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海湾战事如箭在弦 美第3步兵师“铁拳”预备出击

2003年03月09日 17:55

  中新网3月9日电 如果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对伊拉克开战,部署在科威特的美国第3步兵师将对伊拉克军队挥起“铁拳”,以其装备的M1-A1型重型装甲坦克部队和“布拉德利”轻型坦克向伊拉克发起重拳出击。

  第3步兵师司令官比福德·布朗特少将向媒体透露说:“我们师的‘布拉德利’轻型坦克部队有1200人,他们接受过不同环境下的作战训练。如果需要的话,他们可以在壕沟综合体内参加战斗”。

  布朗特少将表示,“如果接到开进城市的命令,因为我们有机械化部队,我相信我们能够成功地完成作战任务。”

  美第3步兵师的总兵力大约为2万人,他们自信地称自己的部队为“铁拳”,该师是目前唯一全部部署在科威特的美军重型装甲师,与他们一道部署在科威特的,还包括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和陆战队远征部队等单位。

  美陆军第1装甲师和第1骑兵师上周也接到了出征海湾的命令。这两支部队将开赴地中海一带,加入到第4步兵师的行列之中,参加将来“北方战线”的战斗。

  分析人士称,部署海湾地区的重型装甲部队将随同从伊拉克邻国军事基地和6艘航母上起飞的数百架战斗机一道,担负地面作战的主要任务。分析家指出,由于美国的军事技术10多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伊拉克的军事力量显得非常弱小,新海湾战争的空中作战将比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的6周空袭时间要短得多。

  布朗特少将声称,“自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结束以来,我们的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认识自己和认清敌人的能力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得到了伊拉克各级指挥官的许多情报。”他说,这些先进技术将大大降低盟国部队之间相互伤害的意外事故的发生机率,为防范此类事件再度发生,美陆军和空军此前进行了这方面的联合演练。

  除装备有M1-A1“艾布拉姆”坦克外,第3步兵师还装备有AH-64D“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该型直升机能够在数公里外同时对多辆敌方坦克进行攻击,因为它上面装有18套多管火箭系统。布朗特说:“我们还装备有能够穿透烟雾和沙尘的很棒的武器系统,当然,这种武器系统夜间照样能够执行作战任务。”

  退役美国军官迈克·维克斯近日指出,在海湾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只占全部武器数量的7%,而在这次海湾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所占全部武器数量的百分比将达到80%。

  与此同时,美陆军第101空降师也已经于上周部署到了科威特,目前正在等待“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运抵。绰号为“尖叫的鹰”的第101空降师大约有2万名作战人员,配备有270多架直升机。

  另外,英国正在往科威特派遣26000人的作战部队,其中包括富有传奇色彩的“沙漠鼠”第7装甲旅和第16空中突击旅等部队。目前,这26000人的大部分已经部署到科威特境内。

  目前,部署在海湾地区的美军海陆空人员总数超过24万人,其中13万人部署在科威特境内。布朗特十分有信心地说:如果萨达姆下令对美军部队实施生化武器攻击,“我认为我们受到的影响将会限制在最小范围之内,我们能够克服这一点,我们能够保护自己。”然而,生化武器正是美军士兵最为担心的事情。(春风)


 

相关报道:美军战舰飞机不断集结 海湾上空变得拥挤不堪 (2003-03-07 16:16:43)
          美称要对伊实施空前滥炸 强度超海湾战争数十倍 (2003-03-06 08:10:44)
          美军继续向海湾地区增兵 部署兵力将达到31万人 (2003-03-05 07:30:13)
          美国为对伊拉克动武部署海湾军队将达三十一万 (2003-03-04 15:42:40)
          美国称将增派6万人前往海湾 为战后需要作准备 (2003-03-04 14:25:42)
          组图:美军顶级航母“尼米兹”号扑向海湾 (2003-03-04 09:56:01)
          美国防部向海湾地区部署第一装甲师和第一骑兵师 (2003-03-04 09:50:45)
          美国顶级核动力航母“尼米兹”号一周后抵达海湾 (2003-03-04 09:31:48)
          卡塔尔称海湾国家强烈支持要求萨达姆引退的建议 (2003-03-04 09:12:16)
          91年海湾战争死难家属表示支持布什“倒萨行动” (2003-03-03 21:11:37)
          海湾六国正在讨论有关伊总统萨达姆流亡的建议 (2003-03-03 20:29:10)
          新闻资料:22.5万美军在海湾地区兵力部署一览 (2003-03-02 13:45:51)
相关专题:伊拉克问题追踪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