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台湾频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个人资料网上售价仅为1.5元 台湾民众隐私不隐

2003年07月03日 10:19

  中新网7月3日电 台湾有“立委”揭露,岛内有些“行销专业顾问公司”,专门收集并在网络上廉售民众隐私资料,每笔资料仅收新台币1元5角,成为犯罪分子利用的信息。

  据台湾媒体报道,最近有很多台湾民众接获诈骗集团或行销公司的电话或简讯,以中奖、退税等为饵,诱骗民众回应,或直接推销补习班、保险、金融商品等,民众困扰之余,常好奇业者如何得到自己的资料。

  此前,台北市警方在5月21日破获以邓伟仁为首的诈骗集团,28日追查到供应名单资料给该诈骗集团的机构是一个名为“经贸企业文化协会”。警方从该协会电脑中查扣民众隐私资料500多万笔,将协会理事长、秘书长函送侦办。

  “立委”徐少萍指出,这些资料显然是从某些官方部门流出,她要求有关的机构设法取缔。但3天后,徐少萍办公室助理以电话洽购资料,仍以3000元顺利买到2000笔个人资料。而且名单中还赫然包括著名艺人、商界闻人等。

  据了解,这类隐私资料,每一笔只需1元5角就可买到。而每笔1元5角的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家及公司电话、手机号码、住家地址等。

  业者还透露称,如果加几毛钱,甚至可以提供所持有的信用卡是白金卡、金卡、或现金卡,消费额度、家里汽车的厂牌、年份、一年总收入等资料,“所有隐私无所遁形”。

  徐少萍说,业者宣称资料是“市民调查”而来,但她认为如非相关单位有人配合,根本无法取得,应深入追查。

  另据报道,台湾自1995年已开始实施“电脑个人资料保护”的相关规定,但由于知道利用此规定保护个人隐私权者不多,刑事判决确定的部分不到10例。


 
编辑:秦欣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