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海归日渐增多:需应对家庭事业平衡问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中国女海归日渐增多:需应对家庭事业平衡问题
2010年03月22日 09:3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晚霞情”舞蹈队由一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女海归组成。她们活跃在欧美同学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上,演出服装上的装饰由她们一针一线亲手缝制。(赵伟/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随着海归队伍的不断扩大,近年来归国发展的女性海归人数也呈上升趋势。今年恰逢“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确立100周年,身为女性,女海归在关注两会的同时也与笔者分享了平衡事业与家庭的“三十六计”。

  关注女性发展机会

  “两会召开,我一直关注着,希望会有相关的政策鼓励,使女性有更多发展机会。”现为南京大学教授的张艳感慨,现在我们国家的女科学家实在太少了。

  她认为,职场女性最好将自己定位为相对独立、自信的个体,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是建立在自己工作中所表现出的能力与素质之上的,一定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即使是今年3月8日我也没有休息,因为有很多工作要做。”曾在哈佛大学读书,现为都市意匠城镇规划设计(北京)中心创建人的朱冰笑着说。

  谈到自己的工作目标,朱冰说:“在职场上,我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职场人’。我是做设计的,在设计作品中是没有‘男女之分’的。”作为拥有高学历的女海归,她们对自己的要求较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社会角色愈加重要。张艳告诉笔者,虽然现在社会上对成功女性并不十分看好,但是国外的求学经历让女海归拥有了更宽广的眼界,同时也给了我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事实上,许多退休之后的女海归仍然有自己的“事业”。她们组建起了“合唱团”、“模特队”,欧美同学会的舞台上长年活跃着“灰喜鹊”、“晚霞情”等几个老年合唱团的身影。

  承担更多家庭责任

  “放假时,我会和儿子一起做些户外活动。”现任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的关晶博士从来不会因工作而忽视孩子。从澳大利亚回国创业的她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因为工作关系她只能与丈夫分居两地。

  “目前虽然我暂时是一家分两半,但是我和我丈夫还是能相互理解和帮助的。另外,我同父母的电话和书信往来也非常频繁。”分居两地的生活确实给关晶带来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家人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让她的生活总是充满了阳光。

  与男性海归相比,女性海归在归国发展中会遇到更多的问题与阻碍,家是她们躲避风浪、调整自我的港湾。家人的陪伴,往往是这些女性海归选择回国发展的主要原因。朱冰这样回忆自己的回国路:“我的父母年岁都大了,他们去过几次美国,但是不适应那里的生活,而我则非常享受与家人一起生活的感觉。”于是她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回国创业,以求“忠孝两全”。

  从容平衡事业家庭

  对于女海归来说,工作与家庭是个绕不开的矛盾,但是,很多女海归都已经找到了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统筹安排时间,尽最大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将家庭生活作为工作之余放松身心的环节,尽量以积极的心态去做好每一件事,享受事业带来的成就感及家庭带来的乐趣,这就是我平衡事业和家庭的方式。”提高效率是张艳的方法。

  “对于我而言,家庭是事业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朱冰说,“我当初回国也是考虑了家庭和事业两方面。身为女性,要生育子女,照顾家庭,确实分出了非常多的精力。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完善和提升,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挑战。”

  关晶在谈到自己平衡事业与家庭的秘诀时,着重强调了“尽职尽责”4个字。“我告诉自己,在家里我是一个母亲,是一个妻子,是一个女儿,我要尽职尽责,而在工作中我是一个职业女性,我更要尽职尽责。它们是统一的。”

  她说,自己从生活中学会了“面对”,从不会逃避属于自己的责任,不管是家庭责任还是社会责任,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承担。开阔的胸襟和细致的计划让她从如何扮演好女性角色的困惑中成功地走了出来。(赵晋超 张梦冉 赵伟)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