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贵州苗乡妇女带着苗绣闯欧洲

2003年04月14日 15:45

  坎佩尔是法国西部布列塔尼地区的一个美丽小城。两条宁静的河流悠悠然穿过城市,人们在大教堂边的广场上晒太阳,生活安逸祥和。

  阳春三月,80余名中国妇女代表的到来打破了小城的宁静,她们在这里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中国妇女日”活动。小城的居民热情地迎接了远方的来客,这其中,一身五彩鲜艳、刺绣精美的苗族盛装,走起路来银饰闪闪发光,随风“叮当”作响的中国苗族女性尤为引人关注。她就是来自贵州苗乡的张庭珍。

  苗绣改变了生活

  张庭珍今年54岁,是贵州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城老屯乡岩脚村的村支部书记,也是全国劳动模范和十六大代表。

  1984年,台江县举办龙舟节,山里来了不少外国人。“看着我们穿的苗族服装,他们连声问我们卖不卖。我想我能做会绣,就把衣服、头饰全卖了,又回家拿了不少来,共卖了1000多元。”张庭珍回忆着苗绣带给她的新世界。

  真的走出山寨也不容易。第一次到广州,装着苗绣的包裹被人整个偷走,语言不通更让她欲诉无门,广州成了她后来再也不敢涉足的地方。在上海,张庭珍揣摩着曾经在苗乡买过苗绣的人们的特征,找到了纺织学院和美术学院,结果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快将苗绣脱手。她还频繁参加展销会,带着从本村和附近村寨收集来的绣品走南闯北,到处推销。渐渐地,美丽的苗绣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张庭珍的生活也很快富裕起来。

  最重要的不是钱

  地产2002年,张庭珍参加了一次女企业家代表会议。一位北京的女企业家不屑地打量着她说:“你有多少钱,就来参加这个会?”张庭珍的回答是:“做什么事都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和‘人和’我都不缺,如果我在北京,肯定挣的钱比你多。但是钱对我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

  张庭珍的心里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当上村支书后,张庭珍带领全村人建沼气池、改造厕所、发展稻田养鱼、种草养鹅,还准备明年初把自来水接进各家各户。

  她把全部心思用在带领全村致富上。

  “大家信任我,我要对得起大家。当了村支书后,我把自家的生意基本歇了下来,以前闯出的市场也放弃了,一年少了不小的一笔收入呢!”张庭珍皱了皱眉,有点遗憾地摸着项圈上的银坠子。

  张庭珍除了更大规模地发展苗绣外,还在种植、养殖等方面下功夫。退耕还林以后,村里推行“山上种树,树下养鸡”,调整产业结构,村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就在临来北京前,张庭珍还请了有关专家,商量如何借着苗家传统的龙舟赛、姊妹节,把“旅游牌”打出去。

  “唉,在家里我还有一个遗憾,就是儿子没有考上大学。我太忙,根本顾不上,这里的教育条件也不太好。我真希望苗乡能多出一些大学生。我们这里各方面的基础都还差,还要靠自己艰苦努力,真正把教育也发展起来。”

  带着苗绣闯欧洲

  今年十六大期间,作为大会代表的张庭珍成了媒体追访的对象。会议结束后,她又整理行装,自费来到欧洲,在法国小城坎佩尔的市政厅里摆起了苗绣品的展台。

  “我很希望我们的苗绣能打到欧洲市场来。我这次自费出来,就是要看看这里有没有机会。”

  来参观的法国人无不被精美的苗绣所吸引,啧啧称赞。小孩子看到张庭珍漂亮的服饰,尖叫着跑过来,好奇地摩挲着。当地居民和游客纷纷要求与她合影留念。媒体记者们也把镜头对准了张庭珍,又拍又摄。第二天,刊登着她照片的报纸就在当地报亭出售了。

  然而张庭珍仍然有遗憾:“非常可惜这次活动时间太短了。”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国家,她再一次体验到欲售无门的艰难。这些令人赞赏的苗绣,还没有来得及充分得展示,就又要打进行装,带回国内了。

  但是张庭珍对欧洲市场仍然充满希望,她希望能够再来这里,到巴黎这样的大城市,展卖来自中国深山的苗绣。她也希望已经居住和生活在这里的华人能够给她提供帮助,指点她在欧洲开拓苗绣市场。

  来源:欧洲时报 作者:绍颖


 
编辑:林华俤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