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摘》文章:为什么中国人总是“被坚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中华文摘》文章:为什么中国人总是“被坚强”?
2010年06月22日 14: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文/汪强

  媒体将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大陆人说得“坚强”似乎已成惯例,无论是发生大地震,发生特大事故,发生群体性事件,他们都能静如止水。

  血案

  “30日当天搭乘地铁的人们仍很多,但乘客们大都一言不发,表情肃穆,又显得非常警觉。‘地铁上的气氛非常紧张,听不到任何笑声,人们的脸上也没有一丝笑容。’莫斯科大学生艾丽娜•塔莎托娃说。另一名学生卡特雅•凡科娃说,‘今天坐地铁时,有人的电子表嘟嘟作响,然后我想:天哪,又来了!’”《新京报》3月31日的报道,把人们的记忆又带到了地铁爆炸的那个时刻。

  3月29日上午,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卢比扬卡地铁站和文化公园地铁站接连发生自杀式爆炸事件,已造成至少39人死亡、73人受伤。根据俄罗斯情报机构初步调查显示,制造这两起爆炸袭击的是两名来自北高加索地区的女“人弹”。

  3月30日,莫斯科所有的地铁站都加强了警戒,荷枪实弹的警察们牵着警犬守在地铁入口处。一些重要城市如圣彼得堡和新西伯利亚,也强化了安全措施。在发生爆炸案的两处地铁站,血腥混乱的现场已经被清洗干净,只有墙壁上残留的一些弹痕提醒着人们前一天发生的悲剧。

  就在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发生的几天前,中国福建省一个实验小学的师生和家长们,也经历了同样血腥的时刻。3月23日早上7点24分,南平实验小学门口发生重大凶杀案,55秒内13名小学生被杀,其中当场死亡3人,送医院救治10人,凶手被证实是一名医生。“3月24日,福建南平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在上课。目前,学校师生情绪稳定,教学秩序如常。”新华社报道说。

  中国人比俄罗斯人坚强?

  如果非要找出《新京报》和新华社报道的相似之处,那么这两篇报道的时间都是惨案发生的第二天。不同的是,前一篇报道中的人物是乘客,多数是大人。后一篇报道中的人物是师生,多数是小学生。前者强调乘客们感到紧张,非常紧张,后者强调师生们情绪稳定。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超过了俄罗斯的大人,中国人比俄罗斯人坚强。

  写到这儿,笔者想到几天前看到的一篇文章。文章作者说了大意如下的话:

  “一天,他看中央电视台四频道的节目,内容是台湾地区的物价上涨了4.5%,台湾人说,活不下去了。随后,他转到一频道,巧得很,也恰好在说物价问题,说大陆物价上涨了6%,而几个市民在接受采访时都说,对于物价上涨他们能够承受。由此,我进一步得出结论:不仅中国人比外国人坚强,而且中国大陆人比台湾人也来得坚强。”

  果真如此吗?再看看南平事件发生后的一些报道:“由南平市35名心理咨询老师组成的南平实验小学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心理干预小组已经成立。福建师范大学15名心理学老师、福建医科大学六名心理学老师也来到了学校,共同为实验小学师生开展心理辅导。”这段话说明南平小学的学生们情绪还没有稳定,他们需要心理救治,他们并不是“坚强如铁”。

  同样,物价上涨6%,大陆人都能够承受吗?恐怕未必。至少一个月拿千把元退休金的退休职工难以承受,下岗工人难以承受,生活困难的家庭难以承受。

  有时候,媒体将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大陆人说得“坚强”似乎已经形成惯例,无论是发生大地震,发生特大事故,发生群体性事件,他们都能静如止水。也许在记者看来,这是在歌颂中国人,而在笔者看来,这是在贬低中国人,表面上在夸中国人坚强,实际上在说中国人麻木。

  (摘自《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彦宇】
    ----- 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