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举止不当闹误会 葡萄牙一中餐馆内部陷矛盾(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行为举止不当闹误会 葡萄牙一中餐馆内部陷矛盾(2)
2010年03月03日 14: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马福如此不给自己面子,不识时务,很让马志及其同伙恼怒。于是,他们就绞尽脑汁的做“小鞋”给马福穿,更让马福难以容忍的是,客人一多,出菜稍有不及时,马志及其同伙,便把责任推到马福的身上。

  在老板的眼里,浑身带刺的马福使他浑身不舒服。三厨马福是个备料工,他原本也是在里斯本西北部的,某个中餐馆的厨房做工,因为经济危机,他们的那个中餐馆也只是勉强度日。

  在厨房里,铁板、油锅、备料、洗碗,总共才五个人,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开销,老板就辞掉了原来的洗碗工,余下的工作,由做备料的马福为职。就这样,马福就一边备料一边刷盘子。

  生意清淡的时候,他还能勉强地应付下来,可也是忙碌得像只交速旋转的陀螺,可是周末客人一增多,马福就开始手忙脚乱,甚至顾此失彼。

  在和马志共事的厨房里,中餐馆在春节后的中国情人节这天,本来清淡的生意突然火爆起来,由于盘子撤得快,积压得愈来愈多,出菜也开始缓慢甚至迟滞起来。情急之下,马福只好放下手中的备料工作,而去刷盘子。

  十几分钟的时间,马福还没把里面积压的盘子搞定,而外面的菜,却让客人们蚕食得所剩无几,有的客人在焦灼等待的同时,开始埋怨,甚至质问跑堂老板娘。老板出来一看,堆起来的笑容顿时僵住了,被红火的生意烤红的脸,也立刻阴暗下来!老板大动肝火,也不问青红皂白,当众把马福斥责了一通,最让他愤懑的是,老板看着马福满头的汗水与满脸的委屈,竟然告诉他,别把自己太当人看!

  内心的痛苦和愤怒,在老乡面前化作了屈辱的泪水。在极端无奈的情况下,马福只好步原油锅工马庆的后尘,马福辞职后,老板又是如法炮制,马福的工作,依旧由马志及其同伙共同承担。

  元老跑堂“被卸磨杀驴”

  中餐馆的生意,随着日子的拉长,是越来越清淡。客人少的时候,马志等人还可以勉强应付,客人偶尔一多,他们难免手忙脚乱。

  油锅,备料,备料,油锅,两点一线的节奏,把他们搞得像疯转的陀螺,很是晕头转向。

  特别是周末,常常中午忙完还不能下班,要留下继续备料以应付晚上。这样一天十三、十四个小时的连轴转,日子一长,再强壮的汉子,也会趴下。

  马志的老乡们私下里开始埋怨起马志,毕竟加量不加价,多干不多挣,还要累得腰酸背疼腿抽筋,悔不该当初听从马志的安排,帮他挤走马福和马庆,所以同盟战线开始离心离德,即使下班后,马志吩咐他们留下备料,他们也是阳奉阴违。这倒是应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话 “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由于人手不够,趁休息备料时,又有人开小差,所以备的料常常不能后继,造成客人等待埋怨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老板指责马志办事不力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终于有一天晚上,又有人以谈工作的名义,走进了老板的办公室,第二天早晨刚上班,老板便领着新的油锅工,和备料的二厨马喜走进来,以马志做事怠慢、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影响工作为由,把他炒掉了。

  马志可能没想到会有这一天,当时就呆住了,等缓过神来之后就立即回宿舍收拾行装离去了。

  记者点评:自从四年前,葡国政府对华人采取“东方行动”之后,在葡国政府一直有部分右翼政党,在分化、打击、削弱华人经济,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中餐馆的青年人增加了,他们被称为“80后”,即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一群,这是一个好现象,但这一群青年厨工中,大部分人热情有余,经验不足,容易被人利用,有可能闹出这类“深层次的矛盾”。

  俗语说:走出家门便是老乡,踏出国门就是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更应当使我们彼此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团结协作,共同创业,而不应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相互倾轧排挤。自私的心是把双刃剑,常常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同心同德,让各方可以互相合作,和平协商去解决厨工们之间的矛盾。

  矛盾永远有,但要互相协商、理解,这样才能保证长期的稳定与和谐,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 (冉飞)

    ----- 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