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美华人汪大总从技术派到管理者 做人不忘自己根

2010年12月16日 11:2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他的人生与众不同。第一个25年,他在动荡的年代顽强求学,成为国家第一批公派出国的研究生;第二个25年,他在“美国梦”的感召下不懈拼搏,成为美国通用公司设计与检测部门唯一的华人总监。如今,他回到中国,回到了他梦想开始的地方。

  像羽翼渐渐丰满的雄鹰一样越飞越远,同时又像候鸟一样两地栖息、周而复始,他的人生目标到底在哪里?对此,现任北京汽车集团总经理、美中汽车交流协会主席、美国百人会成员、美籍华人汪大总为我们揭开答案。

  做人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华人不管在海外待了多久,对根的定位还是很清楚的。我知道我的根,我想为我的祖(籍)国有所贡献。”提到当初回中国的原因,汪大总娓娓道来,语气坚定而执著。

  汪大总在海外生活的25年里,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博士到通用汽车公司的首席工程师再到通用旗下的德尔福大中国区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汪大总用自己的才智与辛勤为华人在海外打拼树立了范本。

  然而,每个人就如同一棵树,脚底连着根。当双脚脱离了养育自己的那片土地时,脚底就会像大树连根拔起般的产生疼痛。

  当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机会之门打开时,汪大总毅然放弃了美国的优越生活和高薪待遇,回到了土生土长的地方。汪大总激动地说:“一个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搞不清自己根的人是可悲的。”而对于自己回中国的决定,汪大总更是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形容。

  “一方面,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重心正在向中国转移,这是天时;另外,最近几年中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2009年更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国,这是地利;除此以外,对我个人来讲,儿子和女儿都已长大离家,太太也全力支持我回中国,这是人和。”最终,2006年,52岁的汪大总离开通用公司,回中国出任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全面负责技术管理和产品开发工作,也就此掀开了他在中国事业的新篇章。

  回中国已有5年,每每提及当初回中国的决定,汪大总都深感欣慰。他亲切地告诉我们:“到我这个年龄,事业做到一定高度,待遇什么的其实无所谓,回国是我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更重要的是,像我们这种海归,优势就在于能够较快适应不同的环境。未来的中国汽车要走国际化路线,需要我们这样的人。而回国也恰恰是我们能够把握的机会。”其实,这么多年,汪大总只是在等待一个成熟的机会,一个做事的机会,一个回馈祖(籍)国的机会。

  一个新北汽集团的诞生

  回中国至今,汪大总有过两个身份。一个是上汽集团的副总裁,一个是目前的北汽集团的总经理。对于为何跳槽,汪大总笑言:“上汽和北汽于我而言,都是很好的地方。和上汽比起来,北汽起步晚,困难多,挑战大,而我回国就是为了帮助中国汽车业进一步发展,我愿意来迎接这个挑战。”

  在压力中接受挑战,是汪大总不服输的个性。汪大总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和优势带到这个需要快速发展的企业,并通过团队的协同努力让北汽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将北汽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的跨国汽车集团。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从一开始走访旗下各个厂商,从整车、零部件、自主研发、服务贸易、改革调整等五大方面进行“摸底”,到后来一步步制定公司战略规划、筹划包括自主创新、走国际化道路、跨越式发展等举措,充满魄力的汪大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新北汽的发展奉献着光和热。

  2008年至今,北汽的业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产量增加2.3倍达到150万辆,是国内汽车业增速最快的企业;销售收入2009年首次超千亿,今年将达到1500亿,净利润同比增加了500%以上;成功收购了萨博汽车的产品核心技术,应用于北京中高端汽车。不仅如此,在汪大总的带领下,鲜为人知却又有着响亮名字的“北京”牌轿车真正走上了复兴之路。

  提起北汽这两年的崭新面貌,汪大总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他更直言,20年的跨国公司经历为如今国内的工作提供了最宝贵最核心的经验。“我在通用干了整整21年。在这期间,我去过12个不同的部门,接触了各个不同的领域,我虽不敢说自己是汽车专家,但在设计、研发、采购、管理等方面我都有所了解。中西结合的丰富经历给了我非常广阔的视野,也使现在的工作更为得心应手。”

  从通用到上汽,再从上汽转战北汽,秉承中西结合、“开放式”创新思维的汪大总为自己选择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而这正如他期望的那样:“虽然很忙,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要掌握3个“P”

  汪大总还担任美中汽车交流协会主席和全球汽车精英组织主席等社会职务。说到底,汪大总心底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海外华人精英们能够回到祖籍国创业,承担更大的责任、干更多的事情、做更大的贡献、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他诚恳地告诉身边的朋友:“未来中国汽车发展的空间很大,这就是一个机会。是机会就有价值,就值得我们认真考虑。”

  的确,纵观现代中国汽车行业,无论是在自主技术创新方面,还是在国际化方面,都可以发现海归努力的身影。不同于过去的海归,当代海归往往在国外生活多年,在技术、大企业模式方面很有经验。但不能否认,大部分“技术派”海归由于在国外工作涉猎面非常专一,回国之初常常出现不能完全适应中国企业文化的情况。汪大总说:“这是当代海外华人回国创业的一大挑战。”

  作为从“技术派”成功过度到管理者的海归代表,汪大总对想归国创业的海外精英们有着诚挚的忠告:“海归有自己明显的特点,要想成功创业要注意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才能真正实现价值。”

  具体到方法上,汪大总的“3个P”理论更为吸引人眼球。“国内的工作面子更宽、涉猎面更广,要想从技术者转型到管理者,需要海归掌握三个P的能力——产品(product)、流程(produce)和人脉(people)。”汪大总更直言,“只要掌握了这三个P中的两个,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胜任,而如果一个P都没有或者只有一个P就比较困难了。北汽目前大力需要海归人才,而掌握这三个P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就我本人来讲,曾在通用做过12个部门的经历让我对第一、二个P非常熟悉,而第三个P的逐渐掌握则是在回国后的这几年里。”

  与汪大总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不论是早期还是晚期的海归,绝大多数人都走过一条不平坦的,甚至是艰难的道路,但值得欣慰的是,已经回国的海归至今仍是充满了热情,大家对回国的决定从来没有后悔过。

  无论是国外的技术型工程师,还是国内的高级管理者,汪大总总是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并将自己的作用放大再放大。(聂传清 黄京一)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海波】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