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通讯:就业形势严峻 沪上大学生择业更趋理性化

2003年06月26日 07:23

  中新社上海六月二十五日电 题:沪上大学生择业更趋理性化

       中新社记者 孙璐

  今年上海市共有高校毕业生八万三千一百二十名,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不期而至的SARS对他们寻找工作曾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今据记者多方了解,经沪上高校与毕业生们“千方百计”共同努力,到目前为止,申城大学生的签约率与往年基本持平。

    高校放下架子勤吆喝

  主动出击到大企业拜访、借用校友资源牵线搭桥……前几年,沪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还仅仅是教学生们如何推销自己,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上海高校开始走上前台亲自“吆喝”,当起了毕业生们的“推销员”,而用人单位则成为各高校争夺的焦点。

  上海东华大学宣传处牟晋京老师告诉记者,日前校方特意邀请二十多家大中型企业来校作客,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由东华大学作“理事长”,这些用人单位都作为“理事”。这一委员会带有联谊会的性质,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因此建立起了稳固的关系,为毕业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相关信息。另外,学校还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的毕业生,如在上海国际时装文化节期间,东华大学承办的国际服装论坛成了多方面展示该校毕业生才华的舞台,毕业生签约率也随之直线上升。

     毕业生转变观念赴外地

  今年上海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个新气象,学生们的择业观念更为理性化和多样化,选择放下上海人的身份到外地就业的人数大大增加。

  据复旦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有关人士介绍,今年选择去外地就业的复旦毕业生出现了历年来的首次增长:共有二百八十九名同学签约外地单位,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七,其中研究生有一百六十六人,占一半多。这些毕业生中有不少是计算机、通信等热门专业学生,还有十五名同学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另外,去西部就业也成为上海高校毕业生热衷的另一选择。仅复旦大学今年就有十八名高材生远赴云南、四川、宁夏、甘肃等地。主动要求前往西部就业的东华大学学生徐永强对记者表示,在上海人才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到西部去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名校及紧俏专业依旧吃香

  来自沪上高校就业部分的资料显示,名校和紧俏专业的毕业生依旧是用人单位追捧的对象。复旦大学毕业生今年的就业率等同于往年,同济大学的就业学生总数则比去年增长了近三成。一些紧俏专业的毕业生,如同济大学的汽车、德语,东华大学的纺织工程、服装设计等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


 
编辑:宋方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