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清华大学教授历时六载研制 纳米人工骨投入临床

2003年03月24日 09:08

  中新网3月24日电 北京娱乐信报报道,人造骨被患者自身的骨细胞一点点地“吞噬”,直到伤处痊愈。昨日记者获悉,清华大学教授历时六载研制出的纳米人工骨已经成功地植入18位病人体内。

  清华大学材料系崔福斋教授课题组历时6年多终于研制成功“NB系列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它与原有传统人工骨材料的最大区别在于修复后的骨头和人体骨完全一样,不会在体内留下植入物。它仿照人类的骨头生成的机理,采用新型材料,使复合材料的微结构具有天然骨的特征。

  崔福斋教授介绍说:植入纳米人工骨最大的好处就是病人免去了从自己身上再取一块骨头的痛苦。植入纳米人工骨后,就好像藤会沿着支架不断生长一样,人体的骨细胞会慢慢“爬”进多孔的生物材料内部,破骨细胞一边“吃掉”纳米人工骨,成骨细胞一边巩固阵地,在纳米人工骨的内部生长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骨细胞在纳米人工骨的内部聚集得越来越多,纳米人工骨的材料逐渐被人体吸收,直到最后纳米人工骨将完全被人体自身的骨细胞“吃”掉。 据了解,今年初纳米人工骨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用于临床人体实验的批文后,截至目前东直门医院已经为18位患者做了植入手术。同时,北京军区总医院、江苏大学医学院也在进行纳米人工骨的临床实验。在东直门医院参与临床实验的一位医学博士表示:“从目前来看,病人对纳米人工骨没有任何排斥反应。已用于多种骨病的治疗,预期可以在全国各大医院应用。”(张薇)


 
编辑:叶晓刚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