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俄使馆参赞:留俄中国学生素质近年明显提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驻俄使馆参赞:留俄中国学生素质近年明显提高

2010年10月15日 08:22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前,记者就中国留俄学生的现状和问题采访了中国驻俄罗斯使馆裴玉芳参赞。

  裴公参介绍说,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政府曾选派大批留学生到苏联学习,许多人后来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和科研中坚力量。苏联解体后,自费生开始多了起来,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0年,国内许多人加入了商业大潮,打着留学生的旗号,实际上在俄经商。

  裴公参说:“我2002年到莫斯科上任后发现,留俄学生的教育质量非常令人担忧。但最近七八年来,情况大为改观。”

  据裴公参介绍,近两年来,俄高校加大了对外国留学生的招生力度,国家把招收外国留学生作为实施教育开放的一项政策,而各高校则把招收外国留学生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来源。据俄移民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全俄共有中国留学生约1.8万人。

  目前,中国在俄留学生中90%以上都是自费生。公费生包括政府互换留学生。近年来,俄方每年都向中国提供单方奖,即不对等交换。俄方派遣100名留学生到中国,中国可派160名学生来俄。这两年来,中国也增加了许多单方奖名额,甚至超过了俄方的单方奖。俄语年期间,俄教育部门增加了250名中国来俄留学生的名额,中方也增加了100名赴华留学生名额。汉语年期间,中国汉办一下子给俄方500个名额。

  裴公参说,其实都是中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只是渠道和主体不同。此外,我国地方政府也向俄方提供奖学金,如重庆和辽宁等省市。除了留学生这一块,中俄两国还交换高访学者和研究人员。近年来还向俄派遣了不少艺术类留学生,均由中国政府付费,资助这些专门人才到俄罗斯深造和提高。对于俄方来讲,这些人属于自费生,但对我们来说,他们都是公费生。如果加上军事留学生,目前在莫斯科的公派留学生有1000人左右,目前的校际交流划归自费生类,如国内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到俄留学,学费交本校一部分,来俄后,再交俄方一部分,此类学生也称作公派自助生。

  裴公参介绍说,现在,中国在俄留学生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和俄远东地区。几年前,中俄两国政府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培养本科生,其中莫斯科有自费生5000-6000人,圣彼得堡有3000-4000人。

  裴公参说,留俄学生的层次在逐年提高。几年前来俄读本科的大部分是高中毕业生,有的甚至是初中生,这几年,在国内大学毕业后来俄读研究生的人数明显上升。

  自费生的素质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改观,据就读校方反映,较之前几年,中国留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进步,学习目的更加明确。一个学生说,“我要在俄罗斯学到真正的知识,最后拿一个真正的文凭,我绝不能混日子”。裴公参认为,来俄留学,最好是在国内大学毕业后,再到俄来读研究生。

  裴公参说,这些年来,俄罗斯高校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俄教育部门也开始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各高校争先恐后地抓留学生的管理和教学质量。

  裴公参指出,中国留学生自身素质明显提高,彻底改变了原来学习不刻苦,经商混日子的形象。许多俄罗斯老师反映,“上世纪50年代中国留学生勤奋好学的良好形象又恢复了”。

  留学生们说,俄罗斯老师教学和治学态度非常严谨,很有水平。许多来俄进修生和访问学者反映,俄师资水平很高,不是一本教案使用几十年,而是有自己的创新,尤其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俄教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裴公参认为,到俄罗斯留学是很值得的,这里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其科技和艺术在世界上都占据一定地位。中俄是邻国,两国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非常需要同时掌握两国语言的人才。毕业之后,不管是在哪里工作,都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裴公参建议:作出到俄罗斯留学的决定后,在选择所学专业问题上一定要有前瞻性,眼光要放远些。首先要先过语言关,然后再选择好专业,语言没学好,专业课也上不好。在选择专业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应有机结合起来。早在1995年,两国政府就签署了相互承认教育学历的协议,这是吸引中国留学生来俄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裴公参说,公派生出国是经过选拔的,他们本身就有学习动力,素质也很好。自费生整体上也是很好的,其中不少人读了本科,又继续攻读硕士。他们一边学习,一边打工,主要是想为国内的父母减轻一些负担。多数自费生学成之后,受到社会欢迎。中资驻莫斯科机构很愿意聘用这些留学生,如中石油、中石化、国航、中兴和华维等大型公司长期招聘在俄毕业的自费留学生。此外,国内许多地方政府也经常组团来俄,大量招聘留学生中的优秀人才。(杨政)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