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有“流动的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越南人有“流动的家”
2009年10月28日 17:18 来源:环球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初到越南,几乎所有人都会被摩托车“震住”。滚滚而来的摩托车流、全副武装的摩托“女侠”,摩托车上小山似的货物……摩托车就好像是越南人的腿,有了摩托车,就好像有了一个流动的家,一张穿行越南的通行证。

  “越南速度”让人惊叹

  100多年前,德国人给自行车加上马达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时,一定无法预料到摩托车在今天的越南社会承载的分量。8600万人口的越南据说有1000万辆摩托车,越南大中城市的家家户户都有两三辆以上的摩托车。在河内和胡志明这样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外来的游客总是很容易在摩托车流中迷失方向,特别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期,摩托车速度极快,灵活地左突右闪,你胆战心惊,又得胆大心细才能穿越马路。据越南朋友说,越南老人过马路都是把手举起来,或者摇着蒲扇表示过马路。

  汽车在越南无疑是“弱势”交通工具,至少在效率上无法和摩托车抗衡。在街头,看到摩托车载着比人还高的货物不必惊讶,这里有号称最牛的摩托车手;见到一家四口挤在一辆摩托车上也不用担心,据说一辆摩托车载7个人都没问题;如果从你身边风驰电掣呼啸而过的摩托车手是位老人家也不用大惊小怪,“越南速度”没年龄差别。

  摩托车多,越南小加油站也很多,通常加油站只有一个加油枪,一个工作人员。比起汽车加油站,这种小加油站省地省人力,非常方便。摩托车呈现了越南的面容,显示出一种方便、灵活的独特气质。

  幸福的载体

  跟越南朋友聊天,摩托车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仔细观察每一辆从眼前“飞”过的摩托车,在喧闹之余也会感受到一种温馨。这种温馨来自于摩托车上一家三口人或者四口人那种紧密相拥的景象。在小小的摩托车上,父亲是驾驶员,中间坐着两个小孩子,妈妈坐在后面保护。他们紧紧地抱在一起,晚饭后,一家人骑着摩托车穿过大街小巷去兜风。让人不禁感叹,摩托车是越南人幸福的载体。

  中秋节傍晚,我们在河内,眼见着上万辆摩托车从四面八方涌向市中心的还剑湖附近。年轻人头戴面具和假发,他们随时停车,有说有笑,或者只是聚在那里看着过往的人流和车流。许多四口之家在一辆摩托上享受着节日的快乐。

  沿着还剑湖随着车流缓慢步行向前,置身在摩托车海洋里,神经要时刻紧绷,摩托车的马达声、人们夹杂着兴奋与喜悦的叫喊声,挑战着我们的耳膜和心脏。直到有一刻无法忍受,不得不逃到拐角的小巷里,终于喘了口气,在巷子里的一家咖啡馆坐下,回想刚刚穿梭在车河人流中的景象,似乎还惊魂未定。

  摩托带来治安问题

  虽然在出行上灵活方便,但摩托车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不容忽视。在越南的朋友告诉我们,因摩托车而产生的新闻报道经常见诸于报纸社会新闻版面。《首都安宁报》不久前就曾报道过一个事件,一男子在网上和一个女子相识,两人相约见面后去压马路,走到一家香烟店前,男子请女子帮忙买包烟,女孩刚下摩托车转身去买烟时,男子就骑着女孩的摩托飞驰而去。

  此外,“飞车党”这种摩托车劫匪也不鲜见。一个越南朋友告诉记者,他认识的一个中年男子骑摩托车带着年迈的姑姑从乡下来河内参加婚礼,老太太把所有的耳环、项链等首饰都戴了出来。但到了河内后,亲戚们都叮嘱她要小心。据说有一个老人戴着金耳环坐摩托车,金耳环就被飞贼抢去。老太太吓得一手捂着耳朵,一手捂着脖子,一路上时刻提防。这也成为她最难忘的一次进城经历。

  除了劫匪,还有一些人专门在摩托车流量大的路段扔钉子,老练的司机知道哪些地方会有钉子,而且能娴熟地绕开。而肉眼凡胎的老百姓骑摩托车经过时,很难绕开钉子。轮胎瘪了后,只能艰难地推着沉重的摩托,寻找补胎师傅。有人开玩笑说,这让越南街头摩托车修车行的生意更红火了。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