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文娱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综述:新版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五大看点

2003年07月27日 09:29

  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六日电(记者应妮)即将在北京公演的新版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今天在此间进行了修改后的首次完整排练演出,修改版中五大看点值得关注。

  一大看点:舞蹈编排更细腻。

  从序幕起,至一幕、二幕,特别是渐入高潮的三、四幕,大段富于激情的独舞、双人舞、三人舞,乃至烘托感情、憧憬理想的群舞场面接踵而至。主演三姨太的朱妍今天说:“一版我能轻松地跳下来,而今天跳下来真的很累。但是修改版在人物塑造的表现手段以及时间、空间方面都有更大余地。”修改版中,一种荡气回肠、感人至深的舞蹈力量表达得更充分,对人物情感与性格的刻画更深刻。

  二大看点:张氏风格更鲜明。

  作为这部舞剧的编剧、导演和艺术总监,张艺谋没有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但张氏风格的烙印却挥之不去。例如新设的与“大红灯笼”直接关联的“点灯杖”,象征老爷乃至当时社会权势的无上权威;第三幕中新设的“镜子舞”,二太太在告密成功后揽镜自顾,却从镜中照出大太太的嘲讽和自身心灵的扭曲等;以及最后处死三人时由白色变成淋漓血红的整面白墙,都使剧中情节起伏达到撼人心魄的高潮。

  三大看点:原汁原味的京剧与美轮美奂芭蕾水乳交融。

  “京剧+芭蕾”的特色是该剧的一个鲜明特色。二幕堂会“女眷学戏”一段中,一片飘逸飞扬的婀娜水袖,三姨太和小生之间男女反穿、且舞且唱的“阴阳袖舞”便是代表。从音乐上,大量采用了京剧、民乐、戏曲打击乐的元素,唢呐、笙、锣鼓、响板、二胡乃至提琴,甚至还有京剧青衣幽怨绵长的吊嗓,浑然再现了一个旧时代中特有的悲剧色彩。

  四大看点:争议最大的“麻将舞”如何改?

  改版后的“麻将舞”满台皆活,一跃成为四个主人公勾心斗角的场所。响板铿锵下奇特的群舞表演,把赌台上的惊心动魄和大宅门里的飞短流长的扭曲心态表现得活灵活现。而据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介绍,演员们将会利用舞台、灯光和服装等道具变幻抖出一个“舞蹈包袱”。但为了演出效果,中央芭蕾舞团目前则不愿透露。

  五大看点:“旗袍芭蕾”怎么跳?

  有人称《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启了“旗袍芭蕾”的先河,而该剧服装设计出自法国舞台服装设计大师卡布伦之手。三位女主角各以红、黄、绿为其色调,群舞演员则以青蓝色为衬托。为了不妨碍演员形态多变的舞蹈动作,所有丝绸面料的旗袍都在必要部分有特殊处理,其中专为三姨太设计的真丝红裤采用法国进口面料,裤型偏松但整个舞蹈中的腿形与肌肉线条均透视可见。舞台上演员们身着旗袍立于足尖,更显出女性高挑、妩媚的风韵。

  

新版《大红灯笼高高挂》十月欧洲巡演

  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六日电(记者应妮)由张艺谋担任编剧、导演和艺术总监的中央芭蕾舞团《大红灯笼高高挂》修改版将于八月八日至十日在此间连演三场,之后将于十月赴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地演出近二十场。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张艺谋的同名电影,该剧用细腻的舞蹈语汇讲述了特定年代下妻妾成群的“老太爷”与其三个姨太太以及姨太太与情人之间畸形、曲折而复杂的关系。舞剧除了用“足尖上的艺术”展示凄婉的戏剧情节外,还采用了京剧、民间建筑、特殊的服饰、华丽的灯光等表现形式,对传统意义上的芭蕾有了多种突破。

  改版工作在艺术主创上仍由张艺谋定夺,对舞蹈、音乐、某些情节和象征物设置进行了大幅修改。全剧基本结构与故事不变,但舞蹈改动过半,尤其加进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新编舞蹈,音乐变动亦较大,由曲作者陈其钢增加了不少新创作成分。

  二00一年五月《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北京首演引起轰动,两年来演出五十四场,并已创下近一千万元人民币的票房。

 
编辑:秦欣

  打印稿件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