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专家解读上海目标:"7500美元意味着30%家庭有车"

2003年02月18日 09:46

  中新网2月18日电 上海市市长陈良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7年上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要达到7500美元左右。那么,人均GDP7500美元对上海到底意味着什么?上海当地媒体援引有关专家观点称:“到那个时候,上海将有30%的家庭拥有汽车。”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仁伟认为,人均G DP7500美元意味着上海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费能级达到10万元级(10-90万元),购买成套公寓和轿车将成为主要的消费目标。

  上海社会科学院王泠一博士对此表示认同,他告诉记者:“到那个时候,上海将有30%的家庭拥有汽车,而家庭购房比例也将超过2/3。”王泠一同时指出,考虑到上海市的具体情况,届时轨道交通仍将成为上海居民出行的首选。

  王泠一认为,届时绿色消费将会在申城市民中蔚然成风,上海人的营养结构将会更加均衡,像牛奶、鸡蛋、肉类、蔬菜等食物的摄取量将会达到较高水平。其次,上海人将会更加注重形象,美容消费将会形成规模化发展。全社会将实现信息化,市民可以在家中实现网上购物,更多的人还会在家中工作。境外游将会普及,大部分市民都将拥有护照。劳动者普遍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劳动力素质大大提升。

  此外,上海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从物质消费为主转变为非物质消费为主。这种消费结构的转变必然推动“大文化产业和大文化市场”的出现和发展。

  王泠一对此补充说,届时的非物质类消费将会上升,恩格尔系数(购买食物的费用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将下降到40%以下。


 
编辑:张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