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华工商时报:谈论经济过热是不是有些奢侈?

2003年07月24日 10:46

  有专业人士称,看到了经济过热的迹象,接下来我们就听到一片附和之声。然而,这种看法本身似乎面临着比经济过热更大的风险。

  持经济过热看法的人提到了通货膨胀。这个词在近几年差不多已经成为我们热切盼望见到的词———甚至提到一种良性的、可以接受的通货膨胀。当然我们也知道通货膨胀意味着什么样的风险。但是,通货膨胀的现实可能性究竟有多大确乎和从前一样是个问题。看上去,今年上半年的物价走势似乎为通货膨胀之说提供了证据,比如,生产资料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扬。但是,物价在今年上半年的这种走势有多大的偶然性以及能持续多久值得关注。比如,房地产业和汽车业投资的增长在多大程度上带动了钢价的上涨?国际政经局势的变幻莫测催生了油价的多少波动?在消费市场仍显疲软的情况下,居民消费价格的表现又能出色到何处?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即便今天,我们也能听到一些专业人士仍在提到的那个让我们讨厌的词:通货紧缩。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这两个词之间的摩肩擦踵,除了说明我们的经济可能正平稳地走在平衡木上之外,似乎也说明,一头大象即便走在平衡木上也还是会呈现出不同的侧面,被不同的盲人摸到并固执地向我们描述他们各自所掌握的那一部分的特征,说:这就是大象。

  经济决策者显然有着自己的判断和先见之明。

  在经济出现过热迹象这种说法之前,央行出台了在房地产界引致轩然大波的房贷新政策。紧接着,央行高层不止一次确认:银行信贷增速有些过快。之后,伴随要调整商业银行准备金率的说法,央行开始紧缩银根的传闻不胫而走。但是,业内权威人士很快否定了这种传闻。也就是说,央行近来的行动并不能反证经济过热的说法。它们不像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投资的釜底抽薪之举,而更像是在当下金融格局下,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经济人理性不足感到不安的一种应激反应。———房地产和汽车业的投资热浪应该就是在消费结构升级开始之前我们热切盼望看到的景象。

  姚景源也不提经济过热的事儿。姚景源是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在本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姚景源说,目前国民经济运行的高速增长,是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所以对于整个宏观经济来讲,目前没有必要探讨是否过热的问题。

  央行的权威性不容质疑,姚景源的权威性同样不容质疑。

  经济运行中当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最近一些专业人士就指出,GDP和工业增长背离、投资和消费增长背离的失衡问题特别值得关注。应该说,这反映了经济生活中始终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只不过在2003年上半年特殊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它们是愈发地突出了。

  在SARS影响仍在逐步释放,诸多遭受冲击的行业和企业尚未恢复元气的情况下,谈论经济是否过热的事儿,是不是有些奢侈?(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原题:慎言经济过热文/亚杰)

 
编辑:张明

相关报道:投资增幅创纪录 经济学家提醒防止中国经济过热 (2003-07-16 08:57:39)
          朱镕基:要防止可能出现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2001-03-06 07:31:08)
          中国要防止可能出现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2001-03-05 10:55:10)

  打印稿件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