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文娱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新闻频道开播凸显四变化 直播重大事件是基本方向

2003年06月03日 10:48

  中新网6月3日电 举世瞩目的三峡下闸蓄水工程正在进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从6月1日开始直播工程进展。这次直播也成为庆祝频道开播一个月的礼物。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检点5月1日开始试播的新闻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李挺昨天表示,最满意的是新闻频道的运行基本进入轨道,整个频道的磨合进展顺利;而最不满意的地方,李挺则认为是最初定的目标很高,现在和理想还有一定的差距。

  新闻频道开播凸显四大变化

  总结新闻频道开播一个月以来的特点,李挺归纳了四点:第一是新闻时效性大大加强,重大的、突发性的新闻能够在第一时间与观众见面,比如我国潜艇失事的报道。而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上太空的报道更是与新闻发生同步,一般性的新闻和国际新闻也是赶在最近的时段播出。时效性提高之后带来递进报道和滚动新闻的增加,比如中国货轮在丹麦失事的报道,新闻频道在第一时间报道,然后跟进交通部的证实、船员的安全问题、货轮现在的状况等,“这些在以前最多只报道事件的开始和结束”。第二,信息量明显增大。李挺介绍,新闻频道现在全天播报的信息量比原来翻了两番,像文化新闻、财经新闻等分类新闻,原来是很少看到的,现在没少关注。原来央视一套新闻和新闻专题的首播量是6个小时,现在增加到15小时,加上直播时间,平均每天的首播量不少于16小时。第三,重大新闻事件得以集中关注和突出报道,对于开播后遇到的抗击“非典”和三峡蓄水工程这两件国内大事,新闻频道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连续8期的《面对面》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第四,直播成为新闻频道重要的报道形式和报道手段,可以说是新闻频道开播以来的一个亮点。李挺说,中央电视台去年全年直播的新闻时间为60小时,新闻频道开播一个月直播量就超过40小时,“和以前直播多是仪式和会议不同,现在的直播更多关注新闻的事件性。”

  新闻直播成为基本手段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直播成了新闻频道最频繁使用的武器,也是至今为止这个频道与央视其他频道区别最鲜明的标志。在开播当天,新闻频道就进行了三场直播,如今最多的一天有5场直播。对于开播一个多月以来各种直播的效果,曾经负责“国庆50周年庆典”、“98珠海航展直播”等大型直播活动的李挺表示比较满意。他说,这种满意主要表现在直播的效果和整体操作上,“原来把直播当做个例,现在把它当做常态;原来只是特殊事件进行特殊直播,现在直播已经是基本手段,是频道基本的报道方式。”三峡截流直播时,李挺曾经在前线,如今三峡蓄水工程的报道,他在后方运筹帷幄,对于这两项直播活动,他做了这样的分析,“上一次准备了很长的时间,但只直播一场。现在,我们从6月1日直播到16日,连续报道、多场直播,让观众从镜头中看到三峡的水位是如何慢慢上升、一起见证历史,同步感受到高峡如何出平湖。”同时他也透露,直播节目也有很好的收视率,比如每天下午卫生部通报疫情的新闻发布会,在重点城市的收视率能达到1.5%-1.7%。

  至今为止,新闻频道的直播更多是可预见性事件的直播,对于突发性事件,新闻频道如何能够做到直播,从而达到开篇辞中提出的“第一时间,第一地点”,通过新闻频道,让观众“看见新闻的发生,看着新闻的发展”?对此,李挺表示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他透露,中央电视台正进行研究,对突发性事件力争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到位、迅速播出”。李挺说,对突发性事件的直播将是新闻频道的方向,“以后重要的新闻时间我们追求的时效就是同步”,为此央视将购置小型化转播设备、搭建覆盖全球的直播网络,合适的时候,央视已经购置的直升机将再次派上用场,“只要有今天的开始,很快就能实现”,李挺告诉记者。

  说新闻频道是大《新闻联播》既准确又不准确

  新闻频道开播一个月来,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满意的声音。李挺说,最近他也看了不少关于新闻频道的评论,“新闻频道要提高,就应当吸纳那些中肯的批评意见,虽然任何一个栏目、任何一个频道都有一个成长的周期。”

  对于新闻频道“信息量小了、时效性差了”的观点,李挺表示并不赞同,这些只要看一天新闻频道,和以前作一个比较就可以看出,“他们可能对新闻频道还看得不多”。

  对于“新闻频道就是一个大《新闻联播》”的说法,李挺并不回避,他认为既准确又不准确。之所以说它准确,是因为新闻频道依然是国家办的频道,和《新闻联播》一样,承担着国家的义务,维护着国家的利益,从这点上他觉得是准确的,而且看得很准;说它不准确,李挺觉得这种看起来很新潮的说法其实是很落伍的,“《新闻联播》自身也在积极改进,其次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看到新闻频道新的增长点。”

  新闻频道将在八个月内成熟

  《东方时空》、《实话实说》、《新闻调查》等央视名牌栏目的成长周期一般是两到三年,而李挺告诉记者,他们要争取在半年到八个月的时间内让新闻频道成熟起来。提出这么短的期限,李挺充满信心:“一是目前的开局很好,收视率不错;二是我们已经基本掌握规律性的东西;三是中央电视台和新闻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人才储备、技术储备等方面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而且,他还强调,“三贴近”的要求更是为新闻频道的超常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刘江华)


 
编辑:王艳红

相关报道:看新闻方便但有点闷 新闻频道面临“成长烦恼” (2003-05-28 16:12:47)
          中国《新闻周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频道 (2003-05-22 13:42:10)
          环球时报:解读24小时新闻频道 (2003-05-20 10:54:17)
          永不关闭的窗口——新闻频道的理想与现实 (2003-05-19 14:51:42)
          中央电视台24小时新闻频道今晨面向全国试播 (2003-05-01 13:53:47)
          中央电视台5月1日推出新闻频道 全天24小时播出 (2003-04-20 19:13:43)
          央视新闻频道5月亮相 一套黄金时间每天两集电视剧 (2003-03-05 16:02:06)
          央视获准开播24小时新闻频道 今年5月份正式推出 (2003-02-16 09:47:52)
          央视筹备
          
频道资源全面整合 CCTV新闻频道即将改版 (2002-03-01 14:06:02)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