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在德国,假期“神圣”学生不补课

2010年11月04日 13:38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多得不可思议的假期

  第一次在德国参加正规教育,暗地里下了不少决心,要重拾以前读书时的劲头。谁知道牙牙学语才三个来星期,学校就宣布放假了,那是两个星期的秋假。假期后回来上了几天课,又放上一天的万圣节假。之后算是连续上了一个多月的课,圣诞新年假就到了,前前后后又有将近两个星期不用上课。接下来是嘉年华假、复活节假、劳动节假,其间穿插各种名义的宗教假日,很快就到了一个半月长的暑假,我的上课时间表可谓“千疮百孔”。

  在德国,大大小小、不同级别的学校都用尽法规上的一切可能性放足所有假期。德国的公众假期本来就多,学校的假期则更多。我所在的莱茵地区因为传统上要全民庆祝嘉年华,因此比东部各州还多放上几天的假。本来难度不高的课程,经这些假期一“调剂”,我就怎么也“苦”学不起来了。

  德国的假期不但多,而且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因此没有一个学校会在假期补课。在暑假期间,为了让家长能放年假带子女外出旅行,政府部门和许多企业都把重要活动搁置下来,实质上也是一个平行的灰色假期。

  永不停息的民间大联欢

  以严谨、刻板著称的德国人,几乎在所有新移民心目中都留下这么一个印象:他们可真会找乐子!因为我是入秋时分落户德国的,所以这个感受也特别深。

  秋初,德国人抓紧最后的暖意和长昼,大办露天游园活动。规模和名气最大的当属慕尼黑的啤酒节,第二大的也是啤酒节,在斯图加特。啤酒不离手的德国人借题发挥,排排坐,一升一升地往肚里灌啤酒。第三大游园会则在我们家门口,是波恩边上的普特真集市(Putzensm arkt)。没有波恩遐迩的名气,这个集市却以合家同乐的气氛每年招徕数十万游客,方圆几十公里的居民呼朋唤友同游,使它成为典型意义上的民间联欢。在这个集市上,我们总能碰到一些熟人,既有邻居,也有我的同学和先生的同事。

  大集市还没收尾,各大小城市的城庆就陆续登场了。所谓城庆也就是一个周末特别集市,但德国人都办得有板有眼,市长主持的开幕仪式、全天现场音乐、公益和商业宣传活动一样不少。我们和很多本地人一样,每个周末参观一个城庆,日历很快就翻过了9月和10月,11月来了。

  11月在我们这个地区有一天特别重要,即11月11日,这天嘉年华在科隆开幕。科隆满街满巷都是打扮怪异的人群,大广场聚集了数万“动物”、“僵尸”和“古人”等等,唱唱跳跳一整天。

  11月底,圣诞集市在各个城市一同摆开,德国人喝着热酒、吃着甜饼,一天一天迈向圣诞新年。

  来自中国南方的我早就为这第一个冰天雪地、暗夜长达15小时的德国之冬做好心理准备。然而一个接一个的节庆活动让我应接不暇,阴冷天气带来的忧郁几乎没有机会冒头。

  酒杯背后的生活哲学

  许多人认为到德国,作为游客的话,就是去看一下城堡和教堂;作为学生的话,就是学学语言和技术。但是在我的眼中,德国人举办的与民同乐活动,是更独特的风光。把当中的哲学挪进自己的生活中,是更有意义的学习。

  首先是他们做什么事都特别认真,包括玩的时候,所以活动也办得相当有质量。像两大啤酒节,大部分人都穿上传统民族服装参加。

  德国几乎每个庆祝场合都有酒助阵,但是没有劝酒,也不流行“一口闷”,因此少见有人酩酊大醉(啤酒节除外!)。喝酒就和学习、工作一样,都是为了让生活更快乐,又何必因此把自己弄得“苦大仇深”呢?(崔肇钰)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