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上半年七成海归变“海待” 缺乏经验称主因——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天津上半年七成海归变“海待” 缺乏经验称主因

2010年11月01日 17:23 来源:城市快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如今,越来越多家长愿意花钱把孩子送到国外“镀金”,在他们看来,这笔投资会为孩子铺就一条就业的坦途。然而记者昨日(31日)从天津市外专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天津市留学回国人员达到500多人,除少部分选择创业或进入高校就业,还有大约350人目前未找到理想工作,很多仍在家待业。

  曾被众人艳羡的海归群体,回国后真实的生活、工作状况究竟如何,他们是如何看待留学经历的,又是怎样对待就业问题的?昨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个例

  百万“镀金”海归月薪2500

  门槛一降再降仍难找工作

  大学毕业后,张帆自费留学英国。4年间,学杂费及各类开支累计花费90万元。去年回天津后,张帆四处找工作,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

  回国之初,张帆曾给自己定下找工作的“三不”政策:非跨国大企业不去;年薪低于10万元不去;非市中心工作不去。但经过几次面试后,她发现海归不那么吃香了。为了能尽快找到工作,她不仅降低了对招聘单位的要求,连工资待遇也是一降再降,底线是税后3000元。尽管如此,回国一年后她仍然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有的企业嫌她没有工作阅历,有的企业担心她干不了几天就跳槽,有的让她回家等消息,但就此没了下文。

  月薪2500感叹留学太不值

  今年年初,张帆在家人的帮忙下,终于在一家国企找到了工作。“没几个同事知道我是海归,因为我觉得被人知道了有些尴尬。”张帆认为,她现在的工作和收入,没有留学经历一样能获得。作为海归,她在技术方面并未明显强于其他同事,优势仅体现在英语口语、个人视野和生活经验方面。

  作为某国企的企划专员,张帆的月薪不到2500元。每月除去交通300元、衣服零花500元、餐费300元、手机费和上网费200、社交应酬1000元,工资已经所剩无几。“投入”和“产出”的巨大反差让她越来越觉得,留学太不值了。

  观点

  政府部门:“水土不服”难适应

  近年来,海归变“海待”早已算不上什么新闻了,越来越多“海待”的出现,也凸显了海归竞争力下降的现实。市外专局张晶处长表示:“近年来,国内就业压力加大,海归面临的就业竞争更趋激烈。当前待业的海归,要想顺利就业,重点要解决的是适能、适位问题。”

  张晶分析,一部分海外留学人才回国遭遇两个不适应,一是在工作、创业中出现“水土不服”现象,感到环境不尽如人意;二是面对预想和现实的落差,自身心理难适应。重要的是,不要怨天尤人,要积极适应环境。此外,在工作和创业中,要多学习和了解国内的政策、法律等有关知识。

  用人单位:企业招聘更“务实”

  一位世界500强企业驻天津总部的人事总监坦言,企业对海归的选择越来越理性,首先需要看海归的价值,看海归能给企业创造什么样的效益。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务实”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共识,这一理念体现在对海归人才的学历背景、工作经验和技能的要求上。比如,要求海归在国外同行业企业中真正从事过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而不是一些低层次、接触不到企业核心管理理念和技术的辅助性岗位,而这恰恰正是许多海归的软肋。

  留学中心:眼高手低最缺经验

  天津市留学服务中心的专家认为,海归就业难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好高骛远,很多海归非世界500强企业不去,非高薪职位不求;二是所学专业无用武之地,有些学生在选择留学专业时,没有考虑到将来的就业问题,结果导致所学专业在国内用不上;三是空有理论知识而无实践经验,很多留学生缺乏工作经验,而国内企业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更愿意招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应聘者;四是海归都扎堆儿东部沿海大城市,但实际上中西部地区和内陆城市更急需人才。

  调查

  上半年回津海归就业仅三成

  记者从市外专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天津市海归达500多人,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其中,48人在创业园创办企业41家;100多人在各大高校实现就业。市外专局张晶处长告诉记者,剩余的350多人中,绝大多数的就业状况不理想,很多还在待业中。

  仅一成海归满意现在工作

  日前国内一家知名媒体的调查显示,80%的自费留学海归属于工薪家庭,八成留学生留学总花费在50万以下,90%的人对回国后的月薪期待为3000元到5000元,80%的人期待的工作单位性质为外企和上市公司。而对于目前的工作,70%的人认为“还凑合”,10%的人认为“比较满意”,20%的人“不满意”。

  对策

  海归就业有了“绿色通道”

  据悉,市留学服务中心、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中国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服务中心,已共同构建留学人员来津就业联动服务机制,进一步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形成引进海外人才合力,为留学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一个集信息咨询、手续办理等为一体的就业服务平台。四家人才服务机构将定期通过网络、海外人才工作站、海外华文媒体等渠道发布海外人才的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对与天津市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或签订就业合同的留学人员,将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及时为其办理来津工作的相关手续。(侯砚)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