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打造海归人才特区 “中国机会”催生海归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中关村打造海归人才特区 “中国机会”催生海归潮

2010年06月25日 10:51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一处砖红色低层建筑群,周围车少人稀,环境清幽,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生命所”)就坐落于此。“这是北京的一个‘秘密’,远离喧嚣的地方,有着这么一个世界水平的基础科学研究所。”生命所所长、美籍华人、美国国家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王晓东说。

  创造“类海外”学术环境

  2003年初,年仅40岁的王晓东已是美国得州大学终身教授和霍华德·休斯研究所的研究员,关于细胞凋亡规律的研究成果和著作,使他成为“过去10年中引用率最高的科学家之一”(美国得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化系主任麦克奈语)。

  偶然间他看到一则生命所全球招聘顶尖科学家的启事,招聘条件很有吸引力——引进人员均由专家选拔考核;5年合同期内,所长和实验室主任的科研和用人不受任何行政干预和考核干扰;生命所不需要通过项目申报获取经费,北京市每年提供研究经费3000万元,科技部每年也有经费支持;所长年薪100万元,实验室主任为30万-50万……

  完全不受中国旧有科研体制限制!王晓东依稀看到了世界一流研究所的前景。而这正是生命所筹建的初衷,即探索一条与传统科研体制迥然不同的模式,创造“类海外”学术环境。

  那一次选拔,海外学人报名踊跃。包括6位诺奖得主在内的24位国内外知名科学家组成的科学指导委员会负责面试选拔,遴选标准不考虑名校名师背景,注重人才是否具备国际一流水平,是否在科研前沿极具潜力。

  “待遇虽达不到美国同等水平,但不输美国教授的最低标准;工作条件则超过美国;最重要的,是个人事业的发展比任何地方都好。我应聘所长,就是考虑能做事情。”王晓东说。最终,王晓东和耶鲁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家邓兴旺从250余名海外学人中胜出,成为共同所长,并和遴选出的22名海外顶尖科学家一起,组建了24个实验室。

  “即使在美国,许多实验室也常要为经费去求助于公益基金和公司,而生命所每个实验室一年至少200万的研发资金都按时足额到位。总体来说,在研究经费、人力和技术资源、科研服务上面,我们的条件不亚于发达国家最好的研究所。”王晓东说。

  生命所的业绩佐证了王晓东的说法。2005年,生命所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的论文仅有2篇,2009年激增到33篇,并开始出版专著。生命所不久前被美国一评估机构评为“全球最具科研实力的机构”之一。生命所指导委员会主席、诺奖得主威塞尔说:“生命所这样的科研团队,在美国也不多见。我还没见过世界上能有这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的这样有影响力的研究所。”

  生命所的评价体制也与世界接轨,科学指导委员会每五年对实验室主任做一次评估。今年刚刚完成首轮7位实验室主任的评估,有2位没有通过,黯然出局。至于原因,一位是科研产出不足,另一位虽学术论文数量不少,但原创性和集中效果不够。“在生命所能拿到职位通过评估的,一定能在美国一流大学拿到职位。”王晓东说。

  生命所的人才政策不是个案。去年出台《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方案》,提出用2到3年时间,参照生命所模式,聚集几个由战略科学家领衔的研发团队,分别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科学研究所(中心)。

  “中国市场”点燃创业热情

  王晓东、邓兴旺等研发人才看重中关村选人用人的机制,“碧水源”创始人文剑平和“优讯时代”创始人蒋亚洪等企业家则更为关注“中国市场”给予他们的绝好机会。

  “我在华盛顿时,家门口那条街十年如一日,连杂货店、餐馆菜单和服务员都一成不变。而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每一条街道都和上次回国时有所不同。我不愿只做见证者,我要做参与者!”蒋亚洪,美国西北大学应用工程数学博士,在美国做过工程师、办过简体中文报纸,2007年他选择来到中关村,注册成立“优讯时代”。

  看到大量企业需要舆情信息,蒋亚洪将公司定位为舆情监测服务。目前其舆情监测系统覆盖了报刊、电视和网络,并在国内首创了电视新闻搜索引擎。创业三年,“优讯时代”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新闻舆情监测服务商。

  在中关村创业,蒋亚洪最大的感受就是氛围好,“我常在周末跟客户谈业务,大家不觉得有不便。找人才,清华、中科院、跨国企业可选的人很多。去年有一位高端研发人才来公司面试,一问,他原来就和我们在同一个大楼办公,这下,工作换了车位都不用换。”蒋亚洪一直与清华、北航的两个研发组保持协作,他们定期聚首,大学研发组至今已为公司攻克了30多个技术难关。“直到现在,我都认为中关村是我创业的第一选择。”蒋亚洪说。

  生态学硕士文剑平曾是科委干部,1998年他赴澳大利亚留学,目睹了水处理技术在悉尼奥运工程中的广泛应用。2001年7月他博士毕业,恰逢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北京肯定更需要水处理技术。”这个想法让文剑平选择回国创办“碧水源”。企业靠领先的技术相继承接了国家大剧院、奥运龙形水系水处理等工程,经过几年发展,“碧水源”的膜生物反应器应用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内第一、世界第三,成为这个领域惟一可与GE、西门子竞争的中国企业。RJ241

  新闻链接

  中关村战略科学家扶持政策

  (一)支持战略科学家创办科学研究所。研究所实行所长负责制,政府提供部分科研经费以及所需科研条件。

  (二)对于研究所在国内外获得专利授权、创制国际标准、担任国际标准化机构领导职务的,享受相关的政策支持。

  (三)设立服务绿色通道,为战略科学家在机构注册、规划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对研究所聘用的外埠技术研发和管理骨干,按照北京市有关规定,对于符合引进人才条件的予以优先办理相关手续。

  (四)分别给予研究所所长、研究所副所长100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奖励。

  (五)战略科学家持有外籍护照的,根据需要,提供必要申请材料可办理1至5年期相关签证和居留许可;符合《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的外国人,根据个人意愿,可申请办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六)战略科学家可按规定参加北京市社会保险。其子女入托或中小学入学,由教育行政部门协助办理相关手续。(董长青)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