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缺乏必要精确统计数字 战后重建伊拉克千头万绪

2003年04月10日 01:50

  中新网4月10日电 美国已在为重建伊拉克做准备,但伤脑筋的是,缺乏精确的统计数据,华盛顿不知道到底要重建伊拉克哪些东西,因为神秘的萨达姆政权,早在一九七三年就不再公开首都巴格达市地图,最后一次公开预算也是一九七八年的事。

  据“中央社”消息,华尔街日报9日指出,在伊拉克甚至人口平均寿命也是个难解的谜,许多伊拉克家庭不愿向政府提出死亡登记,以免必须缴回死者的食物配给卡,少了一份粮。

  伊拉克自一九七三年起就不再向世界银行借款,一九八三年起也不再让国际货币基金会人员入境调查巴格达财务状况,因此许多数据付之阙如。

  各方统计数字也是参差不齐,美国官方统计伊拉克平均寿命是六十七岁,世界银行的统计是六十一岁,联合国一九九五年的统计则是七十八岁。

  文章举美国财政部为例指出,它必须先向中央情报局确定一下,伊拉克银行在巴格达各分行的地址在哪里,接着要游说国防部,把银行排除在轰炸目标的名单之外。

  因为财政部担心,如果没有那些记录,很可能永远无法知道伊拉克庞大的外债到底有多少。美军已经炸毁了贮藏许多经济统计资料的计画部,而且还不清楚巴格达市内各银行的设备是否也毁了。

  不清楚伊拉克的外债,就无从展开取消它部份负担的协调;没有对伊国基本建设的评估,美方也无法正确衡量伊拉克到底需要多少预算援助,海外慈善机构募款也毫无目标。

  文章说,萨达姆治下的伊拉克实行的中央调控的经济制度,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命脉,完全控制在国家手中。

  一九八零年与伊朗作战前,伊拉克在开发中国家中表现抢眼,每人平均所得比七零年代增加一倍有余,政府也致力于教育及健康事业的普及,尤其伊拉克蕴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一亿一千两百多万桶石油,更是一笔丰厚的天然资源。

  但由于八年的两伊战争,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及随后而来的国际制裁,加上这一次伊拉克战争,伊拉克似形同废墟一般。

  华尔街日报预计,国际间对伊拉克提供安全保护措施、重建医院、发电厂、电话等通讯及其它许多基本设施的资金,未来数年至少得花费六百亿美元。伊拉克还有沉重的外债负担及战争赔偿,估计可高达三千亿美元。虽然巴格达每年仍有一百八十亿美元的石油收入,但面对未来的债务,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该报称,对于伊拉克战后重建,美国将提供大部份支持,例如财政部将草拟预算及银行业务的规章,运输部负责规划航空等交通问题,商务部集中在海关业务,司法部则要重建民事及刑事法庭等机制。

  诺贝尔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表示,伊拉克不但得面对战后荒芜的重建,对于中央计画式的经济体制也面临重整。

  目前是伊国东北境库德族部长级人物的的基德告诉华尔街日报,伊拉克变成一种战时的经济体系,所以一切保密,虽然有五年经济计画,但他们从不知道军备或是安全机构的预算占多少比例,也不知道出口石油的收入有多少,唯一知道的人就是萨达姆。


 
编辑:宋方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