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最典型高山峡谷景观依旧 蓄水后的三峡更迷人

2003年06月17日 10:10

  中新社三峡六月十六日电 题:蓄水后的三峡更迷人

          作者 范卉邹辉

  随着三峡水库二期蓄水的顺利完成,大坝到重庆涪陵的江面水位已有不同程度抬高。但这对原有的三峡景点影响甚微,而新添的旅游景观则使三峡“雄姿犹在,秀色更添”。

  据介绍,三峡大坝蓄水将分三个阶段。今年六月大坝下闸蓄水至海拔一百三十五米水位;二00七年,水位升高至海拔一百五十六米水位;二00九年,三峡工程完工,大坝最终蓄水位至海拔一百七十五米。

  三峡工程全部完工后,水深比原先增加十至一百米,这对于高达数百米乃至千米以上的悬崖峭壁来说影响很小,峡谷的峻秀景色依旧存在,固有的雄、险、奇、幽等特色不会发生变化。

  三峡蓄水完工后,瞿塘峡和巫峡的水位仅升高三十至八十米,由于山的相对高度比较大,峡感犹存,壮观依旧。最著名的神女峰海拔九百二十二米,不会受到影响。三峡仍然是世界上最典型的高山峡谷景观,“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自然风光格局不会改变。

  为了保护和抢救三峡文物和古迹,中国已采取了相应措施。云阳的张飞庙、秭归的屈原祠、巴东的秋风亭将随着所在县城的迁建而搬迁复建。瞿塘峡入口处的“古栈道”、“孟良梯”及“粉壁墙”等景点将移至一百七十五米高度以上。巫峡的“孔明碑”和西陵峡的众多石刻,将通过拓片、拍照、重新凿刻或者切割展览的方式向游客展示。丰都鬼城、石宝寨、白帝城、黄陵庙等景观依旧。

  当然,也会有一些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会被淹没,例如有一千七百年历史的大昌古镇、白鹤梁等。为使永眠江底的白鹤梁水中碑林、石刻遗址能供游人常年观赏,中国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采用“无压容器”方案在原址水下保护白鹤梁。今后不论什么季节,人们都可以通过水下通道,在滔滔江水之下一睹它的“芳容”。

  旧景点淹没的同时,新的景点将出现在三峡江段以及库区两岸,如巴东的神龙溪、奉节、巫溪、巫山金三角旅游区,大宁河深处的红池坝高山草原,双溪溶洞和夏冰洞等绝世奇观。

  据专家预测,三峡水库蓄水后,将形成峡谷及漂流河段三十七处,溶洞十五个、湖泊十一个、岛屿十四个。现在的白帝城和石宝寨将成为白帝湖和石宝湖上的白帝岛和石宝岛。小三峡不但风采愈益显露,其景内的小小三峡也能常年深入游览。

  三峡工程建成后,山峻峰秀、峡幽壁峭的天然画卷将与高峡平湖、碧波涌翠的绚丽图景交相辉映,营造出新的蔚为壮观的旅游景观。一个崭新的三峡将出现在游人面前。

  重庆市十四日启动了三峡大坝蓄水后的首次“新三峡专线游”,首批来自中国各地的游客乘坐游轮顺江而下,观三峡新景,览高峡平湖。


 
编辑:张明
相关专题:三峡工程水库下闸蓄水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