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的海归教师:为中国学子打开“世界眼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高校中的海归教师:为中国学子打开“世界眼光”
2009年10月15日 13:41 来源:大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编者按: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青年以学子的身份走向世界各地,以上下求索的精神,在留学深造的道路上不断汲取着海外先进的教学科研成果;学业有成后,他们又拒绝国外高薪聘请和优越的工作环境,怀着报效祖国之情、教书育人之志、学贯中西之能,以师长的身份陆续登上祖国的大学讲堂,倾尽所学,用责任与爱为一个又一个中国学子打开了“世界眼光”。

  这些大学讲堂上的留学归国人员,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培养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当代高素质本土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更让中国高等教育在融入国际化潮流中独领风骚。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宋永臣:回报祖国方能不负此生

  四年前,异国的旖旎风光,优越的生活环境,被同行广泛认可的工作成果,都没有让宋永臣教授“却步”,他放不下久埋心中的那份牵挂和浓浓的故乡情。在2005年春风拂面的4月,已经在日本从事研究工作8年之久的宋永臣毅然归来,回到了母校大连理工大学。

  “当初选择回国工作,国内条件与日本比,也许差许多,就不后悔吗?”对于别人的疑惑,宋教授的回答十分坦诚:“当然,在日本工作了那么多年,已经相当熟悉,爱人当时也不愿意离开,但我想即使条件再好,事业发展还应该在国内,回报自己的祖国才不负此生。”宋永臣记得,当时广州能源研究所很希望他去那里,但大连理工大学原校长程耿东院士到日本访问时对他谈到大工对人才的渴望,让他下定了回校工作的决心。

  回国四年多,宋永臣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岗位上,辛勤工作,拼搏奉献,为人才培养、能源与环境科学研究倾注了心血和智慧。2005年回国时,宋永臣受聘为动力工程系主任。大连理工大学的热能与动力机械传统学科历史虽很悠久,但形势并不乐观,正处于师资力量薄弱,发展乏力的低潮期。经过短短四年多的努力,他带领学院从无到有,根据国家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又创办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并建议学校将动力工程系改名扩展为能源与动力学院,扩大师资队伍,增收新专业本科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取得显著成绩。

  这些年,宋永臣教授除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突出成果外,一直坚持为本科生授课,曾先后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青年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为拓宽学生的视野,他优选国际上最前沿的教材和课件,为此他利用业余时间专门翻译了3本日本原版教材。每逢上课,他都要给学生介绍国内外能源与环境研究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动态。目前,他正带着8位博士生、十几位硕士生。宋永臣想方设法尽最大可能为研究生做科研创造好的条件,包括生活方面的照顾,对学生的要求也异常严格,包括每天做科研的时间、学术讨论、撰写论文的质量等。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宋永臣对这句话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对4年前选择回国有幸从事教师职业感到特别自豪和光荣,自己能在讲台上向学生传授知识,教会他们做科研,就是对国家发展的贡献,也是自己莫大的快乐和满足。

  大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马郁芳:给四类学生讲三门课的“多才老师”

  在大连医科大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的课堂上总是座无虚席,甚至常常有学生“加座”听课,不少高年级的学生还常特意来“补课”。学生们都说:“我们特别喜欢听这位老师的课,因为在她的每节课上都让人收获很大。”她,就是大连医科大学留学归国人员、生物化学教研室的博士生导师马郁芳教授。

  马郁芳的课堂不仅受学生们“追捧”,她本人还被学生们誉为“多才老师”,因为她一直坚守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承担着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学工作:本科生、七年制连读生、硕士生、博士研究生四类学生,而且还要讲三门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

  马郁芳1962年出生于河南开封,1987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细胞遗传学专业。1989年赴美国留学,1994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获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之后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微生物系任副研究员。1996年,她告别国外优厚的条件毅然回国,来到大连医科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工作。

  马郁芳有个教学原则:“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至少要有一缸水。”寒来暑往,她办公室里的灯光在最后一位学生离去后还依然亮着;给学生回复的邮件,发信时间经常是在星星眨眼的凌晨;她案头厚厚的外文原版书籍,每一页都写满了脚注……在三尺讲台,她努力将专业理论知识、实验技术、科研思路以及前沿信息整合在一起,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传授给学生。而且她坚持不间断地充电,与国际上本专业的研究保持同步,1997-2001年期间她又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完成博士学位论文课题及博士后研究;现在她也经常出国同自己的“导师”一起开展科研项目。

  马郁芳特别重视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对本科生和七年制学生,她注重介绍学科的前沿性知识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博硕士研究生,她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科学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信息资源同时传授给研究生,为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提供了极大帮助。

  身教胜于言传。马郁芳用她朴素的言行去影响和教育学生,把教书与育人时刻结合在一起。她带的第一个博士生董旭在学校组织的师德演讲比赛中这样描绘自己的导师:“忘不了,在国外实验室里,她手把手地教我各项实验技术,让我在最短的时间里抛掉生涩,信心百倍;忘不了我第一次在国外作学术报告,掌声里,我看到的是她不眠的眼睛;忘不了我半夜从实验室回来,餐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忘不了文章发表时,她鼓励与欣慰的笑容……”

  归国十余年来,马郁芳主持和参与了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及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课题的研究项目,获两项省级科技进步奖,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2004年她荣获辽宁省优秀教师称号,2009年荣获辽宁省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大连工业大学王智森、邹念育:海归夫妇倾情三尺讲台

  “国家需要我们,大连工业大学需要我们,能够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能够为来自祖国各地的学子们效劳,是我们至高无上的光荣!”这是大连工业大学王智森和邹念育的心声,也是这对海归夫妇报效祖国的真实写照。

  在日本学习和工作十多年,王智森和邹念育生活安逸事业发展稳定,丈夫在日本国立东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任教于母校工学研究科电器通信专业;妻子在日本国立东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受邀在国立琉球大学工学部执教。这份职业别说是中国人,就连日本国人也非常羡慕。他们回国后,有人曾百思不得其解。邹念育深情地说:“我俩都是上世纪80年代初考入大学的,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没有国家高考制度的恢复,我们不可能有上大学的机会,也不可能有出国深造的机会。国外虽说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但毕竟不是我们的家。我们学了那么多的知识,回报自己的祖国,这是我们共同的想法。”

  2006年10月,这对夫妇在大连工业大学实地考察中了解到,与他们两人相关的专业根本就没有学术带头人,而且设备极缺。“这里太需要我们了,在这里奋斗是最具有价值的,也是最能发挥我们才能的地方。”夫妇俩准备回国,但在日本出生的9岁女儿伊豆一听爸妈说要搬回中国,一下子就恐惧了起来,说:“那可不行,我汉语不好怎么上学啊,再说我和这里的小朋友都熟悉了。要走你们走吧,我自己留在这儿。”

  一家三口回国,他们就没有犹豫过吗?夫妻俩都说过,我们确实担心回国发展不起来,但我们还是想挑战一下自我。夫妻俩思来想去,觉得要发展好各自专业、培养出优秀人才,还得自己多想想办法。他们就想到了最好能从日本带些设备,为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于是在与各自供职的大学提出要回国发展的要求的同时,也提出希望校方能继续保持双方科研合作,资源共享的要求。在盛情挽留未果的情况下,日方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同意赠予他们一部分精密贵重的设备。

  仅邹念育一人,日方高校就赠送了约合人民币112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能把这些设备轻而易举地空运回国吗?邹博士说:“没有想到这么难。”所以每到提起运输这些设备过程中的艰辛,她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她说:“超精密设备在出入各国的海关时需要诸多手续,审查严格甚至苛刻。已到手的设备运不回来岂不遗憾。”在日本海关是最难的,海关人员对这些精密设备的出关进行了百般盘查:“这些设备运往中国干什么?”邹念育口头解释还不行,必须写一份情况说明。当把用日文写好的情况说明交上去时,又说由美国生产的设备包装箱子不合格,必须重新做价格很高的特定设备箱。箱子做好了,又说美方的设备必须有美国的许可才能运输……反复折腾了5个多月,设备总算运到了中国。

  王智森到了大连工业大学后,针对学校教学科研所需的实验室设备不足的状况,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学术影响力,广泛筹集资金购买了折合人民币2000万元左右的通信设备和测试仪表,同样无偿地捐赠给了工业大学,创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实验室和集成测控技术研究所。王智森的研究室和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已经成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邹念育用带回的一大批有很多在国内市场尚无法购到的光学精密设备、光通信仪表和器件,组建了光子学研究所,目前教学科研活动蓬勃开展。

  “淡泊荣华,学成归国,一路殷殷报国情;艰辛筹集,慷慨捐赠,两颗拳拳赤子心。桃李争菲,英才得沐化雨,可期满目姹紫嫣红;芙蓉并蒂,伉俪怀瑾握瑜,辉映物物清润静正。”当2008辽宁教育年度人物评委会授予这对赤子的颁奖词宣读以后,台下雷鸣般的掌声响起。这掌声里有深深的感动,也有对这对海归夫妻报国情的由衷敬佩。(梅杰 东光 胡莉莉 秀禾 丁雷)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