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孩子争强好胜处处非要争第一?幼儿心智要这样培养

孩子争强好胜处处非要争第一?幼儿心智要这样培养

2022年03月25日 16:29 来源:羊城晚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文/羊城晚报记者 崔文灿

  四岁的亮亮开始学围棋了,每天晚上还缠着爸爸妈妈跟他一起下棋。可是,他总是输不起,爸爸妈妈如果不让着他,赢了他,他就大哭大闹。妈妈很纠结,到底要不要让着他呢?让着他的话,是希望他在赢棋的过程中享受下棋的乐趣;不让着他,是希望孩子从小不要这么在乎输赢。跟亮亮妈有类似纠结的家长还不在少数……

  孩子“输不起”怎么办?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比起超越别人,家长更应让孩子理解超越自己,引导孩子认识“好胜”的内涵,关注合作性问题,引导幼儿社会性交往。

  园长:

  幼儿心智培养是幼小衔接关键

  为明幼儿园园长龚雪慧留意到,在幼儿园带有竞赛性质的体育接力游戏中,也有孩子格外渴望夺名次,对于没能到手的荣誉会通过哭闹来表达不满。

  面对这样的情况,龚雪慧首先要做的是让孩子冷静,待孩子宣泄完情绪后,她并不会直接告诉孩子行为对错,而是分析行为的合适与否。“我们不直接否定孩子行为,而是坚持正向教育,先肯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哪里做得好,再给孩子提出期望。”

  “对幼儿争第一的行为,家长要欣然接受。”泰康路幼儿园副园长林敏直言,“这是幼儿在自我认知上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有的幼儿会表现出对自我的肯定,喜欢表现自己或在同伴中表现出优越感,有的幼儿会表现出信心缺乏。”

  林敏说,作为家长,在接受幼儿表现的同时,注意营造轻松认可的氛围,如在语句上尽可能少与邻家幼儿的对比,多肯定幼儿自身的发展等;同时抓住幼儿强烈的认知需要的契机,多给幼儿提供不同的体验和机会。

  她认为,学龄前儿童的心智培养是幼小衔接的一个关键,正确的引导能够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家长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有时可以提出孩子们比较难达成的任务,让幼儿在其中感受学习的重要,激发幼儿内驱力。

  专家:

  将好胜品格转化为发展内驱力

  本期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郑福明

  学龄前儿童的心智发展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个基本方面。人格发展既包括了自我认识,也包括了对他人和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外显行为。

  3岁左右的学龄前儿童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因此,小班幼儿最喜欢说的话就是:“这是我的!”孩子本身具有好胜心并不是消极的心理,但凡事“过犹不及”:当孩子在任何时候都要“争第一”,而且得不到“第一”时就出现怨恨、暴躁等消极情绪甚至放弃或攻击等消极行为时,这种反应就渐变成了心理问题。

  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同样作为会意字,“德”的本意是“顾己及人”,“人”的内涵是相互支撑。换言之,“立德树人”的基本含义是指个体在任何社会交往中,都应顾及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因此,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逐渐“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从两个基本方面着手。首先,不应否定孩子“好胜”的品格,而应将其转化为“发展”的内驱力。好胜本身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但其最根本的含义不是“超越别人”,而是“超越自己”。因此,对于学龄前儿童,家长可以采用孩子容易理解的自然现象,引导孩子认识“好胜”的内涵。

  例如,通过一起观看体育比赛,告诉孩子“获得冠军”是运动员刻苦努力得来的,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在百米跑项目中得冠军的运动员,不可能同时在跳水比赛中得到冠军。此外,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努力,我们尊重的不只是“冠军”,每一位努力过的运动员都值得我们的尊敬。通过这样一些事例,有助于孩子较为直观地理解“好胜”和“第一”的关系。

  其次,家长在平时的亲子互动中,也要逐渐淡化“第一”的观念。例如,尽量避免作出“放学后,爸爸第一个来接你”这样一些不切实际和无意义的承诺。在询问孩子在园表现时,也尽量减少“你排第几”这样隐含有竞争性的问题,相反,应该更注重“今天,你帮老师和小伙伴做了什么”这样一些关注合作性的问题。这样的引导,对于交往能力等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编辑:蒋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