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下沙吸引海归创业 “四优四新”产业受青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杭州下沙吸引海归创业 “四优四新”产业受青睐
2009年11月10日 17:06 来源:杭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洽谈项目48个,深度洽谈26个,签订合作意向书15个——在近日举行的海外留学人才创业项目与技术合作洽谈及海外人才下沙行活动中,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引海外人才,收获颇丰,成为西博会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活动的一大亮点。

  “四优四新”产业受青睐

  “宜业、宜学、宜居的下沙新城,正张开双臂热情欢迎海外人士前来投资创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海外留学人才创业项目及技术合作洽谈会上,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展台成为一大热点。

  洽谈会一开幕,前来交流洽谈的留学人员络绎不绝。开发区接待人员的登记单上不一会儿就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下沙白杨街道招商科侯正巍介绍说,半天时间就接待了20来批留学人员洽谈,大家对开发区的产业导向、规划及政策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前来洽谈的留学人员也都是学有专长的高级人才,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地,多数拥有博士头衔。

  立足产业高端化,开发区正大力发展“四优四新”产业,即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食品饮料、装备制造四大优势产业,和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服务外包及文化创意、现代物流四大新兴产业,这也让许多携项目而来的留学归国创业人才不谋而合。

  这次洽谈会上,生物医药、软件开发、现代服务业、新能源等产业成为留学人才洽谈的重点。来自美国的刘永健博士在现场与开发区签订了一个服务外包项目的合作意向书。他满怀希望地对记者表示,他一直想利用技术服务平台,在中国择地建立起商用的动态视频内容索引中心,专门为世界各大视频内容网站提供动态视频内容索引服务。BPO服务外包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在考察了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发现这里是个理想的创业之地。一方面有服务外包、电子信息等方面的产业政策大力支持,一方面下沙有很好的人才环境、配套设施,希望该项目明年就能进入实施阶段。

  此外,高效太阳能转换器项目、新型环保印花材料、集群呼叫中心系统、电力线载波和无线通讯数据传输模块项目等一些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类项目也在这次洽谈会上开花结果。

  下沙之行“被震撼”

  7日一早,数辆大巴载着155名海外留学人才来到下沙,观新城风貌,览产业集群,考察投资前景,也让大多数是第一次到下沙的留学人员大开眼界。

  在城建文化馆气势宏伟的新城沙盘前,留学人员不由发出阵阵惊呼。“确实被震撼了!”来自美国生物分子公司的CEO吴刚感叹说,看这个沙盘模型,这已不仅仅是开发区的概念,而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大家不时被开发区的大手笔所震撼。在新加坡杭州科技园,拔地而起的首期大楼和规划实施的整个园区蓝图,让大家感受到服务外包业在这里所能享受到的一流环境;在沿江大道,看浩淼钱江、壮观湿地、遍地绿茵,与江边高楼住宅紧密融合,令来自美国的庞怡博士十分惊喜:想不到开发区也有如此美景,可以想象,在这里工作与生活能得到完美结合。

  在随后的开发区投资环境说明会上,下沙向海外留学人才再次发出热忱邀请。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俞建国热情洋溢地说,开发区的建设发展离不开人才,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人才。下沙是一片投资的热土,下沙也是创业创新的天堂。开发区将努力打造一流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创业环境,营造公正、高效、灵活、务实的政务环境,不断强化对海外创业人才的扶持和服务。

  政策扶持提供强力支撑

  筑巢引凤,求贤若渴。这次开发区也新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留学人员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空前的力度和举措,加快吸引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提升开发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如对能引领开发区“四优四新”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按“一事一策”原则,最高可给予300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资助资金。对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发展前景良好、流动资金缺乏的留学人员创办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两年时间的贷款贴息。这些资助政策,将给有项目有技术而苦于启动资金匮乏的留学人员来说,无异于一场“及时雨”。

  翻看着一本本“东部人才港”的政策汇编和产业指南,听着开发区详尽的介绍,留学人员纷纷表示“不虚此行”,有了国家级开发区的产业基础,再加上良好的政策服务环境,下沙确实让人心动。

  人才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根本保障。今年以来,开发区设立1000万海外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建立了留学人员创办企业、留学人员服务跟踪制度,还先后3次赴美国、欧洲、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招聘海外人才。此前,开发区已引进各类海外留学人员37名,引进留学人员创业项目18个,新增留学人员创办企业8家。一批批海外人才的落户下沙,将给开发区的创业创新带来全新的活力。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