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再保竞争态势凸现 二次创业面临三大难题

2003年02月14日 13:31

  中新网2月14日电 中国再保险公司股改方案已经成为羊年新春各大财经媒体追逐的焦点。中华工商时报今天援引业内专家指出,即将开始“第二次创业”的国有再保险公司改制面临着三大难题。

  难题之一:在共同的改制背景下,与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相比,国有再保险公司改制面临的最为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在法定分保比例逐年下调的情况下,尽快增加商业分保的收入,以弥补前者的缺口。按照我国的入世承诺,法定分保业务将逐年下调5%,入世后4年内,20%的法定分保业务将完全取消。也就是说,4年后中国再保险公司面对的将是一个完全商业化的再保险市场。

  法定分保一直是中国再保险公司的支柱业务,2002年中国再保险公司191.78亿元分保费收入中有179.12亿元属于法定分保。2006年法定分保将完全取消,新《保险法》也取消了法定分保比例。中国再保险公司立即面临着业务缩减、赔付风险加大等一系列严峻问题,以至于戴凤举在公司2003年工作会议上表示2002年的业绩“有可能在今后五六年内都会是最高水平”。这将使得目前国内再保险公司的“壳价值”尽逝。因此,股改进行中的中国再保险更多的是要考虑增强赢利能力。

  难题之二:国内保险公司目前90%的分保费都流到了国外,而国内的再保险能力却没有用足,这里除了国际上规定的要分往国外的一些险种外,一些零散的业务,有相当的部分本来是可以不往国外分出的。

  尽管中国再保险成立成都分公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展商业分保,现在我们商业分保在整个分保费里的比重只有5%,从今年开始法定分保每年要下降5%的比例,也就是每年要减少40亿元的分保费,要填补这个空间主要靠商业分保。尽管2002年中国再保险的商业分保业务在继续快速上升,商业分保业务达到12.66亿元,同比上升76.08%。但是有专家指出,中国再保险的商业分保基数太小,短期内蛋糕不会做得很大。“当2006年20%的法定分保取消后,现在法定分保中的业务除车险外,大部分仍将分保给中国再保险。”专家认为,因为车险业务单一风险标的较小,直接保险公司一般都会自留;而像建筑安装险、财产险、货运险、责任险等,则会根据风险的不同划分类别,制定再保险方案。如石油化工厂、油气开发等高危企业险,目前保险公司往往自留10%,其余70%进行商业分保。

  商业分保徘徊不前的另一个原因,是国外再保险公司在国内大做代出单业务。所谓代出单业务,是指在中国没有经营权的境外公司,通过国内保险机构在名义上出面承保、而实际上将全部责任都转嫁给境外再保险人的方式,进入中国保险市场。按照国外代出单的“行情”,国内公司通常能得到5%的出单费。

  此外,我国直接保险的费率相对较高,经营效益主要来源于承保利润,相对而言,商业分保的动机和意识不强。

  难题之三:事实上在此之前,外资再保险公司在国内设立的代表处已经在不同程度地承揽着国内的商业分保业务。该专家的说法在一份保监会的调研报告中得到了间接印证。该报告指出,由于外资再保险公司不能在中国直接经营人民币业务,95%以上的商业分保是以外币形式落入外国公司囊中。

  专家分析指出,由于国内再保险市场的容量严重不足,除20%的强制再保险外,大部分的商业性再保险业务不能在国内得到妥善安排,只能分到海外市场。这显现出其对海外再保险市场的严重依赖性。此外,国外再保险业巨头瑞士再保险和慕尼黑再保险都已获准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再保险公司不仅将面对国家扶植的法定分保比例的逐年降低,还将面临来自国外再保公司的竞争。

  此外,中国再保险公司引入国际顶级再保险公司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们可以直接进来”。如何寻到“门当户对”而又愿意以参股或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的外国公司,这也是考验现有中国再保险管理层的地方。(马璐瑶)


 
编辑:张明

相关报道:中国再保股改方案浮出水面:产寿再保险分拆 (2003-02-13 09:38:27)
          中国再保股改方案获批 今年5月底前定向招股 (2003-02-12 14:13:45)
          中国再保险酝酿改制 拟重塑为金融控股公司 (2002-11-14 10:25:01)
          中国保监会颁《再保险公司设立规定》(附全文) (2002-10-11 09:48:59)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