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特稿:战争伤痕:华裔美军家属心理压力大

2003年03月23日 04:53

  中新社纽约三月二十二日电 像所有前线官兵的家人一样,作为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的妈妈,邱太太无时不为正在伊拉克前线的儿子担心。二十一日她给在前线的儿子寄去了一个包裹,里面有儿子喜欢吃的口香糖:“无论邮寄的时间有多久,来自亲人的爱都是最大的鼓励。”其实,邱太太反对这场战争。

  华裔士兵家属在这场战争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认为这是不正义的战争,但他们不能妨碍军人履行职责。有些家庭为此产生了羞愧感,不愿局外人知道自己的亲人参与了这场战争。二十二日美国《侨报》报道了华裔美军家属的复杂心情。

  自从布什下令开战以后,邱太太一直彻夜难眠,每天关心的是美英盟军有无伤亡,“不要等到战争结束,我家的电视机就要爆掉了。”

  邱太太的儿子邱逸伦是个一点八米高的帅哥,还不到二十岁,十八岁生日的时候报名参军,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后备队员。今天二月,邱逸伦随美军开赴科威特待命,其间在邱太太过生日的时候曾发过电子邮件祝贺,从此没有消息,“可能已经进入伊拉克前线了”。虽然邱太太反对战争,但她理解儿子有责任和义务为国家服务。

  已经八十岁的袁老先生每天等着儿子从中东写信回来,在美国陆军当炮兵的儿子自从三月二日开赴科威特以后杳无音讯。袁老先生希望儿子记住了他最后的嘱咐:“要小心,学会保护自己。”只靠微薄退休金在老年公寓生活的袁先生后悔因为经济原因没能让儿子上大学,最大的心愿就是等孩子平安归来的时候帮他圆大学梦。

  同样坐卧不宁的叶太太有一个不满二十三岁的儿子在海军陆战队服役,二月份进驻科威特。叶太太不太愿意接受采访,也不想透露儿子的名字。她认为美国军队万里迢迢去侵略其他国家是非常可耻的,希望战争尽快结束,爱子早日回家。

  面对华裔士兵家庭的感受,邱太太决定行动起来。她希望联络更多有亲人上战场的华裔,彼此交流信息,互相关爱,互相鼓励。


 
编辑:吕振亚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