。所以,管理是适合于不同的国情、社会和人文条件的东西,约束性很强,其中并没有太多应该死命去学的东西。因此,大师的书我会翻,但不会模仿或者背书中的东西。

  经济学、法律等系统科学则是例外,这些基础理论必须要好好读。上学的时候,萨默尔逊的书我看了很多遍,很多内容都背过。

  我读书速度快,除非遇到特别好的地方,一般不会去仔细地琢磨。但是好书要反复看。这就像是吃涮羊肉,爱吃的人不会吃一次就不再吃了,而是会多吃几次,而且越吃越有味。

  我从没有把书看作是不得不读、用来学习的工具,那样就太枯燥了。我始终觉得读书是一种消遣和娱乐,不享受我就不读。

  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我一向坚持企业家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就好,养成读书的习惯就好。其实,很多企业家没有读过什么书,王永庆、李嘉诚就是如此。但是,即便好读,企业家也千万不能总是读那些管理学、经济学的书。因为企业家不是被书本教育出来的,被书本教育出来的是教授、学者,是职业经理人。企业家读什么书应该由自己说了算。如果读的书相同,企业家不就可以批量生产了吗?

  读书是为了让人与众不同,如果按照同样的规则读书,那读书就变成宗教纲领了。因此,我很少给员工推荐书——他们是80后甚至是90后的人,两代人不可能按照特定的规则去读同样的书。就和我们有的人爱吃甜、有的人爱吃辣一样,如果我给他们推荐,或者让他们之间互相推荐,他们肯定不想看,这样读书就变成了形式主义。

  我个人并不认为与员工分享读书感受会有利于企业文化的统一。一来,企业文化能够统一吗?我打一个问号。二来,我不认为仅仅靠一个老板的努力就能够建立起企业的文化。三来,就算是我给每个人发一本《毛选》,读完之后大家的理解也不会相同。差了二三十岁的人看两类书,是很正常的文化人文现象。相反,看同样的书,才证明这个社会没有进步。

  只要是书中有用的东西我肯定很快就“忘”了,因为我会把它变成一种理解、内化,理解就是忘记,不理解才需要死记硬背。

  袁岳 一年读一百本

  口述/袁岳(零点调查集团董事长)

  读书是我分分钟钟都在做的事情。对于我来说,读书就等于喝水,很难回答哪一杯水喝得最有意思。道理很简单,就像是面对大海,哪一滴海水最美呢?

  我觉得读一本书就和见一个人一样,并不是个个精彩,就像大部分的人都挺平常一样,大部分的书也都挺平常的。

  可能是读书稍多的缘故,我从不觉得哪一本书在我的头脑中占统治地位,哪一本最好或者哪一本书最烂。就拿刚刚看完的《鬼吹灯》来说,我觉得作者很有想象力,而我也学到了关于墓地、风水方面的知识。甚至有时候,在地摊上看到一些法律方面的故事书,好像写得很烂,但是好多农民工都爱看,我也会琢磨。

  从本质上看,读书好比喝茶,如果随时在喝,它们并没有太多的差别。只有偶尔“喝”的人才会把读书故事化或者神圣化。现在,99.9%的人都很少读书,一年读一百本的人百里挑一。所以,大部分人在看过的书中很容易想到其中某一本不错。

  最近我看得比较多的书涉及文化、历史、科幻、外国游记、传记(特别是历史人物传记)、地方志、未来学著作、考古……每一个方面的书对我都能产生影响。

  就我个人而言,我会组织员工,每个季度共同推荐100本书,每种由公司买5本,之后每人“认领”5本书,认真阅读后写读后感群发给其他员工。也就是说,每个人每季度都有5本要读得相对仔细。

  写读后感其实是转化压力的一个方法。当然,我们并不是强制员工都要按时写按时交,而是员工自己承诺。到时间后,人力资源部门会负责监督。如果员工承诺了但不能按时交,员工可以自由决定是否要取消承诺,但绝不会受惩罚。

  这样做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员工扩大见识。除此之外,为了解决眼前问题,我也会让员工读一些书,比如我们前段时间做一个城市管理的项目,公司一下子就买了20多本相关的书,临时抱佛脚。

  话说回来,读书对于我已经是一种习惯。在大学的四年中我读了大概300本,研究生三年中读了200本。到现在为止,正常情况下,我也一直保持这样的读书习惯:两三天一本、一年一百本。看书时,我一般是一目十行,15~20秒读一页。读后大都可以写出书评。我好像也没有什么不熟悉的领域,所以什么方面的书都差不多维持这个阅读速度。

  习惯之后,我在什么样的情境下都可以看书,床上躺着、厕所里、飞机上、咖啡厅、躺在海滩上……随时随地。坐在车里,车开得再快我看书也不会觉得晕。

  出去旅游、游玩的时候我也会带上四五本书,回来的时候就读完了。书就和我在生活中看到的风景、走过的街道差不多,只不过书更加系统、深入。

  其实,我自己每个月只买四五本书。因为知道我爱读书,经常会有人推荐或者寄书给我。出版社寄来的书每个月也能收到二三十本书,其中一半的我都会读。

  送我的书有一种我是不看的——企业家传记。我觉得企业家被美化太多了,即使部分可能是真实的。但是这种阅读的感觉与看历史人物完全不同。

  有时候,一些企业家觉得我说话犀利、有意思,便问我在读什么书。我也会给他们推荐一些。更有意思的是,他们有时候会说:你去读书,然后我们读你就可以了。

  不过,我倒是觉得不是所有做企业的人都要看很多书,因为企业主本身是以行动为主,踏踏实实开好公司就可以了。

  企业家读书,脑筋不死板就好。换句话说,读书不必特别杂,要读得系统。一个企业就类似于江湖上的一个门派,比如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各个派别都有,学会一个方法便可以打天下。这些人读书是为了对实操有帮助。

  如果是大公司的董事长,读书则可以广泛一些,保持视野开阔。只是,这并不等于每个人的世界都是平的。企业获得发展空间恰恰是依赖其独特性,这就决定了每个人读书都可以有自己的趣味选择和爱好取向。

  即便如此,读书也不能被神圣化——不是所有人都能一目十行、都擅长读书,有的人耳朵发达、善于倾听,那就用听的方法,比如去听课;有的人眼睛发达,那就多出去看看,比如去旅游——我称这为“读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部分企业家都不用读书,因为企业家看书很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开阔眼界。

  王冉 变思想不改世界观

  口述/王冉(易凯资本有限公司CEO)

  读书,不是踢完足球之后的冰爽可乐,而是悠闲时刻的一杯奶茶。它应该是人生的一部分,是种让人生更美好、更有质感的东西。读书从来不应该是功利的。如果必须总结出读书对我的意义,那么我只想在阅读的时候有意思就够了。

  前一段时间经常打雷下雨,导致飞机误点。我反而不着急,这正好给了我一个看书的机会。不过,我确实更喜欢在惬意舒适的状态下读书。

  上中学的时候,我的历史很差。当时爱看武侠小说,文学作品。去美国之后看书范围宽泛起来。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在书店站着看了一整天的《时间简史》。

  我是属于文化底蕴不够的人,对晦涩的书很难接受。所以,总结起来,我看的书倒也不杂,多是一些纪实性的、传记性的,多与“江湖”有关。小说一类基本上没时间看。

  这几天,我从网上买了《华尔街日报》记者凯特•凯利(Kate Kelly)写的《贝尔斯登最后72小时》(《StreetFighters: The Last 72 Hours of Bear Stearns, the ToughestFirm on Wall Street》)。《华尔街日报》曾经连续三天在头版刊登凯特•凯利的同题文章。

  书中按照时间逻辑,描述了贝尔斯登倒闭前72小时内的多个时间点,美联储、摩根大通、贝尔斯登分别在做些什么。这本书也可以说是和我的工作相关的。这样的休闲阅读虽然不属于特别硬的,但是读得过瘾。

  这本书我基本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结论:事实上,贝尔斯登的金融风险在72小时前仍然处于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可控范围内。但是,市场信心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短短几十个小时之内会将一个账上有200亿现金的公司变得一无所有。

  书中对于当事人怎么想、几个利益方相互的关系都描述得非常仔细。而我则笃信故事的力量。

  不久前,我在个人博客中写过“关于高盛的七个小故事”,与同事们一起分享《合伙制:高盛是怎样炼成的》(《Partnership:The Making of Goldman Sachs》)一书。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书中的每个故事都会传递一些东西,比如如何对待客户、行业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更好……书中都有故事支撑。

  这本书并不完全是一手材料,但是作者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采访,类似的书对于我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正是我们公司承办的盛大网络控股华友世纪的案子最紧张的时刻,当时,公司经常通宵加班。但是,我还是专门抽出一天晚上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围绕这本书做了一次内部培训。我希望,书中的十几个故事,我的员工每次讲座后能够记住一个或者几个,就足够了。

  高盛是行业内的巨无霸,高盛当年走过的路有一些与我们现在的经历相像。从工作的角度说,与我现在所从事的行业关联性较高的书也是我的阅读领域。

  我之所以爱看传记,是因为这些人不管是辉煌、伟大还是跌到了人生的谷底,他们的经历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他们的感悟和视角,可以让我学到很多。

  我读的传记大部分是关于企业家的,一些政治家或者艺术家的传记稍有涉猎,再有就是一些写类似于香奈儿等品牌的书。当然,有些是因为人有意思去看,有些是因为事儿好看去看。

  我从来不看《基业长青》、《蓝海战略》这类书,因为这些都是事后总结出来的。我的原则是与其看二手的东西不如看一手的,我要看的是处在漩涡中心的人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我认为,不是刻意的总结反而会更容易让人有所感触,维持的也更持久。

  现在所能看到的写中国企业的书,都有一个软肋——二手的资料太多。这是客观条件决定的。国外的环境允许记者用大段的时间专门调查、写书。而且,这样的外国记者大多在行业中浸淫了很长时间,写出来确实很好看。但中国的作者们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对于那种纯粹讲管理的书,我的感觉是:第一,我从来都不认为看那种书有多么时髦;第二,很难说那种书对我会有多大帮助。

  比如,我们最近在做服装行业的项目。首先,我会让同事去买有关H&M成长历史的书。从中,我就可以了解,在哪些关键时刻,哪些关键人物做了哪些事情,使H&M成为全球市值410亿美元的公司——H&M之所以能够鹤立鸡群,肯定有特殊之处。

  我不愿意去看一些管理学家、外部人士说H&M为什么成功,我想看的是H&M内部人的表达,最好是由创始人或者是曾经在公司工作过的人来写。

  书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的思想,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本书真能改变我的世界观。我想,读书应该是一种碰撞,是作者与读者思想的暗合或者挑战,自己什么想法都没有就盲目看书也没太大意义。

  毕竟现在是人在商海,心态不能完全抽离。如果有一场大病或者大的转折,人生视角改变,看书的范围可能会不一样。

  在我的认识中,中国的企业家,老一代看书会比较多,新一代看书会少很多,有些“新”人可能完全不看书。

  这样的情况与企业家做企业的心态有关。如果是创富心态,一定不会有时间多看书;如果是将做企业看成人生一部分,则一定也会把读书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我的看法是,企业家读书要完全视自己喜好,有的人不爱看书,就爱打高尔夫,也不错。

  不过,读书少的状况有可能被技术改变。世界上所有不守时、不靠谱的人正在促成手机阅读的市场。尽管现在的手机阅读主要侧重在新闻上,但我认为,将来的阅读趋势一定是书本与手机捆绑在一起——在手机上直接阅读,而不见得非要像亚马逊的kindle阅读器一样。

  洪晃 无目的读书

  口述/洪晃(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EO)

  有人读书为了跟人交流,有人读书为了提高修养,我读书一般没什么目的,首先是为了享受。

  读书最多的时期是念大学的时候,除了老师留的大量阅读作业,还有自己看着玩的东西。我最喜欢看的是约翰•勒卡雷的小说,这位著名的侦探小说家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讨厌电话,不会打字,用最原始的方式一笔一画写作;他痛恨城市,在一个城市待上三天三夜是他的最大忍耐极限。许多人问到他的小说的真实性,他的答案是:假的,通通是假的。但我觉得他的作品写得很动人,一拿起来就放不下手。现在基本上飞一次欧洲我就可以在飞机上看完一本。

  我很佩服西方的历史小说作家,他们在写作前会做非常严谨的调查,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调研能力也令我佩服。

  此外,我还喜欢看罗素的散文。这些书都是放在家里的床头和沙发旁,没事的时候就泡杯茶,瞎翻翻。我从来不看类似《基业长青》、《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这种经管或励志的书,我觉得这种书有一定的欺骗性,一个人的成功历程是不可复制的。

  我有时候也会专门去读一些关于西方时尚历史的书籍,不能说是认真读,而是有空就翻阅一下,给自己添加点知识,毕竟我是做时尚类刊物的。要说读过遍数最多的一本书,应该算《毛主席语录》了。不过真没什么心得可说。我是在“文革”中长大的,一听到“心得”二字浑身就颤悠,害怕说不好。那时候读了书必须说心得,说不好就“进去”了。当然,这是条件反射,也有人说心得很上瘾的,我知道有企业老板看了书以后就开职工大会给大家讲心得。

  个人背景会影响一个人对书的选择,当然,也会影响大家对“企业家读书”这个话题的回答。我敢保证没有什么董事长、总经理会说《金瓶梅》对他们影响大,然而,我相信他们中有不少人都看过这本书。

  至于改变人生观或价值观的书,我还没有碰到,也不相信它的存在。我觉得被一本书改变人生观的人大概都不大看书,不然怎么被一本书就打倒了。

  我一般从当当网和AMAZON.COM上面买书。也喜欢逛书店,但是一般只逛小书店,比如单向街、东八(注:798艺术区里面的东八时区书店,艺术类图书最多的书店)这样的地方,不喜欢去书城。

  要是给企业家们推荐一本书,我会推荐Fareed Zakaria写的《后美国世界》,这本书说的是:世界正在逐渐脱离美国的经济支配,权力正在转移。Zakaria是一位印度裔美国记者、CNN的主持人。

  面对日益壮大的中国经济,我觉得与其说中国人有美国梦,不如说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家有美国梦。我们的政府希望中国的未来能变得和美国的过去一样强大,我们的企业家希望他们的企业规模也能和美国的企业规模一样庞大。也许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看一下美国人是怎么看后美国世界的布局,历史是否会让中国重复美国壮大的历程?

  (摘自《英才商业杂志》)

    ----- 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