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相交四十多年感受季羡林的学风(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相识相交四十多年感受季羡林的学风(2)
2009年10月21日 13:35 来源:地平线月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故事3

  文革浩劫过后,我从青年变中年,季先生则从老季变季老。

  1994年,年届83的季老应邀到泰国,参加曼谷华侨崇圣大学的揭幕庆典。我那时正好在该校执教,受校方委托参加接待季老一行,有缘与季老在泰国度过了难忘的10天。

  华侨崇圣大学是由泰国著名侨领郑午楼牵头,由华侨华人企业家出资创办的私立大学。之所以起名“崇圣”,用郑午楼的话来解释,“圣”就是中国的孔子,“崇圣”就是尊崇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儒家学说。另外,泰皇普密蓬•阿杜德是当今的“圣上”,作为泰国的华侨华人,就应该尊重王室,对泰国的恩惠有所回馈。

  华侨崇圣大学的揭幕庆典十分隆重,泰皇陛下亲莅参加,还邀请了许多世界名流。季老一行被奉为首席贵宾,他带了秘书李铮和北大历史系年轻教授荣新江。另外还有美国加州大学校长田长霖,香港著名学者饶宗颐,台湾104岁的摄影家郎静山,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香港大学前校长黄丽松,广州中山大学校长曾汉民,校长助理卢长铃,著名教授蔡鸿生,汕头大学校长林维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黄辛白,秘书长高履端等。一时群星璀璨,冠盖云集。

  3月25日,季老应邀在曼谷世界贸易中心作《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演讲,成为庆典的压轴节目。演讲厅里,座无虚席。曼谷侨界的重要人物和硕学大儒都来参加,郑午楼先生也来聆听。

  季老的演讲把世纪文化分为4个体系:中国、印度、阿拉伯文化是东方文化,从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是西方文化。东方的思维方式,东方文化的特点是综合;西方的思维,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分析。用哲学家的语言说,西方是一分为二,东方是合二为一。西方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东方则是“头痛医脚,脚痛医头”,“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说得再抽象一点,东方综合思维的特点是:整体观点,普遍联系;西方的分析模式正相反。在西方文化风靡世界的几百年,在尖刻的分析模式指导之下,西方人贯彻了征服自然的方针。结果怎样呢?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酸雨到处横行,这些灾害如果不能克制,则不到一百年,人类势将无法生存下去。解决的办法就是“天人合一”,同大自然交朋友。季老指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1世纪必将是东方文化的世纪。

  季老的演讲令人发聋振聩,犹如一股春风,吹皱湄南河的春水。以后一段时间,季老演讲一直是曼谷知识界议论的热门话题。

  季老在曼谷只呆了10天,除去一来一往的2天,实际只有8天。就在这短短的8天里,季老却写了七、八篇关于泰国的散文,平均每天一篇。他哪里来的写文章的时间?每天的活动日程都是安排得满满的,早上8点我到宾馆接他,晚上10点送他回去歇息。原来是他习惯凌晨4点起床,然后作文,即使外出,也积习不改。当他回到北京后,曾将这些散文寄来,叫我送去曼谷的中文报上发表。文章抄在稿纸上,是季老亲笔手书,笔划十分工整。我将季老的文章送交报社,样报出来让我大吃一惊,错别字连篇,惨不忍睹。因为泰国军人统治时期禁止中文教育,所以中文人才断绝,中文报社的排版和校对,全靠泰北国民党93师残部办的中文小学培养的学生,中文水平很低。我不忍心将这样的报纸寄给学风认真的季老,况且报社也没发稿费,便将此事瞒了下来,附带在此作一个交代。好在这些文章在国内已经发表,并收入《季羡林散文全集》。

  故事4

  我在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当客座教授的时期,受郑午楼先生委托,替他写一本传记。传记写好后,我请饶宗颐先生为《郑午楼传》的封面题字,饶先生欣然允诺;我请季老写一篇序,季老也爽快答应。非但如此,季老还主动提出帮我再看一遍文稿。我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感动。早年我当学生的时候季老就为我修改过文章,现在我已经是教授,季老依然肯替我再度修改文章。何况他现在名气这么大,工作这么忙,年岁这么高,《郑午楼传》有20多万字,要花费他多少精力和时间。中国有句老话:“一日之师,终生之父。”我从季老身上感受到慈父般的温暖。

  经季老改过的《郑午楼传》交到了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有一处成语用得不够规范,季老已帮我订正。季老说,国外不好买中文工具书,他让他的秘书李铮先生寄了一本《汉语成语词典》到曼谷送给我。

  故事5

  1998年,季老的长篇巨著《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出版了。季老利用他到中山大学参加纪念陈寅恪学术研讨会的机会,带了一本给我。扉页上题曰:赠立生老弟。我当时不在国内,是由别人转交的。接到季老的赠书,我既感激又惭愧。我能作为季老的弟子已是三生有幸,岂有资格和季老称兄道弟?

  我仔细拜读了这部洋洋83万言的学术论著,对季老治学的认真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季老从英、法、德、俄等语言的“糖”字皆源于梵文Sarkra,证明印度最早制造出砂糖,然后传到中国、埃及、西方。后来中国又将砂糖净化为白糖,白糖又转输入印度,所以印度称白糖为“中国的”。季老在长达2年的时间里每天跑一趟图书馆,查阅了他所能找到的所有有关著作,遍阅中外典籍,包括经史子集、农书杂着,野史笔记、敦煌卷子、佛典医书等,多达几十万页。当时计算机尚未普及,查阅数据全靠手抄笔录,头脑记忆。可以相见他倾注了多少心血。他采用胡适提倡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做到“言必有据,无证不信”。追溯砂糖的传播途径,勾勒出文化交流的轨迹。这样的治学方法,饶宗颐称之为“竭泽而渔”。古今中外、古往今来的学者,治学能做到这一步的,恐怕亦是凤毛麟角。

  故事讲到这里,我自己已经激动不已,季老的学风就是这样认真,我只有仰天长叹:呜呼,见贤思齐,何时我也能达到这种境界!(中山大学段立生)

    ----- 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