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赴英留学:学费涨≠留学成本涨

2010年11月24日 13:54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工商银行英镑汇率走势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近日,数万英国大学师生在伦敦游行,抗议政府大幅上调大学学费。据悉,本次上调只针对英格兰地区的大学,威尔士及苏格兰等地区的高校不受影响。据了解,此次学费上调与国际学生无关,因为目前国际学生的学费已是本土学生的3—4倍,并且随着汇率变动,因此大幅上升的可能性并不大。专家还为留英学生支招省钱攻略。

  近年多次出访英国的启德教育英爱教育中心总监何楚刚介绍,在英国民众通过游行来表达不满很常见。而对于英国学生来说,由于英国一向对本地学生实行“低学费”的优惠福利政策,之前本土学生的学费由1000英镑上调到3000英镑,部分学生已表示不太适应。何楚刚分析,因为英国人的消费观念是“及时消费”,很少存钱,突然上调学费对他们的家庭财政计划有影响。然而英国是一个机制健全的福利社会,若英国当地学生因学费突然调整而导致一时无法支付学费,英国政府将推行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学生,包括院校方也会采取相应的帮助措施。

  小知识学费涨≠留学成本涨

  学费增长了,是否就意味着留学成本会随之增加?“因为外币折算成人民币,还存在汇率变动的问题。有可能学费涨了,但成本却在降低。”何楚刚解释,以华威大学文科2009年入学学费(10900英镑)和2010年入学的学费(11500英镑)为例,2009年10月英镑兑人民币汇率约为11.35,2010年10月该汇率调整为10.48,2010年文科硕士课程上涨5.5%,折合成人民币后,2010年的学费比2009年还便宜了3195元。

  他表示,纵观这五年,人民币对英镑汇率上升近31%(2005年初是15.5,此后一直走低,从2008年底开始在10.00—11.00之间徘徊,当前的汇率为10.7)。取近年平均数,商科学费从2005年约10000英镑到目前约12500英镑,生活费约为7500英镑(英国生活费主要分伦敦、剑桥、牛津地区和非以上地区两个标准,分别为9000英镑和6000—9000英镑,取平均7500英镑)。2005年当时人民币对英镑汇率约为15.00,总费用为26.3万人民币;目前人民币对英镑汇率约为10.00,总费用则降至20万,显然节省6万多元人民币。

  所以,即使学费因通货膨胀上涨,但近年人民币对英镑汇率也在上调且大幅“走高”,整体而言,目前赴英花费用是在下降。

  赴英留学省钱攻略

  何楚刚表示,对比这两年英国大部分院校发出的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上会清晰标明学生当年入学的学费),整体来说,留英的国际学生的学费只是较前一年上调几百英磅,上涨幅度仅为3%-7%左右。以英国排名前10的华威大学从2008年-2011年的学费变化为例,学费增幅在5%—8%之间。

  目前,华威大学、赫瑞·瓦特大学的学校代表都表示,近期不会针对国际学生的学费大幅上调。记者从启德教育了解到,该机构与超过70所英国大学有合作关系,近期没有接到院校的通知反映明年将大幅提升学费。专家表示,对于国际学生而言,学费本身已是本土学生的3—4倍,无论是英国政府还是英国院校都不会在此基础上再度拉开国际学生与本土学生的学费差距。

  尽管每年英国大学的国际学生学费有平均3%—7%的增长,但是中国学生还是可以巧用各种方法来“抵制”学费上涨。留英专家为有赴英意向的同学分享一些赴英“省钱攻略”:

  攻略一

  学费一次性缴付折扣可观

  学允许学生按照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和按月度付款三种主要方式来缴付学费。而英国大学为鼓励学生在入学注册时一次性付清学费,通常会给予2%-5%的学费折扣。通常而言,中国学生在离境前已有能力准备好留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所以一次性缴付学费可行性较强。

  攻略二

  申请入学奖学金

  英国的大学对获得录取通知书且通过奖学金申请的学生给予1000-3000英镑/年的奖学金。一般来说,此类奖学金的数量较多,申请难度较小,而且很多大学会对获得录取通知书的学生自动发放此类奖学金,如东英吉利大学的非商科专业。中国学生可大胆尝试申请此类奖学金。

  攻略三

  学有余力做兼职

  虽然说出国留学是以求学为主,但是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在处理好学业问题的前提,建议同学可以适当做一些兼职。和大部分留学国家一样,英国也是允许留学生在平日有20小时/周、节假日40小时/周的打工时间。通过兼职工作,同学们可以了解更多的英国文化风俗和社会情况,对拓宽眼界、积累丰富的海外工作经验大有帮助。(罗莎)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