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青年交流走向深化 80后留学生成友好新使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中印青年交流走向深化 80后留学生成友好新使者
2010年02月05日 10:5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月31日,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举办“中国新年食品文化节”。图为新德里的中国留学生与张炎大使(二排左九)合影。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历史上,没有其它任何两个国家,有着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相似的经历:我们同为文明古国,我们都地域宽广,人口众多,我们又是亚洲近邻,相隔着喜马拉雅山,而重要的是,我们之间,还有着两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印两国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在全球不断上升的影响力,使得两个大国彼此间开始更为深切地关注。两国关系的发展取决于政治互信、经济互利和人员交往,而代表国家未来的青年之间的交流尤为重要。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6年访问印度时,曾经深情回忆了他1984年率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印度时的情景。他说:“青年充满朝气、富有理想,是国家的希望,也是人类的未来。1924年,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曾经说过:‘青年人宛若晨星,闪耀着祖国未来的希望之光。’中印两国发展的未来,需要青年去奋斗;中印关系发展的未来,需要青年去创造。”

  如今,中印将迎来建交60周年的日子,两国青年之间的交往更加深入、多元。据中国驻印度大使馆教育处负责人黄志刚介绍,自2005年起,中国来印留学人数出现显著增长,目前在印中国学生人数约有1200人,主要集中在印度南部的韦洛尔、金奈、班加罗尔、海德拉巴等著名学府,而在北部则人数不多,譬如,首都新德里的中国留学生仅有200人。

  值得一提的是,时下这一群留学生大多是80后,他们有主见,善于交流,容易接受多元化的观点,也为新时代的中印青年交往带来新的憧憬与希望。近日,记者走近几位80后留印学子,听他们谈谈在印生活、学习的感受,讲述他们与印度同龄人交往的点滴故事。

  在印度“下乡”

  获得清华大学建筑学与法学双学士学位的马宇歌是一位有独立见解的80后女孩。原本,她可以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赴美深造,但最终,她却来到了天竺之国。她说,是自己主动选择了印度,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如果非要说一个的话,那就是一种缘分吧。

  马宇歌说,她打小就受到喜欢研究宗教文化的父亲的耳濡目染,一直对印度很向往。

  2009年2月,马宇歌受朋友之邀,第一次随父亲来到印度游玩,顺道考察学习环境。当她来到印度国内知名学府尼赫鲁大学,信步于这座仿佛坐落在原始生态林中的校园里,一种求知的欲望顿然而生。她深信,与中国一样拥有如此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印度,将成为一个激发青年人的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国度。

  于是,当年夏天,马宇歌顺利进入尼赫鲁大学研究生一年级,就读的专业是印度的区域发展。不过,该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因而鲜有外国留学生选读,更别说能够坚持读完的。但马宇歌坚信自己能够应付学业,而这离不开许多印度同学的无私帮助。虽然学校里基本上都是英文授课,但若要学好这门专业,学习印地语也是必要的。于是,马宇歌的一名印度同学主动要求每周陪她练习印地语,有时,还有同学主动帮助她复印教学资料。

  正因如此特别的专业学习,才让马宇歌开始更深入印度社会、更广泛地接触印度民众。然而,当课程需要做乡野调查时,马宇歌开始为难了,因为班上的印度同学可以选择自己的家乡作为调查地点,但像她这样一名留学生却不知所措。这时,授课老师主动提出要帮助马宇歌安排“下乡”做调研,于是,她顺利地来到了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农村,进行了一周的乡野调查,走访了农家,令她获益匪浅。

  难忘“新生会”

  德里大学是另一所知名大学,而这里的商学院更是数一数二。来自安徽的张良自2009年7月起就读于该校商学院本科一年级。谈起近一年的学习,张良肯定地说,“这是一个能够锻炼人的意志的平台!”

  虽然还不到一年时间,但张良已经成为商学院里的“名人”。原来,按照学院的传统,每学年开始总会安排一次“新生会”,同时也是学生们先声夺人的机会。以往,总是印度学生比较积极,这一次,张良心里想着,中国学生也该上台发言。

  于是,张良成为多年来首位在新生会上发言的中国学生。无疑,这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张良用流利的英语就中印关系话题发表了简短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说,中印自古就是友好邻邦,这是不变的事实。如今虽然中印关系遇到一些波折,但应该看到前景是美好的。他还说,中印两国存在许多互补性,因此我们应当更多地看看“两国能够在一起做些什么”。最后,张良还应师生要求演唱了一首中文歌,博得在场印度朋友的热烈掌声。

  或许正是因为这位刚刚20岁出头的中国小伙子的出色表现,德里大学商学院似乎有许多人开始更加关注中国,也时常向张良请教有关中国的事情。张良深切感受到,两国民众之间有深厚的友谊,但互相了解仍然不够,他期待更多的交流能够为两国关系夯实基础。

  张良还说,他愿意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两国民间交流多做贡献。现在,他有计划趁着暑假时,组织一些印度朋友到中国走走看看,因为只有亲身体会才有真正的了解。同时,他也希望更多中国朋友能够到印度来眼见为实,相互之间多交朋友。

  大赞“和谐号”

  黄志刚还介绍,中国留印学生大多以国家或单位公派为主,其中80%学习的课程都是软件工程类,此外还包括医学教育、数学、哲学及社会科学等。之所以这么多中国留学生选择学习软件工程,这与2002年朱镕基总理访问印度时希望中印两国加强科技特别是软件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无关系。后来,中国教育部每年组织派遣8所著名高校的百名大学生前来印度学习交流一年至两年,参与学生普遍反映效果不错。

  去年7月,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印地语专业本科三年级的刘志鹏和北京大学南亚学系印度宗教文化专业研究生二年级的姜磊连同其他20位大学生抵达新德里,开始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

  其中,刘志鹏等人进入了印度人力资源部下属的中央印地语研究院学习。在这里,他们接受纯正的印地语教育,同时还学习印度文学、历史等。但语言首先是要学以致用,因此平日空闲时,刘志鹏总是会深入印度社会,结交印度朋友。他探访过学校附近的贫民窟,和印度各阶层的人交谈,以学习地道的现代印地语。

  近半年来,刘志鹏见证了一些印度媒体对于中印关系的“炒作”,而如今,他深刻感受到,印度媒体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有关中国积极的消息。特别是面对最广大印度民众的印地语媒体,也在近期大赞中国开通“和谐号”高速铁路一事,甚至刘志鹏在孟买遇见的一位老人也拿着一份刊登“和谐号”大幅照片的印地语报纸对他说:“简直太神奇了!”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这也是刘志鹏立志学好印地语的初衷。不过,姜磊在印度多次旅行时却发现,原来有许多地方没办法使用印地语交流。的确,印度民族众多,语言复杂,据有关资料统计,印度共有1652种语言和方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百万的达33种,如北印度语言主要包括印地语和乌尔都语等,南印度语言主要有泰米尔语、泰卢固语等。姜磊提出,加强文化交流,首先要加强双方语言的学习。他希望看到双方政府对各自语言教育的更多重视与投入。

  了解源自交流。我们相信,更多的印度人会对奥运之后的中国感兴趣,更多的中国人会来探访佛祖圣地;更多的印度青年将会学习汉语,更多的中国青年将会喜欢宝莱坞电影。

  不久前,88岁高龄的杨振宁教授曾到访印度,并与中国留学生座谈,临别前,老人写下了这样的字句:“希望各位中国同学努力学习。印度与中国前途需要很多沟通工作!”留印学子当以此为勉励,尤其80后新时代的青年,更应努力充当中印友好关系发展的新使者!(廖政军)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