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新社通讯:岁岁寒食清明路,今朝新风上霄九

2003年04月06日 02:34

  中新社北京四月五日电题:岁岁寒食清明路,今朝新风上霄九

  中新社记者  宗边   

  轻点鼠标祭先贤,慢洒花瓣做纸钱。今天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神州上下沐浴在一片追念圣祖、缅怀英烈、拜谒先人的庄严肃穆中。

  岁岁寒食清明路,今朝新风上霄九。上午九点五十分,代表九五至尊的时刻,海内外万余中华儿女集聚陕西,公祭中华人文始祖轩辕皇帝陵。三炬信香、数株松柏、一片虔诚,表达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对民族始祖的崇仰和对民族复兴的期盼。与此同时,湖南株州、湖北随州、河南郑州也分别举行了祭奠炎帝的活动。不同的祭祀,一样的文明。

  追念民族先贤英雄,感怀伟业远泽,成为今年清明祭的又一重大主题。四川举行了传统而又富新意的都江堰清明放水节。以此缅怀李冰父子造福子孙,泽彼后世。北京、上海、江西、广东、湖北、湖南等地人们自觉地来到革命公墓、纪念碑前以鲜花和誓言纪念开国伟人、仁人志士。没有迷眼的烟阵,没有嘭啪的炮响,有的只是光大民族复兴伟业的决心和信心。

  众多民众以各种方式怀念已故亲友。

  在乌鲁木齐,今天一大早,李先生就携子前往乌鲁木齐东山公墓祭拜先祖,不同的是,他们没有像往年那样烧纸磕头,而是买了一束富贵菊静静地放在墓碑前,给已逝的亲人捎去问候。

  在海口从事建筑业的老板吴先生匆匆开车上船,急着赶回广东电白县老家扫墓。他的老乡老张却说:“我在网上踏青一下,除拜老祖宗,也顺便祭祭我尊敬的一些伟人。”

  清明时节,网上祭拜变得火热起来。各个著名网站为提高网站点击率,纷纷建立了网上公墓等服务网页。网上祭拜活动也变得丰富多彩,有点烛、上香、献花,也有烧钱、献供、点歌,上网者可在网上自建纪念馆,也可借助这些项目进行扫墓活动。青年人尤其热衷于此,纷纷提前上网过清明,有的追忆已故亲人和朋友,更多的则是缅怀革命烈士和著名艺人。

  兰州市场上菊花俏销清明。一位正在买菊花的顾客表示,一束淡菊,表达对已故亲人的缅怀和思念,也是一种环保意识的张扬。(完)

  清明时节人间天国扬新风

  中新社北京四月五日电题:清明时节人间天国扬新风

  中新社记者郭丽

  “花瓣纷扬清明至,思念亲人踏春来”。清明时节,北京数百万民众以不同的方式悼念亲人。

  送鲜花以寄情思

  五日上午八时许,八宝山就迎来了手捧鲜花、潮水般的扫墓人流。一束束鲜花替代了过去的冥币祭品。

  在墓地门口的鲜花摊位前,记者看到,购买鲜花扫墓的青年人居多,中老年人也不少。天命之年率全家四口前来扫墓的苗先生说,他过去每年清明节都要以烧纸、摆放祭品等传统方式祭奠父母亲,以寄托思念之情,今年他买了两束鲜花放在墓前。

  白菊花、白百合和康乃馨今年格外受青睐。一位花商面有喜色地说,五日一上午就卖了三百多束白菊花,营业额近七千元人民币。

  一王姓老太太的墓碑前,三位生前好姐妹兼票友在给她擦拭墓碑、摆放鲜花,其中一位还小声哼唱起逝者生前喜爱的评剧《花为媒》唱段。淡雅芬芳的花香中,清丽婉约的评剧唱腔将殷殷情思传送给远在天国的友人。

  植新树以标缅怀

  天人合一、回归自然正在成为中国人丧葬的新观念。与网上墓园的虚拟、海葬的不留痕迹相比,树葬开始风行中国。将亲人的骨灰深埋地下,种上一棵树既保护环境又寄托哀思。

  某商场主管张女士带着十七岁的女儿,来到北京万佛华侨墓园,给下葬丈夫骨灰的油松培土、浇水。她说:“人走栽树,既可纪念,还可绿化环境。”

  据悉,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目前年死亡率约百分之零点六,其中约有一半遗体实行火化。虽然火化后存放骨灰的灵堂或公墓已较土葬大大节约用地,但每年仍有近七千万平方米的土地变为坟地。

  有关人士认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会最终选择更加自然、丝毫不占土地的丧葬方式,达到真正的天人合一。

  虚拟世界觅永恒

  当大部分人在为清明节扫墓忙活的时候,数以百万计的网民却利用手机短信等形式在网上为逝去的亲友筑起了一座座虚拟的灵台。“让逝者的精神融入永恒,让每一个生命的故事永远流传。”这是北京网同纪念馆的办馆宗旨。几天来,这个中国国内最大的在线纪念平台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五日的访问量高达一百三十万人次。

  四月一日去世的香港明星张国荣的纪念馆纪念活动最为火爆,网页访问量已达三十三万人次,网友们留下八十九页的留言。一位叫顾静风的网友深情写道:“你的歌,你的影,伴随我度过少年时代,在我渐趋成熟时,你却走了。虽然你与我远隔两个世界,但你的神形在我心中永不会磨灭。愿你在另一个世界里活得开心。”

  另外,清明节期间,中国官方也组织了很多网上公祭英烈的活动,也给网络祭奠增添了很多内涵。(完)

  鲜花音乐网祭清明时节文明扫墓表达更自然温馨

  2003年04月04日08:49

  中新社北京四月三日电题:鲜花音乐网祭清明时节文明扫墓

  作者宗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古人对祭奠先人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写照,而扫墓时必燃香烛焚冥币才显得对逝去亲人有礼有敬有孝,才能表达悼念之情。现如今,更多国人认为,思念和崇敬才是对亡者最隆重的礼祭,他们的表达更自然温馨文明。“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先人。”在山西太原龙山公墓,一束束或洁白或金黄的菊花,紫色的勿忘我和白色的马蹄莲代替了过去的香烛祭品、冥币纸扎。

  一位在公墓外等客的出租车司机说,这几天生意不错,心情也不错。他说,往年清明,生意固然不错,但心里别扭。往年扫墓人带的大多是供品、纸扎、鞭炮,甚至穿麻戴孝。今年祭祖之风文明多了,手捧鲜花的人明显增多……

  在墓碑前,一位市民还特意提来收录机,放一段亲人生前喜爱的山西梆子。飘飘沥沥春雨中,芬芳淡幽鲜花下,清脆悦耳的晋剧唱腔,传送给先人的是无尽的追忆和思念……

  在武汉九峰山寿安林苑,陵园还专门组织乐队,供市民点奏乐曲祭奠先人。

  天津市民陈先生怀着深深的思念,在“中华清明网”上祭拜和悼念已故的爷爷。他在留言版上写道:“爷爷,虽然您离开我们已近三年,可您在我心中的地位依然那么崇高。我永远忘不了您的音容笑貌,忘不了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忘不了您和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希望您在天之灵保佑全家平安、幸福。”

  这种新兴的网祭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天津市民所接受。“中华清明网”提供数据显示,截至日前,该网站已接待天津市访问者五千余人次,有一千余人次参与了网上祭扫。

  “民族魂”等网站发起千家国内网站清明期间为先烈先辈举行网上公祭活动。网站设置了献花、献歌、点烛等多种个性化祭拜方式。

  近日来,北京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每天都接到要把自己亲人的骨灰海撒的申请。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说,十年来,北京约有四千个逝者魂归大海,七千人参加了活动。孙小姐说,清明节她将和往年一样,到母亲海撒的海域撒鲜花。那一刻,她内心里充溢着对母亲的温馨和思念。

  花祭和网祭古城西安清明“绿色祭奠”成为时尚

  2003年04月05日09:10

  中新社西安四月四日电(冽玮)在古城西安,白菊、万寿菊之类的鲜花近日卖得极“火”。有知情者称,以花祭、网祭来代替焚烧纸钱冥币的扫墓祭奠方式,今年清明节前在此间已成为一种时尚。

  据悉,清明节前夕,陕西境内连续发生多起山林大火,大半与扫墓焚烧纸钱冥币有关。为此,西安市主管部门大力倡导绿色祭奠,对在公共场所乱烧纸钱的行为严罚不怠。据不完全统计,西安买花祭奠的市民比往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左右。

  在西安文艺路花卉批发市场,经营花店多年的张先生笑吟吟地表示,这两天他忙得不可开交,店里菊花销量甚至超过了情人节的玫瑰销量,有的顾客干脆预定大花篮,扎好的鲜花把小店都挤满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妈告诉记者,清明节烧纸钱虽是老传统,但污染环境。用鲜花来祭奠亡灵,符合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绿色潮流。她和邻居们今年都以这种方式祭祖。

  据西安三兆公墓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抓住春节、清明节的有利时机,在丧属中有针对性地倡导用献鲜花、栽纪念树等现代文明祭奠活动,积极引导丧属用这些文明形式寄托对亲人的哀思,得到了越来越多丧属的赞同和参与。(完)

  清明节文明扫墓成时尚菊花走俏兰州城

  2003年04月04日13:42

  中新甘肃网兰州4月4日电(王新冰)记者今日在兰州的街头花店和花卉市场上发现,由于清明节的临近,金城兰州街头今年的菊花非常走俏。

  在兰州中心广场附近一家规模不是很大的花店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的菊花卖的特别好,这里菊花一天的销量几乎占了整个花店总销量的一半以上,每天仅菊花就可以卖到两三百元人民币,生意非常的好。而且记者也看到,只一阵子,就有好几个人在这里预定了菊花。

  记者从兰州市的张掖路、甘南路以及广武门的花店和花卉市场上了解到,兰州市场上的菊花主要是从广州进来的,本地产的只占了很少一部分。据有关人士介绍,广州产的菊花无论是从色泽、香味等各个方面都要比本地产的好,所以广州产的菊花很受消费者青睐,价格也就相对高点,但价格的上涨仍阻挡不了人们对菊花的喜爱。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位正在买菊花的顾客,他说“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坟前献花也代表了一种时尚和文明,也算是环保吧!不然大家都来烧‘纸钱’,搞的满城纸灰飘不说,还不利于兰州城市的环保建设”。

  一束淡菊,表达了后人对已故亲人的缅怀和思念,也说明了人们在清明上坟时那种烧“纸钱”的习俗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这不仅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环保,更是人们传统思想的进步。


 
编辑:谭宏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