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民办教育能否引进退市机制?

2003年06月20日 17:09

  国内民办大学(含各种职业教育学院)目前已经有一千多所了,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数字,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业内也必然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薅草工作自然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在《民办教育促进法》9月1日即将正式实施之际,记者有机会和业界精英进行了一些深入交流,不少有识之士都提出了加强民办教育监管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认认真真从事民办教育工作的,对一些业内的害群之马深感愤慨。他们觉得,民办教育走到今天历经风风雨雨实属不易,少数违规操作者以点害面影响了整个行业形象,理应被清除出民办教育的队伍。大连翻译学院的蔡德成院长对记者说,只要有几所甚至一两所民办大学办砸了,社会上就会认为这些都是民办教育的错,所以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要点之一就是政府要实施一定的管理。北京美国英语语言学院的钟华副院长也建议,国家应该建立一套严格、科学的评估体系,对于不合格的学校,该关的就应该关掉,该取消认证资格的就应取消。

  参考股市管理,记者和一些业界人士认为,民办教育能够引进退市机制?如果相关部门制定一整套奖惩得当、脉络分明的监管制度,或者说设定“退市机制”——对于没有资格继续民办教育事业的从业者,一经查证,即取消其国家认证或办学资格,是否能助益于民办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

  具体说,就是设立一个监管机构,就如证监会一样,对还未获得国家认证的学校要严格管理,对已获得国家认证的学校更要严格管理,股票上市后连续亏损三年就得退市,民办大学也应该这样,取得国家资格认证后并不就万事大吉,若连续发生一系列违规违纪的重大问题,就应该给予其相应的处分,可以分成几个等级,如警告、记过、记大过、取消认证资格、直至取消其办学资格等。

  理解“民办教育促进法”字面背后的东西,思考范畴不能过于单薄。促进,不等于无原则地大开方便之门,而是积极导引,理性监管,切实助益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比较国外的私立大学而言,国内的民办教育并没有走出它的发育期。我们知道,对于这个时期的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糖果,也需要其他的可能不太甜蜜的东西。

  我们期待没有龋齿的民办教育。

  我们今天就定下预约。

  本网记者 王亮


 
编辑:申远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