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摘》文章:大公司迷失的根本原因——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中华文摘》文章:大公司迷失的根本原因
2010年05月14日 13: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文/许宏

  “对中国来说,区分好的和坏的资本主义非常重要。”80岁的威廉•霍博对《Vista看天下》记者说。

  他和83岁的哥哥肯尼斯•霍博最近成为商业界和管理学界关注的焦点。

  这一切都因为他们在2007年出版的一本书:《清教徒的恩赐:美国梦的得胜、坍塌和复兴》。这本书出版之后就被英国《金融时报》评选为2007年十佳商业书籍之一。

  2009年再版时,书名改成了《清教徒的恩赐:在全球财经大混乱中重回美国梦》。

  毫无疑问,这本书因为金融危机受到了更大的关注。大名鼎鼎的英国管理学家查尔斯•汉迪在美国《战略+商业》杂志上撰文,将其推荐为2009年最佳领导力书籍。汉迪说,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2个月无疑是一个亟须领导力的时刻,而霍博兄弟的书是帮助人们重新认清商业世界真正方向的最好提醒。

  到了2010年1月,《哈佛商业评论》资深编辑撒拉•科里夫在她所在的杂志上指出,“这本关于美国管理文化的书读来让人吃惊……我从来没有读过一本讲商业的书像这本一样容纳了那么多信息、历史和洞见”。

  哥哥肯尼斯曾经是宝洁公司的部门经理,做了几十年商业管理和研究咨询工作。弟弟威廉是投资银行家,当选过欧洲议会议员。但这本书的洞见并不只是来自于兄弟两个的经历和阅历,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今日商业和公司界的混乱寻找着终极答案。

  现在他们更加忙碌,时常更新自己的博客,接受邀请做演讲和访谈,给读者回信。

  到了2010年二、三月间,弟弟威廉几乎每天都在更新博客。其中他分析的一个事件是,丰田汽车公司CEO丰田章男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承认,丰田“在迅速成长中失去了方向”。

  威廉说,这样的道歉是预料之中的事,因为日本的企业界早已迷失了方向,失去了美国占领时期(1945~1952)移植过来的企业制度和工作价值观。

  “那是好的资本主义。”威廉说。

  至于坏的资本主义,弟兄两个认为是美国商学院在二战之后教的内容,尤其是1970年代之后,“金融工程”成为显学,利润和财务表现成为压倒一切的目标。

  意料之中的危机

  在三年前书第一次出版时,威廉和他的哥哥肯尼斯就专门表达过对丰田的忧虑。他们认为,跟索尼、日立、三菱、松下这些曾经以质量著称的日本品牌一样,丰田在失去对质量的重视。威廉指出,这样的变化也并非是到了2006年他们完成那本书的写作时才出现的。

  以研究丰田“精益生产方式”闻名的詹姆斯•沃马克将2002年确定为直接导致丰田生产大量问题汽车的开始。因为在那一年,丰田设立了具体的扩张计划,要把丰田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从11%增长到15%。

  沃马克认为,这个计划“就是受自我膨胀的驱使”,15%这个目标“对任何消费者都毫无意义”。

  相比之下,威廉•霍博则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他说,事实上早在1993年,美国汽车分析家马利安•凯勒就曾经在一本书中提醒丰田要注意自己的问题。

  马利安•凯勒把病因归结于丰田取消了一贯重要的“中间经理”这个阶层,而同时丰田总部加强了对整个公司组织的直接控制。一个自下而上的众人参与式的管理被自上而下的精英式管理取代,扩张的速度和规模上去了,对细节和质量的注意下来了。

  和管理学界的同行相比,霍博兄弟的评论并没有至此为止。丰田只是一个事例,他们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预见,不仅仅是基于他们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他们的目光所及要深远得多。

  表面看,《清教徒的恩赐》这样的书名似乎很难跟丰田汽车危机、美国梦的实现和破碎、商业管理文化的好坏、全球经金融危机这些全都联系起来。

  然而,如果有机会停下来仔细看看书中都说了些什么,或者进一步跟作者进行交流,就可能体会到这本书不仅跟以上这些现象有关,还跟我们所在的这个全球化世界的很多方面都有关系。当然也许更重要的是,跟我们自己的生活有关。

  在众多信息、历史和观念当中,霍博兄弟探讨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究竟是哪些因素造就了有利于持续健康生长的工作环境?也就是人们为什么工作,如何工作。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因为没有这样的环境,就没有健康成长的公司,即使如丰田般煊赫一时,最终还是会衰落。

  为此,作者进行了一番跨越几百年的探索。他们得出的一个主要结论是:在当今世界中,那些最有利于工作环境持续健康生长的因素,来自于一种与众不同的信仰及其生活方式,通过400多年前从欧洲特别是英国迁居北美的移民传向世界。

  这群人被称为“清教徒”,意思是清除一切人为的观念,成为纯粹信奉他们所信仰的上帝旨意的人,他们相信上帝掌管一切,而《圣经》是上帝启示给人的话语,是生活中一切原则的准绳。

  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因为不同意当时英国以及整个欧洲的信仰状况,这群人开始大规模地移民到大西洋对面的北美,希望在那里建立符合上帝心意的家园。

  霍博兄弟认为,他们在北美的创业经历基本确立了现代自由商业社会的根基。从他们那里传承下来的信仰和生活方式跟世界上其他地区和团体的都很不相同。

  他们虽然人数并不众多,但结出的果实却是泽被深远,无论是教育体制(他们建立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常青藤大学)还是组织管理模式(长老会、共和制、议会、董事会)。

  从这个角度,霍博兄弟所关注的已经很像历史学家甚至神学家研究的范围了,这很可能是让一般商业图书的读者感到惊讶或是不适应的地方。然而,霍博兄弟呈现给读者的却不只是这些。

  为什么要工作?

  两位80多岁的老人通过个人经历证明,那些有利于工作环境持续健康成长的营养来自于历史和信仰的传承。因此,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可能是这本书最好看的地方。

  肯尼斯和威廉的父亲是个化学家。在他们年轻的时候,父亲的一位同事认为在英国管理最好的制造业公司是宝洁的一家分支机构。他建议学习工程的肯尼斯去那里工作。肯尼斯去了宝洁之后,他被那里的文化所吸引,跟他之前实习过的两家英国公司很不一样,公司结构复杂、细致却很有效率。

  肯尼斯在80岁完成的书从那时就开始酝酿了。他想搞清楚这一切是怎么回事。

  之后,肯尼斯在工作上的经历算得上是一场绵延几十年的世界职场之旅。他后来去了爱尔兰工作,见证了爱尔兰经济如何开始起飞。

  他又去了欧洲大陆工作,看到了欧洲是如何在二战后重建的。他去美国工作时,正值美国公司的黄金时期。他也去了日本工作,目睹了日本怎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漫长的工作中,肯尼斯将自己的体会一点点写出来,有时发在报纸上,有时在学术刊物上。后来,他打算把这些整理起来做集中的反思。但因为身体健康问题,他无法完成这样的系统工程。

  幸运的是,弟弟威廉的加入使得这一切得以进行,而且威廉在欧洲和美国的投资银行工作的经历以及当选欧洲议员的背景拓宽了肯尼斯的视野。

  不仅如此,威廉还为肯尼斯介绍了一位对他们的研究至关重要的朋友: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

  早在1983年10月3日的一封信中,德鲁克对肯尼斯还在撰写的书稿表示了很大的期待,嘱咐书出后一定让出版社给他寄去订书单。肯尼斯至今还保留着这封信。

  书直到德鲁克在2005年去世后才全部完成。肯尼斯很遗憾这位对社会的健康成长关注一生的朋友没有看到书的完整版本。

  实际上,德鲁克不仅是肯尼斯和威廉的朋友,他还通过对肯尼斯的帮助间接参与了书的写作。他给霍博兄弟介绍认识了三位对二战之后日本的重建起到重要作用的美国工程师,使得他们有机会专门研究日本的变化以及对美国的反思。

  爱德华兹•戴明是另外一位帮助霍博兄弟完成《清教徒的恩赐》的重要朋友。这位美国管理学家同样对日本战后的重建作出过贡献。日本商业管理界至今仍然在记念这位美国人如何帮助日本公司重视质量管理。

  通过和这些当事人的交流及对日本本土的考察,兄弟俩发现日本之所以能够在战后几十年里塑造起一系列让人信赖的品牌,实际得益于对来自美国的清教徒生活方式的学习,后来以“亚洲四小龙”和中国大陆为代表的社会变革,其实是这个学习在亚洲的扩散。

  威廉指出,他在近来的博客中对丰田危机的评论是在重申书中的观点。丰田危机是一个更为深刻的危机的反映。前面提到的“中间经理”阶层的式微只是危机的一个表现。

  他和肯尼斯认为,日本早在1990年代以前就开始对清教徒的生活方式失去了重视。许多青年人热衷于去美国取得商学院的学位。(代表丰田新一代的丰田章男本人就是其中之一,1982年,26岁的他获得马萨诸塞州一家商学院的MBA)跟他们的前辈们相比,他们对所在的工作领域缺乏亲身了解。

  在霍博兄弟看来,1970年代以来美国商学院的教育问题不仅对日本公司的危机负有责任,也在更大程度上导致了美国及欧洲的次贷危机。

  他们进一步解释说,这一切都跟商业教育背离了当初的清教徒精神有关。比如,对一个典型的清教徒来说,工作不是糊口或发财或展示自己才能的方式,而是“天职”或“呼召”。

  天职的特点在于,人不是为人自己工作,也不是不得已去工作,而是受到创造人和万物的创造主的呼唤和指引,完成领受的使命,为自己、他人都带来益处。至于人们所需的一切,创造主早已许下诺言一定给一切遵循使命的人。

  就像清教徒们在历史上的各行各业结出的丰硕果实,这样的回报和幸福因为来自于最富创造力的主宰而大大超越了人自己所能想象的。

  这样看来,忙于成为世界第一的丰田,津津乐道于通过复杂的“金融工程学”赚取纸上财富的华尔街,和这一根基早已渐行渐远。

  商学院的偶像崇拜

  肯尼斯和威廉认为,商学院教育在近几十年已失去了自己的价值观,教学和学习的动力是要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不再关心更加根本的问题。老师和学生看的只是专业在增加,但由于缺乏更为根本的内在动力,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工作,于是产生了一大群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职业经理人。

  他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对所谓专家的偶像崇拜”。

  在历史上,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都是很糟糕的。在政治领域中会危害众人的智慧,经济领域也不例外。

  当然,霍博兄弟也承认,商学院本身并不是造成这样偶像崇拜风气的原因。作为教育机构,商学院以及整个大学体制仍然是培养年轻一代人才的重要阵地。

  问题是,人们只幻想取得著名学校的学位就可以成为公司高层,但实际上,每个工作岗位都是学习深造的好机会。

  霍博兄弟告诉读者,自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安然公司丑闻、还有当下经历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商业世界已经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比如,高盛从2000年开始将招收工商管理硕士(MBA)员工的比例从75%减少到25%。咨询公司麦肯锡也已经在减少招聘 MBA的比例。

  肯尼斯和威廉认为,问题并不只出在公司,公司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

  比如,导致丰田危机和金融危机的一个共同原因是:在一个追求业绩快速增长而忽视质量的时代,公司内部有人早就知道公司业务出现严重问题,但并没有及时向管理层反映(即使反映了也不能引起管理层的切实重视),因为员工向上级直言坏消息常常需要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而这样的品质跟人对待工作的根本态度有关,而这又跟社会普遍风气的好坏有关。

  霍博兄弟认同德鲁克在晚年时总结的观点,即公司领域的改进需要整个社会的信仰复兴。

  就像当初美国的建立花费了差不多两百年的时间,复兴显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霍博兄弟光是写这本书,就经历了一辈子的光阴。

  但是,他们的故事可能正说明了某种希望。他们在晚年时仍然能够对社会做出非同一般的贡献。关于社会从兴起到发展到发达之后又该如何走下一步的道路,这两位80后无疑做出了让人尊敬的努力。

  (摘自《看天下》)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彦宇】
    ----- 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