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信息产业部推进司司长季金奎发表演讲

2003年03月23日 11:46

  中新网3月23日电 中国信息产业部推进司司长季金奎在首届中国竞争力论坛上发表演讲。全文如下:

  会议给我发言的题目是"城市发展与城市竞争力",关于城市竞争力的内涵,这个问题可以展开很多,不同规模的城市竞争力表现形式也不一样。我想我这儿发言定义在广义概念的竞争力方面。我想谈一下推进城市信息化,提高城市竞争力。当前信息化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和城市、政府高度信息化,作为城市发展战略和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预测今后15年内,我国城市人口将超过八亿,而且国家财政收入将近80%,国民生产总值70%以上,高等教育和科研医疗90%以上都是在城市创造的。因此,城市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有着信息化建设的广阔市场和坚实基础。随着城市中的生产、交换、消费、文化、教育、服务等功能的增强,城市管理要求的提高,信息技术将在城市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城市信息化已成为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将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主战场,成为国家信息化的总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以看到,大力推进城市信息化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一个必然选择。信息产业部是1998年九届人大批准成立的,最近十届人大会议关于机构改革继续保留了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部在推进国家信息化的工作,我们是按照区域信息化、领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等方面展开的。区域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信息化则是区域信息化的一个核心。信息产业部为了推进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自1999年起就开展了城市信息化的试点工作,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一批基础条件好、对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比较高,有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先行一步,想摸索经验,逐步推广。可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客观地反应城市信息化的水平,并且对推进城市信息化提出方向性的指导,我们还组织有关方面专家提出一套城市信息化的指标体系,陆续在全国部分城市开展了信息化水平的测试试点工作。测试试点结果显示,目前北京、深圳、上海、广州走在全国城市信息化的前面,与其它城市比较,处在快速发展之中,同时也看出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的差距还相当明显。我们提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针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作共建、突出应用,因地制宜、典型示范。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是指政府要制定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制定有利于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政策,要对涉及到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全局性的项目投入必要的引导性资金,推动重大公共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要建立公平、公正、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有效的信用体系,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各界在投资建设运营中的积极性,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合作共建、突出应用",按照城市总体发展的部署,各个部门要密切配合集中有限资源合作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率,保证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鼓励资源共享,反对盲目建设,避免重复浪费,要突出应用,注重实效,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因地制宜,典型示范",城市信息化建设要从本城市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需求最迫切,见效快、影响大、带动性强的领域或者环节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城市信息化要注意五个问题:

  第一,正确认识和把握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有条件的地方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信息产业担负着为信息化产业提供技术装备、网络和服务的职能。在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相互带动与促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对于调整城市的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实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加强城市基础信息设施建设,知识和信息正在成为未来社会的主导资源,并且具有共享性和传递性的特点。当前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是接入网、基础核心网络和宽带传输网。

  第三,强化信息化意识,培养信息化人才。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体,加大信息化的社会宣传力度,普及信息化知识,增强全民信息化意识,提高人们信息知识的运用技能和水平。

  第四,加强信息和网络安全建设。这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保障,各个城市必须给与高度重视,当前要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的认识,掌握信息安全不同层面的需要特性,做好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工作,同时加强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和相关核心技术的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五,重视政府在城市信息化中的推动作用。城市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的各个层面,因此政府的推动作用非常重要。政府要把推进城市信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要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性,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同时各个城市在推进城市信息化的工作中一定要结合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科学的态度,根据城市的规模和职能,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能够通过城市信息化建设,达到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目的。

  谢谢。


 
编辑:李淑国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