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文娱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哈里·波特》等热销 本土青少读物黯然失色

2003年07月30日 08:57

  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九日电题:

  《哈里·波特》等海外读物热销 本土青少读物黯然失色

  作者:沈嘉  

  近日,风靡欧美大陆的《哈里·波特》也把它的魔幻力量施展在中国的图书市场。刚踏进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入口的人们会立刻意识到,《哈利·波特与凤凰令》是他们可以最先捧起的图书。同时他们还会发现在暑期青少年推荐读物的展台上,《哈里·波特》系列占了“半壁江山”,书堆旁则是一张张和哈里·波特一样年轻的面庞。  

  自原版《哈利·波特与凤凰令》于七月十七日全国三十六个大中城市同步发行以来,这些城市的青少年又多了一种符合他们口味的阅读选择。在此之前,《小王子》、《你今天不快乐吗?》、《我的野生动物朋友》、《魔戒》等多部由国外引进的青少读物也博得了他们的青睐。

  与这些引进图书的畅销相比,国内本土创作的青少年读物却显得黯然失色。以儿童文学为例,国内儿童文学读物很难发行上万册,近年评价甚高的《草房子》、《男生贾里》发行量均未超过十万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葛冰曾用“三多”来形容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形势:出版社多,作家多,作品多。但他同时指出,“多多”并非“益善”,质量与数量的严重失衡导致庞大基数下精品寥寥,让人耳熟能详的作家作品很少。  

  根据最近的《中华读书报》报道,在有关部门针对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成都中小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中,同学们对他们的读物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其中,读物“内容重复、乏味、幼稚”,“现在贴近我们的书太少了”是同学们的主要呼声。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深感责任紧迫。一位少年杂志的总编辑表示,儿童文学创作自身长期存在认识误区。中国儿童类图书大多以知识性、教育性为主,不重视儿童的纯真天性。关怀儿童的文学阅读,首先要摆正对儿童文学的认识。  

  儿童文学畅销书作者秦文君曾指出,到目前为止,中国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原创儿童文学畅销书。其中出版界要负一定的责任。应该用一种文化积累的心态去对待原创作品,特别是儿童文学类的书,而不是仅仅基于商业考虑。  

  青少年读物须“回归青少年”,“青少年本位”已是不少作家和业内人士达成的共识:以青少年的眼睛去看、去听,特别是用他们的心灵去感受,是创作成功的青少年读物的基础。  

  广州市文学创作研究所副所长曾应枫曾说,无论社会发展到哪一步,无论科技发达到什么程度,儿童文学最基本的一条,爱孩子、爱生活不会变。这爱,需要学习,需要钻研,需要实践,需要批评帮助,总之,需要打磨和精耕细作的艺术。完

 
编辑:王艳红

相关报道:德国的哈里·波特迷们正在网上自行翻译新书 (2003-07-10 12:03:01)
          哈里·波特曾居住过的“叔叔”家的房子将拍卖 (2003-07-10 11:57:47)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