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社会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南京明城墙发生三处倒塌 野生树草被指为祸首

2003年07月10日 13:14

  中新网7月10日电 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使历经600年风雨的明城墙多处倒塌:狮子山、廖家巷、定淮门等三处相继发生了城墙坍塌。其中,廖家巷2号处的城墙,由于城上大树被大风刮倒而连带坍塌了二十多平方米;定淮门沿线由于城旁山体滑坡、大树倾倒,也毁坏较为严重。

  据金陵晚报报道,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葛馆长介绍,造成城墙坍塌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墙上以及周边的草、树。由于南京明城墙已有600多年历史,城砖本身已经风化,粘合材料也已松散,现在基本就是靠城墙自身的重量在支撑稳定。而由于城墙上阳光、雨水充足,野生的树木杂草越长越旺,根系已经深入到了城墙内部,其所到之处的城砖都已被撑开、松动乃至膨胀、断裂,城墙本身的排水系统也被破坏,这样雨水就能很轻易地渗入城墙中,即使在晴天也难以挥发掉。另外,树木宽大的树冠也易“招风”,一旦被风雨刮倒,势必会连带城砖乃至城墙整体的损坏坍塌。

  葛馆长告诉记者,集庆门、武定门至东水关等处已经大规模整修过的城墙,在这次大雨中安然无恙,也未发现渗水等险情;但中山门至后标营、紫金山下龙脖子段等处还未整修的城墙,安全隐患就十分大,虽然现在各级文物部门已经加大了巡查力度,但谁也无法保证大雨之下会不会坍塌。前些年坍塌的前湖段60米段城墙、九华山西侧30米段城墙就都是由于暴风雨刮倒城上树木而造成的。

  早在1999年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就已经指出,“治城先治树,治树先治水”;而联合国专家克利尔博士更是很明确地说过,一定要把南京明城墙上的树全部清除掉。据了解,目前对城墙所作的抢修工作,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表面的清理工作,城墙上滋生的野树杂草都要“斩草除根”;然后才是防水等修复工作。(实习生王玥记者朱波)


 
编辑:张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