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学者:SARS后中国政府改革应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2003年06月14日 06:10

  中新社海口六月十三日电(琼芬)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教授近日撰文提出,SARS危机后中国政府改革应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这位学者说,从SARS危机中吸取教训,最具实质性的行动步骤是政府改革,即加快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这种转变包含五个方面——

  首先是从优先于经济目标向优先于社会目标的转变,在SARS危机之初,政府出现应对机制不健全,某些地方和政府部门工作不力,反映了转轨进程中政府职能的现状,即经济建设的职能比较强,公共服务的职能相当薄弱。SARS危机告诫政府要把主要职责放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方面,才能使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

  其次是从投资型财政体制向公共型财政体制的转变,SARS危机暴露了现行财政体制的结构性缺陷。以一九九八年为例,公益性投资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为百分之十一点九,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三项加在一起只占当年全部财政支出的百分之一点二,而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的支出却占到了百分之六点一。SARS危机说明,要有效地预防各类突发性事件,必须加大公共风险性的财政支出比例。

  三是从封闭型的行政体制向公开、透明的行政体制转变,这次SARS危机告诉人们,在一个突发性公共事件当中,瞒报、谎报、误报比任何行为都更可怕,比任何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害都要大。SARS危机之初的教训表明,由于信息的不公开,以及疫情初期有的政府部门和官员的不负责任的表现,造成了疫情的大面积扩散传播,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害。这个惨痛的教训是:隐瞒公共信息也是一种严重的犯罪。

  四是从行政控制型体制向依法行政型体制的转变,在突发性事件和紧急情况下,政府行使特别权力和处理特殊情况应当有严格的法律依据和法律规范。它可以使政府依法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依法进入特别程序行使特别权力,以保证突发性事件发生时的社会稳定。

  迟福林认为,在抗击SARS危机中,国务院很快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起了一个很好的作用。SARS危机加快了中国在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方面的立法进程。

  五是从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向统一、协调的行政体制转变,SARS危机爆发初期,充分暴露了现行条、块分割行政体制的种种弊端。建立统一、协调的行政体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改革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重要的是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职权范围。依法明确界定中央与地方的职责权限,建立中央与地方的合理分权体制,这是中国政府改革的重大任务。


 
编辑:余瑞冬
相关专题:防治非典型肺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