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社会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新社特写:沪宁铁路,抗“非典”的新干线

2003年05月02日 09:59

  中新社苏州五月一日电题:沪宁铁路,抗“非典”的新干线

           中新社记者韩胜宝

  “非典”给今年的“五一节”添上了几丝阴云。记者今天在沪宁线上看到一组特别的镜头,所见所闻,感慨多多。

  火车站成了防“非典”宣传站

  记者上午先后来到上海火车站和苏州火车站,这里一改往年“五一”黄金周旅客如潮、蜂涌进出的局面,车站里显得格外安静、整洁、舒适,扑面而来的消毒水让人感到环境的特殊,虽然旅客不在少数,然而秩序井然,候车室里荡漾着文明之风。节日的火车站,此刻成了防“非典”的重要窗口。

  车站里防“非典”的宣传画、宣传标语比比皆是,十分醒目,广播里不停地播放着防“非典”的常识。在苏州火车站,大厅前设有防“非典”咨询台,站台上设置了专门的留验室,出口处黄线内安置了红外线温度测量仪,站台上流动摊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车站派出的白衣天使。

  列车成了防“非典”流动工作车

  记者乘上上海至南京的T七二二次双层列车,仿佛进入了一列在沪宁线上流动的防“非典”工作车,车上流动着对旅客的关爱,流动着铁道战线对战胜“非典”的决心。

  车厢很干净,几乎一尘不染,清新的空气让旅客豁然开朗,广播里“好一朵茉莉花”的乐曲优美动听,旅客们原本紧张的心情放松了许多。车厢里来回巡视的是穿着白大褂的医务人员,车上专供的食品是红萝卜素,列车员称它对防“非典”有增强抵抗力的功效。

  旅客成了文明卫生的使者

  列车上满车厢的旅客,大部分心情都很平静,戴口罩的旅客大概只占三分之一,大多为老年旅客。

  与往常不同的是,列车上穿梭的人少了,说话的人也少了,喝茶、喝饮料、吃零食的人也少了。即使有人接听手机,都下意识地把头低下来或侧过去,偶尔有人打喷嚏,也自觉地拿出纸巾捂住嘴。列车长说,“非典”让人们更注重文明卫生了,文明卫生的人将远离“非典”。


 
编辑:张明
相关专题:防治非典型肺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