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调查:超四成中国网民曾网上购物 书刊仍是首选

2003年07月21日 17:08

  中新网7月21日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公布了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网民在最近一年内通过购物网站(包括“网上商城”、“网上商店”等)购买过商品或服务的,占到了40.7%,与仅仅半年前的33.8%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据分析,这一方面是受到了前一段时期SARS的影响,由于很多商业活动不能正常进行,不少用户因为担心健康的问题也尽量减少了上街购物,不得不将注意力转移到网络上,这种特殊的“非典型”环境,更使得互联网显现出其巨大的优势和魅力:人们足不出户,只需要坐在家里,就可以通过鼠标点击获得所需要的商品与服务,这不仅使得一些购物网站由此火爆一时,甚至带动了个人电脑的销量在短期内迅速增长。

  而另一方面,CNNIC最新的调查结果也显示,用户进行网上购物时,越来越多地看中于节省时间(47.4%)、节约费用(39.2%)、操作方便(44.4%)等优点,而出于好奇,有趣的心理进行购物的已逐步减少(22.3%)。这说明网上购物作为一种商业渠道已逐渐为中国的网民所接受和习惯。

  调查结果还显示,目前用户上网选购的商品仍集中在书刊(63.8%)、音像器材及制品(31.4%)、电脑及相关产品(30.7%)等方面,但医疗保健(3.7%)、服装(7.8%)、体育用品(5.4%)、生活、家居用品及服务(13.5%)和半年前相比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互联网正逐步从电脑和信息领域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步渗透。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网上某些产品或服务还较明显的不能满足需求。虽然书刊和电脑及其相关产品分别以38.3%和26.4%居于首位,但和其占总体绝对多数的销量相比并不足奇,倒是像服装等产品,虽然有过这方面购物经验的网民只占7.8%,但认为网上服务不能满足需求的却占到了20.8%,这充分说明购物网站在这方面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同时也显示了这一领域潜在的巨大商机。

  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虽然中国网民实现网上交易最大的障碍仍在于担心交易的安全性以及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得不到有效保证,但对“送货不及时”的抱怨少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网上购物的物流渠道有所改善。同时在用户的付款方式中,网上支付的比例第一次超过货到付款的比例,成为最主要的付款方式,这又说明网络购物在资金流方面取得进展。由此看来,经过半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取得较大进步,但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在网上建立起完善的商业信用机制是促进我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而且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

 
编辑:张明

  打印稿件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