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摘》文章:60年影像记录:那些和爱有关的回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中华文摘》文章:60年影像记录:那些和爱有关的回忆
2009年12月18日 13: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文/边际

  1949年~2009年,60年光阴伴随着共和国的沧桑巨变。在这60年里,我们的生活由政治主宰,回归到尊重人性;我们的家庭伦理不断被破坏,又不断在重建;我们的爱情曾经苍白、扭曲、迷失,最终又回归到传统的怀抱;我们的婚姻历经种种冲击和诱惑,却在流浪过后渴望“回家”。60年过去,我们试图拾起那些和“爱”有关的回忆,却发现,记忆的碎片在时光荏苒中渐渐模糊。好在,我们还有生活的记录者。那些陪伴几代人成长的影像,足以勾勒出共和国60年的情感画卷。

  50年代:唱响“结婚自由、男女平等”的婚姻变革,“爱情”被提上议事日程,却依然摆脱不了政治的影子。

  《小二黑结婚》 爱情和政治在时代中高度统一

  1950年,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启动了中国婚姻家庭模式的变革。作为宣传婚姻法的作品,《小二黑结婚》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色彩。片中描绘了解放区进步与落后、封建与民主、反动与正义的较量,反而将故事的真正主题——自由恋爱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影片用这种处理方式体现出:婚姻自由的斗争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解放区人民反封建、民主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政治的护翼下,个人的权利意识开始在婚姻关系中觉醒。到1953年,自由婚姻数目的飙升让中国社会在婚姻家庭领域“换了人间”。

  经典台词:老汉!如今是婚姻自主,由不得你了!

  《刘巧儿》 自由恋爱从银幕走向生活

  “刘巧儿”这个名字,能瞬间唤醒人们对于半个世纪前恋爱和婚姻的记忆。“上一次劳模会上我爱上人一个呀,他的名字叫赵振华……”拒绝包办、大胆追求婚姻自主的刘巧儿唱出了人们对新婚姻的向往。“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也成为广大妇女争取婚姻自由的口号。和《小二黑结婚》相比,刘巧儿的形象更富人情味,她一波三折的故事仿佛就真实地发生在身边。1957年,全国包办婚姻的比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0%缩减到10%,刘巧儿就这样从银幕走进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经典台词: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

  《李二嫂改嫁》 寡妇的爱情不再被遗忘

  寡妇曾经命运多舛,没有丈夫,却不能重新拥有婚姻。为了让悲剧不再发生,“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被列入婚姻法总则,影片《李二嫂改嫁》也随之上映。心地善良的寡妇李二嫂,和经常帮助自己的劳动能手张小六产生了感情,却遭到恶婆婆的百般阻挠。最终,爱情的力量战胜了内心的怯弱,李二嫂在斗争中和张小六终成眷属。影片一播出就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片中李二嫂和张小六之间互相试探、欲爱而不敢、最终大胆为自己谋幸福的曲折故事深深感染了女性观众,直接推动了寡妇再婚的热潮。

  经典台词:100条路你走了99条,剩下这一条,你们还不让我走,还逼我!

  《柳堡的故事》 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

  在50年代的爱情电影中,《柳堡的故事》是一朵奇葩。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影的爱情大多是为革命斗争而服务,爱情这个纯粹的主题一度被政治的高度所放逐。好在,1957年,我们等来了《柳堡的故事》。“九九那个艳阳天,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许多人或许已经记不清电影的具体情节了,但这首描写爱情的歌曲却依然在人们脑海中婉转回绕。二妹子和四班长的爱情,既有儿女情长又不失军人的英雄本色。四班长为了革命事业,放下和二妹子的感情,最终在革命中与二妹子重逢的故事,深深地刻画出战争年代军人的使命,以及爱情的执著与美好。爱情被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被大家所接受。可爱情再美好,也仍然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比如保卫祖国。这是影片试图告诉我们的主题。

  经典主题曲:九九那个艳阳天,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

  60年代:婚姻在政治动荡中扭曲、撕裂。政治信仰和阶级立场代替了夫妻情感,一切爱和恨都滑向不可掌控的深渊。但,总有一些朴素的深情是时代无法泯灭的……

  《李双双》 大跃进时代的进步婚姻

  妇女队长李双双爽直,敢与自私现象作斗争;丈夫喜旺胆小怕事,和李双双冲突不断。一对性格迥异的小夫妻,就这样在轰轰烈烈的大跃进生产中较量、磨合,最终迎来了甜蜜的生活。“先结婚后恋爱”,喜旺的这句名言不仅生动地概括了他们的爱情史,也概括了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普遍的婚恋现象。干活利落、做事风风火火、独立泼辣的李双双,也成为那个时代最受青睐的女性形象。

  经典台词:整天围着锅台转,跃进计划咋实现?

  《冰山上的来客》 在政治夹缝中盛开的爱情雪莲

  这是一部惊险的反特影片,但影片最让人难忘的不是紧张刺激的敌我斗争,而是阿米尔和古兰丹姆那纯真又曲折的爱情。当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相认时,杨排长的一句“阿米尔,冲”喊出了人们对爱情的无限向往和永恒追求。影片没有刻意彰显男欢女爱的柔情蜜意,而是将爱情注入像天山泉水一样清澈婉转的歌曲当中,让它随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歌声,在雪山草原之间静静地流淌。也许爱情只是编织政治高度的小花边儿,只是大生产、大跃进的狂热中一段不起眼的小插曲。但是,爱情的质朴和专一可以超越一切政治和斗争,如雪莲般在人们心底盛开。

  经典台词:阿米尔,冲!

  《天云山传奇》 无奈的抉择:划清界线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从反右到“文化大革命”,多少夫妻在政治运动中反目成仇。《天云山传奇》是导演谢晋以“反右”扩大化为题材,将那段历史真实地再现于银幕。宋薇大学毕业后来到天云山考察队,并和政委罗群相爱了。正当她沉浸在爱情的喜悦中时,反右运动开始了,罗群成为了反党分子。是和爱人划清界线,还是相濡以沫?当政治的浪潮迎面而来时,宋薇选择了背叛。她给罗群写了断绝关系的表态信,嫁给了爱慕自己的先进分子——特区党委领导吴遥。这是在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中,一个普通女人最普通的选择。在那个年代,政治身份决定了你的尊严、你的生活、你的幸福,你一切的一切。宋薇的自私,对爱情的背叛,更多的是时代的错,是宏大政治运动中,渺小个人的无奈。全剧最后,宋薇拼了命为罗群平反的举动,是弥补,是愧疚,更是对过往历史的无声抗议。

  经典台词:我当然愿意跟党保持一致,但是我不能向组织撒谎。

  《芙蓉镇》 就算“黑”夫妻,也是夫妻

  这是一群被疯狂的政治运动推着往前走的人,命运的高低,情爱的交错,人性的扭曲,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美丽的芙蓉镇,一场政治风暴让芙蓉仙子胡玉音沦为“黑五类”。在那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日子里,爱情却在羞辱与沉寂中悄悄萌动。忘不了秦癫子带着她扫大街时翩翩起舞,忘不了两人一起捉弄王秋赦后的激情深吻。贴上“两个狗男女,一对黑夫妻”的白对联,他们苦中作乐地成为患难夫妻。或许政治能让人疯狂,能让人失去自由,但,它永远泯灭不了爱的天性。

  经典台词: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

  70年代:当“文革”结束,当知青回城,乱世造就的爱情变得如此脆弱,婚姻剧变的后遗症甚至需要几代人才能逐渐愈合。

  《年轮》 蹉跎岁月里无可奈何的爱情

  60年代到80年代,知青、老三届、北大荒……这些词串起的是一代人的嗟叹。在那些令人心有余悸的岁月里,他们的青春和国家一样,迸发着执著和勇敢,也充斥着混乱和矛盾。当命运变得太沉重,个人就变得太渺小;当秩序被无限扩大,爱情就只能无限缩小。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同甘共苦……这一切都在欲说还休的眼神中滑落,在无可奈何的抉择中轰然坍塌。《年轮》播出后,立即在知青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知青成群结队地前往原先插队的农村或生产建设兵团,“20年后再相会”成了潮流。但,此情难再。就算尘埃落定,有些瞬间却仍然让我们心跳不已,或许是昏暗的屋子里,刘振兴把毛主席像偷偷换成张萌照片的那一刻,或许是王小嵩在冰天雪地里拥抱住郝梅的那一秒。

  经典主题曲:别让我回头望,让我走一趟,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流浪……

  《孽债》 第一代城乡婚姻的无奈结局

  70年代末,大批知青如同汹涌的浪潮一般卷回了城市。他们抛下了青春、梦想,抛下了那片富饶的土地,更抛下了爱情的结晶——自己的亲生骨肉。这些孩子,是那个时代造就的城市和农村结合的产物。当孩子们满怀期待地奔向繁华的大上海,却让他们的父母方寸大乱。“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这首歌曾经伴着5个孩子纯真的眼睛缓缓唱出,感动了一代人。但当这些明亮的眼睛一天天黯然,他们发现,距离和时间是血缘也无法跨越的。他们的父母就算想要弥补,但这之间十几年的岁月,最终把彼此隔在了两边。在亲情面前,谁也不想自私,但谁都想要安宁。他们是一个时代造的孽,而这笔债,由谁来还都不公平。

  经典台词:这个孽,又不是我一个造的。

  80年代:当人性开始解放,当国门逐渐打开,各种婚姻、爱情观随着港台文化的引进激烈碰撞,中国人“从一而终”的婚姻观出现了根本性的动摇。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第一次“露点”敲开无性之窗

  这是一个悲喜两映照的爱情故事。在精神贫困的动荡时代,存妮与小豹子的“畸恋”,不是毁在“道德败坏”上,而是毁在那个情感苍白的年代。“文革”过去,改革的春风吹进了这个角落,“爱情”这个陌生的字眼,终于在荒妹和荣树心里复活。与爱情一同被拾起的,还有人们朦胧的“性”意识。片中那个稍纵即逝的乳房,虽然观众只能恍惚看到馒头大小的一团白色,却也足以让人心思荡漾。“性”的概念在这里开启,直接带动了80年代后期,爱情和性屡次成为影视剧的主角。

  经典主题曲:谁知道角落这个地方,爱情已将它久久遗忘。

  《庐山恋》 轻轻一吻融化中国爱情

  80年代初,“文革”的阴影已经过去,但和爱情有关的情愫仍然被压抑。当压抑满到极限时,便会以最热烈的方式迸发。于是,我们迎来了电影《庐山恋》。张瑜扮演的归国女青年与郭凯敏扮演的男主角间的恋爱既含蓄动人,又热情奔放。尤其是影片中的一个亲吻镜头,现在看来只是蜻蜓点水,但在当时却是石破天惊。《庐山恋》之后,恋人们牵手逛街、模仿男女主角接吻,成了当时爱情最美的潮流。

  经典台词:你真傻,傻得可爱!

  琼瑶剧 不食人间烟火只知谈情说爱

  80年代末,《几度夕阳红》在全国一经播出,顿时开创了一个琼瑶言情时代。从《婉君》到《一帘幽梦》,琼瑶用她诗人般的浪漫触感,充满惊叹号的台词,以及“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唯美剧情,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尽管知道琼瑶式爱情都是雾里看花,但女人们依然执著地在茫茫人海里寻觅那个拥有深邃眼神的知音。如何谈情、如何说爱,甚至如何争吵,都要向琼瑶剧的女主角看齐。琼瑶剧打开了爱情的一扇门,让当时封闭、守旧的男男女女懂得了,爱情不是政治,爱情不是凑合,而是天地初开时那朵盛放的玫瑰;是望穿秋水后,一生一世的轮回……

  经典台词:我的心早已失落,暮色里不知飘向何方,在座诸君有谁能寻觅,觅着了,请妥为收藏!(《几度夕阳红》)

  90年代:出国潮、下海潮对中国婚姻的模式和稳定产生了巨大冲击。在经济大潮的涌动下,传统的婚恋道德观被不断打破,傍大款、包“二奶”、第三者纷纷走上婚姻舞台。

  《渴望》 转型期传统女性的回归

  让刘慧芳穿越到今天,她就是典型的“圣母”。谁都不肯伤害,谁都想体谅;该骂的人她不骂,该离的婚她优柔寡断。于是,左是误会右是冤枉。但在整个90年代,她都是“完美女人”的代名词。“刘慧芳”已经变成一种符号,意味着贤惠、勤劳、宽容、善良、忍让,包含了几乎所有传统完美女性的特点。在社会最激烈的分化时期,她变成了所有阶层的共同偶像和共同期望。当“悠悠岁月”的歌声轻柔响起时,“回家”成为所有人的渴望。改革的潮流试图打破一切传统的婚姻观,当混沌的欲望离真情越来越远时,刘慧芳让浮躁的人们重新审视家庭与责任。

  经典主题曲:好人一生平安。

  《北京人在纽约》 婚姻在出国潮里无助地起伏

  90年代初,出国潮承载的是长期压抑之后难以遏制的兴奋和理想。王启明也是这么兴冲冲地踏上了纽约的土地,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引起的不只是疼痛。在家庭的分解与重组中,在婚外情的发生和发展中,在移民子女的教育及两代人的观念冲突中,一切都朝着不可预期的方向撒丫子狂奔,拦都拦不住。出国潮造就了第一代隔海相望的爱情和婚姻,又有多少人为了一张绿卡假结婚、嫁老外。当感情跟不上环境的变化时,苦苦的等待到最后往往化成泡影。

  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牵手》 谁动了我们的婚姻

  20世纪末,《牵手》赤裸裸、毫无保留地展现出一个中国家庭婚外恋事件,被誉为中国荧屏的《克莱默夫妇》。电视剧改变了以往“第三者=狐狸精”的模式,不再上演西门庆和潘金莲式的偷情戏码。一个不一样的第三者,让人们开始对婚姻有了自省的态度:婚姻不是耗到老就算成仁;婚姻也需要“保鲜”。钟锐对夏小雪说:“你吸引我的是你的热情、自信和清高,而现在你全变了。我们的婚姻已经死了。”略带无情的话语,使中国女人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付出并不等于要把自己变成黄脸婆,婚姻不仅仅需要关注对方,更需要自我成长。

  经典台词:婚姻的致命伤害不是那些大灾大难,而恰恰是那种毫无希望的死寂。

  《姐妹》 爱情在经济浪潮中迷失

  温柔的小荞,爽朗的小麦。两姐妹出身贫穷,却去了最先富起来的沿海城市。小荞为了供妹妹读书,傍了大款,做了“二奶”,生了孩子,当了三陪。在影片结尾,当小荞放弃一切坐上远去的火车时,找不到姐姐的小麦在车站放声大哭……这部剧并没有站在道德的立场对“傍大款”进行批判,也没有讨论“二奶”要的是金钱还是感情。这就是生活,没有对错,只有真实的个人命运在交错呈现。这是在宏大的经济浪潮中,人们迷失的无奈、失落和抉择,夹杂着女人的痛苦和企盼。

  经典台词:记住,他不是你的丈夫。

  21世纪:这是一个“死了都要爱”的年代,又是一个对爱情缺乏信任的时代。家庭暴力、一夜情、婆媳大战、出轨、离婚潮,时刻冲击着人们脆弱的神经。让人欣慰的是,混沌过后,“回家”渐渐成为婚姻坚守的主题。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恐怖的家庭暴力

  进入21世纪,当人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婚姻质量时,“家庭暴力”这个词开始浮出水面。越来越多的女性诉说自己遭遇的暴力对待,并寻求社会和法律的帮助。2001年,反对家庭暴力被纳入了法律的视野。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每当电视里响起“噔、噔、噔”的背景声,梅湘南的恐慌和不安便真实地传达到观众心里,安嘉和的暴力与变态让人触目惊心。这部电视剧从现实层面揭示了家庭暴力的真实存在,让人们触摸到了婚姻的另一种真相。电视剧最后,梅湘南对丈夫奋起反抗,似乎也在告诉人们,对于家庭暴力,除了法律的保护,自我的觉醒意识更为重要。

  经典台词:跟你说过多少次,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随便和别的男人搭腔。

  《手机》 科技时代婚姻遭遇的尴尬

  21世纪什么最贵?不是人才,而是私生活。网络实时通信、强大的人肉搜索、随时视频追踪的3G手机,让你那点可怜的隐私随时可能被“曝光”。作为最私密的生活——婚姻也无法幸免。《手机》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婚姻在科技追踪下的分崩离析。手机让严守一的婚姻生活充满恐惧和焦虑,他偷情的快乐、被妻子揭穿的尴尬、被情人要挟的慌乱,以及最后一个个所爱之人的离去,都由一部小小的手机来传递。最后,严守一扔掉了手机,扔掉了这个让他成为孤家寡人的手雷。不管是手机还是手雷,都仅仅是种象征,象征的是婚姻中的谎言、背弃、侥幸和贪心。正是这些,导致高科技不仅没有拉近婚姻的距离,反而让最亲近的两个人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经典台词:二十多年都睡在一张床上,确实有点儿审美疲劳。

  《新结婚时代》 凤凰男PK孔雀女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间人口流动得越来越频繁。城市里多了很多外来妹、进城打工的农民,以及高考制度恢复后,一大批来到城市上大学、工作、成家的“凤凰男”。当婚姻遭遇城乡差距,是否能如预想中幸福?《新结婚时代》试图描述这条幸福道路的挣扎和坎坷。孔雀女顾小西嫁给凤凰男何建国后,家里成了“何家村驻北京办事处”。原本相亲相爱的夫妻俩,常常为了各自家庭不同的生活、价值观、处事原则等发生争执。无法沟通的城乡鸿沟和由此引发的一次次争吵令双方疲惫不堪。电视剧最后给了我们一个光明的尾巴:何建国和顾小西终于相互理解了,他们的婚姻也获得重生。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不嫁农村男”,而是学会求同存异。

  经典台词:再深的感情,在门不当户不对带来的生活琐屑中,也得给磨没了。

  《奋斗》 80后的闪婚闪离

  向南和杨晓芸的婚姻有着鲜明的80后特色:结婚是一时兴起——电脑星座配对游戏直接拍板;离婚是一时气愤——杨晓芸发现向南给别的女人递浴巾。除了闪婚闪离,《奋斗》中不乏新时代男女爱情的影子:成功的堕胎、不成功的一夜情、半混乱的“同居”。让人心存希望的是,向南和杨晓芸复婚时领悟到,婚姻不仅仅是爱情,而且是责任。这似乎已经预示,80后的爱情和婚姻也将在奋斗中走向成熟。

  经典台词:杨晓芸:呸!离婚!马上离婚!不离我现在就踩死你!向南:呸!没门儿!

  在60年的情感进程中,婚姻扭曲过,爱情迷失过。但无论在哪个年代,无论如何颠覆,温暖忠贞的爱从来没有真正消失过。我们不是因为想要打破爱,才去变化;恰恰是因为我们想要更好地爱,才去探寻各种可能,尽管这些可能存在着风险。在2007年,电视剧《金婚》受到社会热捧,似乎给婚姻的走向定下了基调——回归家庭、回归本真的爱。正如它的片尾曲里所唱的:

  “这一生我和你说过爱,从年轻一直到老;哪怕风雨吹皱了眼角,也不让爱情哭了。曾经相约到永远,终点有谁知道;红颜已褪白发飘,这一生还是你最好。”

  还好,我们在60年的刻度上找到了爱情最好的可能。

  (摘自《婚姻与家庭》)

    ----- 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