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外报肯定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面对SARS的表现

2003年05月25日 17:02

  中新网5月25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载文指出,SARS疫情的爆发让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经历了成长以来的首次重大公共危机,也让人们重新认识这些被教育专家称为“小皇帝”、“小太阳”的年轻一代的责任感与理性精神。文章对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表现给予了肯定。

  文章说,第一代独生子女成长于中国和平建设和经济健康发展时期,社会环境稳定、生活条件优越,也因此被一些人认为是“贪图享乐、性格乖张、意志薄弱的一代”。然而,SARS使这些热衷于电脑、外国流行音乐,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发现了生活的另一面。

  22岁的独生女、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李舒说:“我将永远不会忘记2003年这个春天。我们看到了死亡、亲情、勇敢和逃避……”

  从沙斯隔离区解禁的大学生黄少芳也说:“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懂得好生活来之不易,需要更加珍惜。”

  文章指出,这些年轻人在危机面前的言行,也让人们对他们有了新的认识。

  例如,在沙斯疫情蔓延到学校宣布正式放假的期间,在应该回家还是留校的问题上,一些学生产生了分歧。不少学生集体发出倡议:为避免让家人和乡亲感染,大家应留在学校。结果,据不完全统计,SARS最严重的时期,北京高校中超过80%学生按照要求留在学校。

  一位大学生宗晓的母亲说,SARS使儿子突然长大、成熟。“真没想到,儿子还挺有责任感。”

  文章更指出,中国更有许多独生子女如今正勇敢地工作在抗击沙斯的最前线。护士李萍的母亲说,孩子平日对“思想进步”的涵义和她有巨大分歧,但在危机关头,竟然积极主动地报名到最危险的地方,这让她“非常震惊”。在北大医学部,学生们也都积极申请到医院工作,没有一人逃避。

  与上一辈不同,这批人还表现出了强烈的理性。他们对“逃跑”行为和胆怯心理也持有相当的宽容和理解,而不会把理想主义精神强加于人。在网站上,年轻网友对离校同学的心理原因做了很多中肯的分析。

  文章引述心理学家王裕如指出,中国这一代人价值观多元化,人格独立,富于理性,有强烈的自觉选择能力,并且接受与国际接轨的多种观念。她认为,那些面对SARS表现勇敢的年轻人,多数也并不是为了做“英雄”,而是出于朴素的文明公德和敬业精神。

  中国从1979年出台政策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4年后,这些独生子女开始走进社会,或正在高校读书。据统计,在中国城市的大学中,80%的学生是独生子女。

  专家指出,到202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基本实现工业化。那时的主要建设者正是这批已年富力强、受过良好教育、掌握专业知识的独生子女们。


 
编辑:余瑞冬
相关专题:防治非典型肺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