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文娱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北京青年报:无间道的非常之道

2003年04月01日 11:22

  《无间道》胜出金紫荆,我的脑海里闪现其最后的片段,梁朝伟颓然斜靠在电梯里,死亡的灵光光顾了他有些苍茫的眼睛,电梯门开开合合,撞击着他朝外的双腿,一切都结束于欲罢不能之中。

  《无间道》里,有不同的光影供人遗忘或者难忘,明明暗暗,轻舞飞扬,两颗心深陷无可救赎的地狱最底层,无可反悔、无处逃亡。

  刘德华:“给我一个机会。”梁朝伟:“怎么给你机会?”刘德华:“我以前没的选择,现在我想做一个好人。”梁朝伟:“好啊,跟法官说,看他让不让你做好人。”刘德华:“那就让我死。”梁朝伟:“对不起,我是警察。”刘德华:“谁知道?”

  谁知道?谁知道你是一个好人?谁知道你是警察?谁知道你是谁?纵使你没有看过《无间道》,你也会从这几句你来我往的对话中品味到影片在说什么———一个在黑社会里的警察卧底和一个在警察中的黑社会卧底,在他们注定邂逅的命运中,在彼此都挣脱不了的命运中,把对方的结局看得一清二楚。他们深谙对方的痛苦,这痛苦对他们两个人是共同的,他们无法做回自己。影片中时而响起隐约的音乐,那是一支忧伤的乐曲,轻轻地为他们无法触摸的灵魂吟唱。

  当一个人无法去做自己的时候,他就只能身处一个无间地狱。以“无间道”为名,此片可谓寓意深刻。梁朝伟用他的孤独和淡然演绎着黑社会的警察卧底陈永仁,他警觉着、迷离着、压抑着阴郁和悲伤。当惟一知道他身份的黄警官遇害身亡时,他只能在阴暗的角落中向着不知的方向默默地敬礼。而总在自我欺骗的刘建民,是刘德华扮演的人物,他是打入

  警方的卧底,一帆风顺直达高层,他冷静而矛盾,心中的澎湃激昂经过善于伪装的表情而化解。他想做回好人,他杀掉了自己的黑社会老大,以为自己真的可以到达心中善良尚存的彼岸,但陈永仁终结了这个梦,他被警方带走,罪名是“黑社会卧底”。

  影片中当陈永仁和刘建民一同出现在镜头上的时候,就会令人想到,他们的悲剧在于一个人的命运无法同另一个人的命运交换,警察是黑社会的对立面,而这种对立集中在他们自己身上,当一个人总在扮演着心中对立的另一个影子时,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去遵循什么,应该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听说《无间道》还有另外一个结尾版本:刘建民神态自若地走出电梯,他的真实身份并未被警方发现。镜头切换,刘建民来到陈永仁的墓前,立定,敬礼。

  这样的结尾显然意味深长,但容易让人把人生看得更加悲切。什么是我们所知的?什么是我们未知的?我们所知的其实是我们未曾察觉的,而我们未知的却是我们永远无法察觉的。

  两个版本的结尾就像是人生价值的两种设置,一旦光和影在前方的银幕上消失,影片所遗留的空间就充满了观众的想象。《无间道》已经在很长的时间里铺就了一个充满无奈的故事,而它的哪一个结尾都不得不令我们有些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无间道》,胜于非常之道,本周它将参加香港金像奖的角逐,不知各大奖项之门能否向它打开,届时片中的种种深意将再次被人提及。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萧扬


 
编辑:王艳红

相关报道:任它票房5000万——专访《无间道》导演刘伟强 (2003-01-23 15:08:40)
          正邪有无间——说《无间道》 (2003-01-10 10:45:57)
          从《无间道》到《英雄》:老男人的新江湖 (2003-01-02 09:56:43)
          《无间道》:当棋子有了思想 (2003-01-02 09:38:08)
          《无间道》、《朋友》和“黑帮神话” (2002-12-30 14:49:0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